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條盜刷頻發,網銀在線領最大罰單,京東數科走在“最難”的路上

京東數科CEO陳生強曾說過一句話:“最正確的路往往是最難的路,京東數科一直在走最難但正確的那條路。”不過就京東數科更名一年多以來的情況看,是否“最正確”暫且無法評估,“最難”卻是有目共睹。


11月26日,京東數科全資控股的網銀在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因違規將境內外匯轉移至境外,領到了國家外匯管理局開出的近3000萬元罰款。這不僅是網銀在線成立以來收到的最大額度罰單,也是國家外匯管理局向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出的有史以來最大罰單。

白條盜刷頻發,網銀在線領最大罰單,京東數科走在“最難”的路上

究竟是管理漏洞還是另有隱情,外界無從知曉,但是對於一年前剛剛更名的京東數科來說,這算是結結實實跌了個大跟頭,自以為坐上數字經濟的“新牌局”,沒想到板凳還沒坐熱就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大坑。

實際上,京東數科的管理漏洞遠不止這一點。

京東白條可以說是京東數科的核心業務之一,推出以來卻系統漏洞問題頻發。

據媒體報道,2014年6月,也就是京東白條業務剛剛推出4個月後,便出現了不法分子利用京東白條漏洞進行詐騙犯罪的情況。2016年年末至2017年,京東白條因系統漏洞被盜刷的新聞也一直持續不斷。

今年3月,一則“大學生利用白條漏洞騙走京東110萬獲刑10年”的新聞一度引發輿論關注。據報道,註冊京東白條無需本人實名認證,也無需綁定銀行卡,使用他人身份信息同樣可以成功註冊賬號並賒賬購物。因此有大學生利用這一漏洞,使用虛假身份獲取京東白條額度進行大規模騙購,涉案資金高達110餘萬元。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近年來至少有200人因通過京東白條詐騙、盜刷、套現等行為獲刑。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京東白條一度存在審核漏洞,面簽過程流於形式。

雖然此後京東金融就“白條漏洞”事件也曾發表回應,稱漏洞在2017年就已修復,但2018年、2019年,微博、貼吧、聚投訴等平臺上仍有不少用戶爆料,反映他們的京東白條存在無故被盜刷的情況。

據多位網友反映,自己在沒有開通京東白條的情況下,發現無緣無故被盜刷數萬元,莫名其妙就接到來自京東金融的催款電話甚至是律師函。雖然這些用戶多次與京東方面溝通,由於無法證明是被盜刷,京東方面表示,需用戶負責償還欠款,無辜背上債務的用戶只好先還款,再進行艱難的維權。

對於京東白條頻頻出現系統漏洞被盜刷的事件,有業內人士指出,考慮到京東白條逐漸滲透到越來越多的生活場景,京東方面應當在風險防控、信息披露、貸款催收等層面加強消費者基本權益保護。由於惡意程序或系統漏洞造成客戶損失,京東方面也應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並且須採取必要措施儘可能防止此類情形發生,而不是在出現漏洞時甩鍋消費者。

白條盜刷頻發,網銀在線領最大罰單,京東數科走在“最難”的路上

縱觀京東在金融領域的佈局,2012年,京東金融從京東旗下的一個部門升格為獨立的法人主體,劉強東對於京東金融是寄予厚望的。

劉強東曾表示:“在未來,京東金融不僅僅會有白條等金融產品和服務,我們還會進入證券、徵信,包括銀行,總有一天我們會申請自己的銀行,或者控股一個銀行,這樣我們才能夠為我們的用戶提供全金融的服務。”

然而到了2016年,互聯網金融行業風向突變。2015年年底,以e租寶的倒臺為標誌,互聯網行業進入嚴監管的“寒冬”。這讓起步較晚的京東金融陷入“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的尷尬境地。

比如在金融牌照的獲取上,京東金融手中並沒有一張過硬的金融牌照。雖然京東白條做的是消費金融的生意,但京東手中並沒有銀行牌照,甚至沒有消費金融牌照,這也就意味著京東金融不能通過同業拆借的方式獲得低成本資金,只能憑藉自身資金開展業務。

反觀京東的主要競爭對手,2015年,當京東金融還在努力發展白條業務的時候,螞蟻金服發起設立的網商銀行已經獲批開業。而向來低調的蘇寧集團也已經擁有包括銀行、第三方支付等在內的多張金融牌照,是國內發展最快的民營金融集團之一。

對於京東金融來說,遲遲拿不下牌照,就無法為用戶提供金融服務,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做好金融科技服務,甚至是數字科技服務。對此,有分析認為,去年京東金融更名為京東數科,更像是所有出路被堵死之後的無奈之舉。

更名後的京東數科開始向數據服務、金融雲、智慧城市等領域轉型。

今年5月,京東數科旗下京東農牧與成都元寶楓農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智能養殖和數字農業項目合作合同,總金額達2.06億元,號稱迄今為止中國“智能養豬”領域第一大單。

從最初的“互聯網金融”到2016年興起的“金融科技”,再到現在的“數字科技”,京東金融在“去金融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業務日漸龐雜的背後,也顯示出來它的戰略定位似乎並不清晰,究竟哪條路才是陳生強所謂的“最正確”的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