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魏縣十大行動加強脫貧攻堅鞏固提升

入冬以來,魏縣強力實施脫貧攻堅十大提升行動,持續推動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改善、貧困群眾穩步增收,讓廣大貧困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經過全縣上下共同努力和各級幫扶,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一系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措施,今年9月底,魏縣終於甩掉戴了30多年的國家級貧困縣帽子。為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魏縣正在進一步整合各類資源,用足上級扶貧政策,實施十大行動,協調推進產業項目扶貧、就業扶貧、金融扶貧、健康扶貧、教育扶貧、危房兜底改造扶貧、易地搬遷扶貧、精準防貧、基礎設施建設、基層組織建設等,在全縣形成脫貧後續扶持鞏固提升強大合力。產業扶貧鞏固提升行動。以“產業全覆蓋”為標準,進一步完善“3+X”長效穩定增收模式,著力發展股份合作、扶貧微工廠建設、特色種植、電商扶貧、旅遊扶貧等扶貧產業。創新發展扶貧產業園區,推動生產要素聚集,培育壯大特色主導產業,力爭到2020年達到“鄉鄉有扶貧園區、村村有主導產業、戶戶有增收項目”目標。就業扶貧鞏固提升行動。以就業全保障為標準,進一步做強做大“實打實”勞務品牌,創新培訓方式,由鄉鎮(街道)定期摸底排查,對所有具有勞動能力並願意學習技能的貧困人口進行免費分期培訓,並有針對性地開展“送信息、送崗位、送技能、送政策”、組織專項招聘會等活動,確保貧困家庭勞動力至少掌握一門就業、創業技能。

河北魏縣十大行動加強脫貧攻堅鞏固提升

金融扶貧鞏固提升行動。大力發展“政銀企戶保”金融扶貧模式,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搭臺增信、銀行降檻降息、企業農戶承貸、保險兜底保證的多方聯動機制,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加入專業合作社、入駐扶貧產業園區等方式,發展特色種養等生產經營性項目、創辦經濟實體,提高貧困群眾經營性收入。健康扶貧鞏固提升行動。整合衛計、人社、民政等多部門政策資源優勢,構建“源頭防控—就醫減免—兜底救助”健康扶貧銜接保障體系。深入落實醫療“四重保障”機制,深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建立貧困戶健康檔案,推行建檔立卡貧困群眾住院先診療後付費,定期健康檢查等,減輕貧困群眾醫療費用負擔。教育扶貧鞏固提升行動。開展貧困家庭子女義務教育救助兜底工程,強化貧困家庭初中、高中畢業後未能繼續升學學生的職業教育,建檔立卡貧困戶在縣職業中專學習全免費,讓寒門子弟掌握一技之長,暢通就業脫貧路。落實中、高等職業教育貧困學子救助,以及大學新生入學資助、大學生助學貸款救助等,不讓一名學生因貧輟學。危房改造扶貧鞏固提升行動。在2017年全面實施危房改造基礎上,注重政策連貫性,精準識別,嚴格程序,持續開展住房安全提升行動,實行動態監測,鄉村負責隨排查、隨申報,有針對性地實施政府財政兜底裝備式住房改造,確保全縣群眾無一人住危房。貧困村基礎建設鞏固提升行動。進一步集中財力、集中精力彌補貧困村基建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短板,全面推進貧困村道路、安全飲水、電力設施、衛生室、文化設施等建設,提高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同時,創新非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扶持機制,實現全縣農村人居環境大改善貧困村基礎建設鞏固提升行動。進一步集中財力、集中精力彌補貧困村基建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短板,全面推進貧困村道路、安全飲水、電力設施、衛生室、文化設施等建設,提高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同時,創新非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扶持機制,實現全縣農村人居環境大改善。易地扶貧搬遷鞏固提升行動。在做好賀祥社區搬遷群眾選房、分房工作基礎上,加快推進江莊、和順、洪湖、遠邦、戶村5個社區工程建設,確保按期竣工、交付使用。實施社區、園區同建,因地制宜發展致富產業,確保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打造華北平原美麗鄉村樣板。精準防貧鞏固提升行動。瞄準處於貧困邊緣的非貧低收入戶和非高標準脫貧戶兩類臨貧易貧重點人群,強化監測,完善防貧保險發放機制,健全近貧預警、驟貧處置、脫貧保穩精準防貧機制,從源頭上築牢發生貧困的“截流閘”和“攔水壩”。基層組織建設鞏固提升行動。以抓實“兩委”換屆為基礎,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抓好村致富帶頭人、農村後備幹部隊伍建設。推進“十佳脫貧致富好支書”評選、農村黨支部書記示範培訓、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等工作,奠定脫貧後續扶持鞏固提升的組織基礎。(王德峰 郭海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