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蓄率“斷崖式”下跌,銀行壓力激增,誰掏空了老百姓的錢袋子?

中國人和歐美人的差異不僅表現在皮膚和飲食上,還有對待生活的態度。歐美居民講究“今宵有酒今宵醉”的生活,他們幾乎人人都是月光族,這個月的工資絕對不會留到下個月再花。而我們中國人則恰恰相反,自古以來我們中國人的生活觀念中就伴隨著四個字——“未雨綢繆”。儲蓄率“斷崖式”下跌,銀行壓力激增,誰掏空了老百姓的錢袋子?

儲蓄率“斷崖式”下跌,銀行壓力激增,誰掏空了老百姓的錢袋子?


近日,相關機構發佈數據顯示,從2000年後中國國民儲蓄率迎來高速增長,儲蓄率從35.6%飆升到2008年的51.8%,增長率為16.2%。而進入2010年以來,中國國民儲蓄率就開始下降,目前已近跌破50%。並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還預測:在2022年之前,中國國民儲蓄率將持續下降至接近40%的水平。國民儲蓄率從51.8%到40%,這樣的跌落幅度可謂是斷崖式的下跌。

儲蓄率“斷崖式”下跌,銀行壓力激增,誰掏空了老百姓的錢袋子?


當然,國民儲蓄率走低並不是一件壞事,單從消費端看居民將更多的錢用於消費,會使人們的生活水平有較大的提升,同時拉動國民經濟快速的增長。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從2010年國民儲蓄率開始下降,但是與全球平均儲蓄率19.7%相比,我國的儲蓄率依然前列。鑑於目前國民儲蓄率依然較高,居民資產無法有效地增值保值,市場活性也不足,國家正在拓寬各類投資渠道。

儲蓄率“斷崖式”下跌,銀行壓力激增,誰掏空了老百姓的錢袋子?


老百姓的儲蓄較少,最著急的還是銀行了,自從儲蓄率開始下跌,銀行的工作人員可以說是壓力倍增。近幾年老百姓的存款增速放緩,甚至有所下跌。這和我們的負債率離不開關係。居民的負債越來越高,自然沒有錢再去存銀行了。有數據表明,中國現在大多數家庭70%的資產是房子。由此不難看出,很多老百姓家庭為了買房,不惜掏空“6個口袋”,但即便如此,也只能付個首付。老百姓不僅當下無錢可存,甚至未來二三十年的時間都無錢可存。

儲蓄率“斷崖式”下跌,銀行壓力激增,誰掏空了老百姓的錢袋子?


居民的儲蓄意識越來越薄弱,理財意識卻在不斷增強,許多人更願意把錢用來買房炒股,把目標轉向各種理財產品、資管產品;加上年輕一代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用網貸、信用卡平臺透支超前消費,導致家庭負債增加而儲蓄減少。這也說明,縱使不必過度擔憂儲蓄率的下降,但也必須時刻注意,在金融科技發展的背景下成長飛快的消費信貸給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