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服務“前移”鄉村一線 新鮮蔬菜工廠“造”

電力服務“前移”鄉村一線 新鮮蔬菜工廠“造”

4月10日上午,記者走進餘姚市臨山鎮現代農業生產基地,綠油油的菠菜、冰菜、豌豆等蔬菜種在粗細、長短不等的營養管上,一個個高大的溫室大棚連在一起,猶如工廠的車間,工作人員通過智能系統控制著溫度、溼度和營養液輸送。這樣的農業種植模式打破了傳統的種植概念,將蔬菜種植“工廠化”,品質和市場都得到了良好的保障。

“現代農業發展越來越快,整個基地都靠電來運轉,對電力要求也越來越高,當地供電所這幾年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一提到供電服務,臨山鎮現代農業生產基地負責人沈文明就讚不絕口。

為做好現代農業紮根臨山鎮的供電服務工作,國網餘姚市供電公司臨山供電所以紅船黨員服務隊為載體,前移供電服務平臺,組織黨員服務隊、青年突擊隊定期上門走訪,“把診問脈”現代農業發展用電需求。

疫情防控不誤農時,電力充足了,擁有著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的臨山鎮發展勢頭更加迅猛,廣闊無垠的海塗地上,甬豐科技、浙江歐銀、六禾農業等重點項目紛紛在臨山鎮安家落戶,一朵朵現代農業之花盎然綻放。

电力服务“前移”乡村一线 新鲜蔬菜工厂“造”

在海灘上的大棚裡,除了蔬菜種植,一種特殊的水產養殖業也在悄然興起,讓南美白對蝦“住進”大棚,這一個新的做法,為臨山鎮養殖戶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大棚溫室養蝦改變了南美白對蝦一年單季養殖模式,一年至少可養殖兩到三季蝦。產量高了,還可以錯開上市高峰期,每斤蝦可以多賣10塊錢。”寧波銀雄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葉志榮說道。

2019年,葉志榮開始承包灘塗地養殖南美白對蝦,剛開始養殖難免磕磕碰碰,雖然沒賺錢,但是積累了經驗之後,2020年,葉志榮又信心滿滿地將規模擴大到200畝,然而疫情卻給他潑了一盆冷水。

“蝦棚都要搭建好了,但是電還沒有通,當時疫情很嚴重,也不知道會不會影響三月份投放蝦苗。”年初的經歷,讓葉志榮擔心不已。

电力服务“前移”乡村一线 新鲜蔬菜工厂“造”

想起臨山供電所紅船服務隊推薦的“網上國網”,葉志榮試著申請了新裝業務。沒想到的是他很快就接到了供電所的回覆電話。一個星期後,一條嶄新的長達一公里的10千伏銀雄支線就架到了蝦棚門口,新裝的250千伏安變壓器也讓葉志榮和附近的養殖戶用電無憂。

看著增氧泵帶起的水花,南美白對蝦養殖戶的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在臨山鎮的6000多畝海塗上,昔日寸草不生,如今已田成方塊、溝渠相通、電杆相連,各種特色農業點綴其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