野之靈亦或野槌,是神靈還是妖怪?「百鬼·野槌」


野之靈亦或野槌,是神靈還是妖怪?「百鬼·野槌」


野之靈亦或野槌,是神靈還是妖怪?「百鬼·野槌」

野槌,繪: 鳥山石燕

釋義出處

“野槌將草木的靈魂包圍,又在《沙石集》裡看到的野零星鬼,和眼睛和鼻子都沒有的東西”

《今昔畫圖續百鬼·下篇·明》[1]

妖怪類型

野椎神(草野姬)日本古代神演變成的妖怪

妖怪簡介


野之靈亦或野槌,是神靈還是妖怪?「百鬼·野槌」

野槌,封面設計:Rudy_001

野槌,日文:のづち。是日本傳說中的妖怪、野椎神。正如日本人將水之靈叫作“水槌”一樣,野之靈也稱野槌。他是祖神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所生的後代之一。這兩個祖神便是日本傳說中創造日本島、太陽、月亮的創世神。


野之靈亦或野槌,是神靈還是妖怪?「百鬼·野槌」

伊岐那岐與伊岐那美使用長矛創造日本島

在奈良時代的史書《古事記》和《日本書紀》中,野槌被認為是草之女神草野姬的別名,為山野的精華。在記紀神話中沒有草野姬像蛇的記述。是後來佛教在日本的普及,草野姬在日本佛教中被視作霧神、黑暗之神、迷惑之神,所以野槌被認為是會進行妖怪變化的神,野槌本身也逐漸被當作妖怪看了。另外,佛教傳說中也引入了鎌倉時代的佛教傳說集《沙石集》中:沒有德行的僧人將會重生為居住在日本的槌型蛇。並且只有嘴,沒有代表智慧的眼睛和代表信用的手以及表示告誡的腿。[2]

所以野槌頭的部分只有一張大嘴,沒有眼睛,也沒有鼻子及其他面部特徵,類似蚯蚓,身體覆蓋稀疏的剛毛。遠看像個去掉了把手的棒槌。


野之靈亦或野槌,是神靈還是妖怪?「百鬼·野槌」

據江戶時代的百科全書《和漢三才圖會》記述,野之靈多棲身於深山的樹中,大概有十五釐米粗,九十多釐米長,首尾一般粗。樣子性格兇暴,平時潛伏在山林和草叢中,會襲擊遇到的人類。沒有人的時候野槌吃小兔或松鼠。[3]


野之靈亦或野槌,是神靈還是妖怪?「百鬼·野槌」

江戶時代鳥山石燕所繪的《今昔畫圖續百鬼》中,野槌被繪成全身毛絨絨的樣子。

曾有人去割草時遇到野槌,嚇得再也不敢來割草,並且修建了祠堂代代供奉,後來有個不信傳言的人去割草,也遇到了野槌,回家後就一病不起。

據《妖怪大全》記載,野槌經常出現在和州的吉野山中,它會用大嘴咬住人的腿。如果急忙往高處走,它便不會追來,這似乎是因為野槌雖然下坡快,上坡卻很吃力。[4]


野之靈亦或野槌,是神靈還是妖怪?「百鬼·野槌」

水木茂所繪的《妖怪大全》中,野槌的樣子

野槌和“槌子”大概是同一種東西。這種被叫作“槌蛇”或“野槌”的蛇因為會改變形態而十分奇特,所以才被人們視為妖怪。這種白蛇,或是長有前腳的蛇,往往被人們視作神靈或神靈的使者。

或許,從前的人們能從這種身形奇怪的動物身上感受到某種神秘的靈力吧。


野之靈亦或野槌,是神靈還是妖怪?「百鬼·野槌」

野槌,出自戀川春町《妖怪仕內評判記》

江戶時代的黃封面《妖怪仕內評判記》中也出現了野槌,不過與上面介紹的蚯蚓外表完全不同,這裡描寫的是一種沒有五官的人型怪物。被描繪為在頭頂上的大口吃東西的樣子。這種姿態是《奇異雑談集》中常見的“無麵人” 畫,還有借用圖像“不思議の人”的元素,只有嘴作為面部器官被認為是被取野槌的。[5]


野之靈亦或野槌,是神靈還是妖怪?「百鬼·野槌」

上圖來自網絡

相關妖怪

1.槌蛇:

出自《妖怪大全》[4],第463頁


野之靈亦或野槌,是神靈還是妖怪?「百鬼·野槌」

槌蛇 ,繪:水木茂

顧名思義,槌蛇是一種形似木槌的蛇妖,據傳在很多地方都曾出現。不同的地方,叫法也不太一樣,如“槌頭蛇”“槌子”“槌蛇”“橫槌蛇”“野槌”等等。在昭和四十年引起轟動的槌子,似乎也是槌蛇的一種。

槌蛇在古時候被叫作“野槌”,在《古事記》和《日本書紀》都能找到相關的記載。

槌蛇一般會從山坡上滾下來嚇唬人。不過,據說槌蛇帶有劇毒,因此不能說槌蛇是無害的。在一本名為《北國奇談巡杖記》的古書中,記載了一個叫“槌子坂”的故事。

在石川縣金澤市小姓町(今日本小將町)的槌子坂,有一處白天都讓人害怕的地方。有個人在雨夜裡路過槌子坂時,忽然有個東西滾了下來。他仔細一看,發現是一個像搗米臼用的槌子似的東西在滾動。然後,那東西呵呵一笑,閃過道光,就消失了。從古至今,有很多人都看到過這個妖怪。據說看到它的人會被毒氣侵襲病倒,過兩三天才會好。槌轉應該就是槌蛇的同類。

2.土轉:

出自《妖怪大全》,第462頁


野之靈亦或野槌,是神靈還是妖怪?「百鬼·野槌」

土轉 ,繪:水木茂

土轉是從前經常出現在中部地區山嶺上的一種妖怪。旅人走在山嶺上,有時會感覺有東西在後面眼著自己。如果驚慌失措地跑起來,那東西就會搶在人前滾下山去,在下面等著。如果旅人想要避開這條路,就會在山中迷路。

這就是妖怪土轉在作怪。它的形狀就像一個打草槌,在地上滾來滾去,並不做什麼壞事,所以只要毫不畏懼地走過去就可以了。

還有這樣一種說法:土轉是居住在山嶺上的神明,會保護過往旅人在九州的一些地方,人們認為土轉是一種渾身長毛、形似打草槌的妖怪,如果有人通過時就會滾下來。不過,這似乎是與另一種叫“野槌”的路怪混為談了。

野槌是一種形似短槌的蛇,據說會從路上滾下來襲擊行人。在中部地區的山裡,人們經常會在山路上遇到野槌。不過,我想這也應該是一種虛構出來的妖怪吧。

-註解說明:

野槌經常出沒的和州: 今日本奈良縣。

槌子坂出現的石川縣金澤市小姓町:今日本小將町。

野椎神:《古事記》中記載為鹿屋野比賣神(日語:カヤノヒメノカミ),別名野椎神(日語:ノヅチノカミ),《日本書紀》寫成草祖草野姬(日語:クサノオヤカヤノヒメ)或野槌,她是日本神話中的草之女神,也稱為萱野姬神等。

黃表紙/黃封面:是江戶時代中期的1775年(安永4年)之後流行的草雙紙(繪本)的一種。

-引用文獻:

1 《今昔畫圖續百鬼·下篇·明》:鳥山石燕於1779年創作的日本鬼怪畫集。此畫集由「雨」、「晦」、「明」等三部構成。與《畫圖百鬼夜行》不同的是,作者在圖畫上加入對妖怪的解說文字。關於野槌的原文解說為:“ 野槌は草木の霊をいふ,又沙石集に見えたる野づちといへるものは、目も鼻もなき物也といへり ”

2.《沙石集》:是日本鎌倉時代的佛教說話集。凡十卷,或十二卷。無住一元著。總計一四九項。自弘安二年(1279)開始,歷四年餘脫稿。全書以出色的語言表現、寓意性的手法,成功描繪出一幅日本中世庶民生活及其樸素信仰的圖景,使佛教與文學達到最佳結合。

3.《和漢三才圖會》:是江戶時代中期正德二年(1712年)的畫作百科全書。全105卷。按字義來說,書名的意義就是:“日本(大和)、中國(大漢)的天地人三界的圖冊集”。編纂者是大坂的醫生寺島良安。動機則是被老師和氣仲安“醫者有必要擁有了解宇宙萬物的智慧”的言論所影響。

4.《妖怪大全》:由水木茂先生親手著繪,上卷收錄423種“妖”,全面呈現一個妖異、玄妙的世界;下卷網羅295種“怪”,精心勾勒一個怪誕、離奇的國度。作者水木茂先生是日本妖怪漫畫的鼻祖,被讀者們親切地稱為“妖怪博士”。

關於野槌的記載出於南海出版公司,水木茂 著/繪,王維幸 譯《妖怪大全》第553頁。

5.《妖怪仕內評判記》:是江戶時代中期的浮世繪師戀川春町,安永8年發行的黃封面。戀川春町開拓了被稱為黃封面的流派,是一舉成名的作家。

-《百鬼夜行》 : 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鳥山石燕 繪,宮竹正 編著。關於野槌的記載出自今昔畫圖續百鬼·下篇·明章,第197頁。

-《幻想動物事典》:草野巧著,新紀元社,1997年,232頁。

妖怪危害

咬人、吃人、把人嚇出病

如何制服

野槌下坡借用滾動很快,但上坡吃力。基本追不上人


野之靈亦或野槌,是神靈還是妖怪?「百鬼·野槌」


又是一個外表駭人的肉球,上炕都費勁。---山下一老道


野之靈亦或野槌,是神靈還是妖怪?「百鬼·野槌」


“部分圖文來自於網絡,如果您有喜歡的妖歡迎留言給我們,我們會專門做一次專題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