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經漢譯始祖支婁迦讖,為佛教在中國發展做出卓著貢獻

支婁迦讖,直譯支讖,生活於2世紀中後期,西域月氏國人,傳譯大乘佛教經典的始祖。東漢末年,隨著佛教的進一步傳流,佛經翻譯日漸增多,逐漸形成安譯和支譯兩大系統,即安世高小乘佛教系和支婁迦讖大乘佛教系。支婁迦讖是繼安世高之後,來到中原的又一佛經傳譯大師。他學識廣博,尤精大乘佛教,才智敏銳,性情大度,遵守佛教戒律精嚴,以道行精勤著稱於世。他遍讀群經,牢加背誦,立志宣揚佛法。

大乘佛經漢譯始祖支婁迦讖,為佛教在中國發展做出卓著貢獻

大約公元167年(東漢永康元年),他從月氏遊歷傳教到洛陽,到洛陽後定居下來,從事傳教和譯經工作。據晉道安《眾經目錄》(簡稱《經錄》)記載,支婁迦戴在靈帝光和(178~183)、中平(184~189)之間,先後譯出佛經共十四部二十七卷。其中有年代可考的有三部:公元179年(東漢光和二年)譯出《道行般若經》(又作《般若道行品經》)十卷和《般舟三昧經》兩卷。公元185年(東漢中平二年)譯出《首楞嚴經》(又作《首楞嚴般舟三昧經》)兩卷。

大乘佛經漢譯始祖支婁迦讖,為佛教在中國發展做出卓著貢獻

道安經過考定,認為可能是支婁迦讖譯出的佛經有:《阿闊世王經》兩卷,《寶積經》(又作《摩尼寶經》)一卷,《問署經》一卷,《兜沙經》一卷,《阿閥佛國經》一卷,《內藏百寶經》兩卷,《方等部古日遺日說般若經》一卷,《胡般泥酒經》一卷,《李本經》兩卷。晉支敏度著《合首楞嚴記》又補道安遺缺《屯真陀所問如來三昧經》三卷。支婁迦讖所譯佛經現存九部,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道行般若經》和《般舟三昧經》,先由竺佛朔於漢靈帝時帶到洛陽,譯為漢文。但由於語言阻礙,傳譯乏人,因而譯文與原本旨意多有違背。支婁迦讖對這兩部經書極為熟悉,便為之口譯,由河南雒陽(今河南偃師)孟福、張蓮筆錄。因而後稱其為支 與竺佛朔合譯。

大乘佛經漢譯始祖支婁迦讖,為佛教在中國發展做出卓著貢獻

支婁迦讖所譯的佛經正好與安世高所譯相反,幾乎全屬大乘佛經。在印度向封建制過渡時期,一部分佛教徒中流行對安置佛陀舍利的佛塔崇拜,從而形成了大乘最初的集團——菩薩眾,並陸續出現了諸多闡述其思想的經典,後人將其加以弘揚,遂形成大乘佛教。大乘佛教興起後,便將以前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貶稱為小乘佛教。“乘”意為“乘載”或“道路”。大乘佛教重在“般若學”,“般若”即“智慧”,主要指“緣起性空”理論,即運用智慧悟解佛法,修身成佛,建立佛國淨土,普度眾生。

大乘佛經漢譯始祖支婁迦讖,為佛教在中國發展做出卓著貢獻

因此大乘佛教將個人修習為中心的“戒、定、慧”三學,擴充為“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從而賦予了佛教豐富的社會和世俗內容,強化了其適應不同民族和不同時代的能力。在道德觀念上,大乘佛教把“慈悲憫人”作為出發點,把“諸惡莫作,諸善奉行”作為行為準則,把“普度眾生”作為處理人際關係的思想基礎。大乘佛教的這些思想理論與當時中國思想界的道家學說極為類似,這對激發良知、導人向善具有積極意義。因此,佛教便利用道家思想來傳播佛教,以道學解佛學義旨。

大乘佛經漢譯始祖支婁迦讖,為佛教在中國發展做出卓著貢獻

這在支婁迦讖的譯經中已略現端倪,如他把“波羅密多”譯為“道行”,“如性”譯為“本無”等。支婁迦讖對佛學的傳譯,還與西域月氏僑民有著密切的關係。在支婁迦讖譯經的年代,一批月氏人歸籍漢朝,他們依照原來的習俗,立寺齋僧,舉行各種宗教活動。由於他們有宗教信仰的習慣,因而很容易接受支婁迦謙的傳教。這批僑民中的支亮(字紀明)就隨支婁迦讖受業,後再傳支謙。由於他們具有良好的漢學基礎,遂能發揚支婁迦讖的學風,從而形成一大派系——支譯系。

大乘佛經漢譯始祖支婁迦讖,為佛教在中國發展做出卓著貢獻

支婁迦讖翻譯的佛經,由於有安世高倡譯經之先導,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以供借鑑,所以支婁迦讖的譯文比較流暢,能切合原意。但由於多用音譯,因而在專用名詞和術語的翻譯上頗多晦澀。晉支敏度評價支婁迦讖說:“博學淵妙,才思測微,凡所出經,類多深玄,貴尚實中,不存文飾。”《高僧傳》雲:“凡此諸經,皆審得本旨,了不加飾,可謂善宣法要道之士也。”譯經之後,由於東漢末年戰亂,支婁迦讖亦不知所終。支婁迦讖是把大乘佛學帶到中國的第一人,使中國有了真正的佛學學說。魏晉以後,大乘佛教逐漸發展為中國佛教的主流,支婁迦謙的首創之功實不可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