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大媽”也搶黃金?黃金巨頭金幣金條脫銷,金價持續衝高,但“中國大媽”淡定

外國大媽也瘋狂?

經濟動盪的時候,黃金成了投資者的重點選擇。目前現貨黃金價格已經遠遠高於期貨。有報告稱,實體金價已經接近1800美元,而且還大概率買不到,金條、金幣已全線脫銷。

美國大交易商Apmex承認,他們的克魯格金幣已經沒有了庫存,其他如楓葉金幣和鷹揚金幣等,交貨也“因為極端的需求水平”而不得不延遲。

市場人士分析,金條和金幣脫銷可能是金融市場劇烈動盪下的投資者追求資產安全的結果,而物流中斷、鑄幣廠停產也影響了現貨黃金的供應。未來隨著全球貨幣寬鬆週期持續,金價有望進一步上漲。

金幣金條脫銷 黃金價格飆漲

海外投資者正在買入黃金現貨。

加拿大黃金交易巨頭Kitco近日發佈報告稱,幾乎所有標準的1盎司金幣已脫銷,美國聯邦鑄幣局發行的美國鷹揚金幣和水牛金幣已經售罄,加拿大楓葉金幣、英國不列顛金幣、澳大利亞袋鼠金幣等世界上流通最廣泛的金幣也一樣賣到斷貨。

美國大交易商Apmex承認,他們的克魯格金幣已經沒有了庫存。

“股市估值過高,劇烈波動之後把投資者推向貴金屬市場。”明尼蘇達州金銀交易商邁爾斯·富蘭克林(Miles Franklin)總裁安迪·施克特曼(Andy Schectman)說,美國股市的劇烈波動導致了大量對黃金的恐慌購買。

期貨公司Blue Line Futures首席市場策略師Phil Streible表示,現貨需求繼續主導市場,支撐金價。大量的刺激措施“稀釋”了貨幣,刺激黃金需求。

業內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對於發達國家(或地區)的居民投資者來說,黃金投資力求簡單,多購買投資型金幣,其次則是投資貴金屬方向的基金。

在現貨脫銷的背景下,黃金期貨價格也水漲船高。COMEX黃金價格週二一度盤中達到1740美元/盎司,隨後衝高回落,但是仍然保持在1700美元/盎司以上,而黃金歷史高點在1900美元/盎司附近。

“外国大妈”也抢黄金?黄金巨头金币金条脱销,金价持续冲高,但“中国大妈”淡定

是不是現貨黃金需求推動了期貨價格的上漲?

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程小勇表示,從最近一個月的黃金市場來看,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和需求升溫出現正反饋,但黃金現貨需求並不是驅動金價上漲的主要因素,實際上現貨,例如金條和金幣脫銷可能是金融市場劇烈動盪下的投資者追求資產安全的結果。面對全球大規模寬鬆,貨幣貶值壓力和負利率的擔憂刺激投資者尋求資產保值,而黃金作為利息資產在理論上會戰勝負利率資產。

另外,金條和金幣脫銷,還有部分原因是疫情導致物流中斷,甚至部分生產商生產中斷,供應短期難以滿足居民恐慌性的搶購。因此,現貨需求不能被認為是金價上漲的主因,歸根結底還是利率下行和金融市場動盪下的對沖資產貶值的投資需求驅動金價上漲。

世界黃金協會首席市場策略師及研究部負責人芮強(John Reade)表示,對於黃金行業的從業者來說,更大的問題在於航空業幾近停運。這使得以各種形式存在的現貨黃金運輸變得非常困難。

“其實金條的供應是足夠的,問題在於如何把它們運到有需求的地方去。”芮強表示。

中國大媽尚未出手

海外投資者囤積現貨的時候,中國大媽們保持了冷靜。

“最近黃金賣得一般,金幣和金條更沒什麼人買,”上海市徐彙區一家老鳳祥門店的銷售人員對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介紹。

另一家珠寶店的工作人員也坦承,目前黃金飾品銷售很清淡,並沒有恢復到往年的平均水平。

“從國內市場來看,3月-4月份都是傳統的黃金現貨銷售淡季,而傳統旺季是涵蓋春節的1月-2月。但由於疫情防控,國內居民大多數隔離在家,傳統旺季現貨需求並沒有體現出來。”程小勇表示,國內投資者實際購入金條、金幣的數量較少,大多數還是購買紙黃金或者黃金ETF產品用來投資的較多。

一家黃金珠寶零售上市公司證券部門工作人員對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表示,往年黃金需求在春節等節假日集中釋放,另外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因為婚慶需求也是銷售高峰,但是受疫情影響今年可能連“五一”都會很平淡。

不過,市場普遍認為,雖然現貨需求不一定持續堅挺,但是黃金價格還有向上空間。

“當前金融市場恐慌已經消退,但是經濟衰退的情況難以避免,全球主要經濟體資金利率下降並長時間處於低位,甚至負利率資產擴大,這都意味著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很低。從歷史黃金走勢來看,美元的實際利率和黃金價格呈現高度正相關性,在美聯儲無限量QE下,強勢美元很難維持,所以黃金價格的漲勢尚未結束。”程小勇說。

➤瑞幸董事長陸正耀37億元股票質押爆倉!神州租車火速劃清界限股價反彈

➤滬指站上2800點,北向資金搶籌!海天味業股價再創新高,海底撈漲價,消費股能否成為避風港?

➤農業板塊今年以來上漲20%,後續投資機會有哪些?

➤預期改善,美國三大股指高開高走漲逾7%

➤4月私募加倉意願高企!兩大因素有望推動A股反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