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鬢邊》為何口碑炸裂?一個稱呼暴露細節,高分劇都這樣操作

黃曉明最近幾年演的電視劇中,《鬢邊不是海棠紅》真的是很有意義的一部了。

因為這部劇,黃曉明的演技再度受到認可,甚至被譽為“洗潔精演技”,對於一個常年有著“油膩”標籤的演員來說,這樣的變化無疑是給力的。

《鬢邊》為何口碑炸裂?一個稱呼暴露細節,高分劇都這樣操作

《鬢邊不是海棠紅》能有這麼好的口碑,一是原著精彩,從2010年到2017年,它連載了7年才完結,對細節各種雕刻,可見用心程度;

二是團隊給力,無論是身為製作人的於正,還是其他幕後工作人員,都在盡全力還原“梨園”這一背景,從妝容到服裝再到場景上,處處彰顯細心。

《鬢邊》為何口碑炸裂?一個稱呼暴露細節,高分劇都這樣操作

當下,《鬢邊不是海棠紅》的豆瓣評分維持在7.6分,比先前的《延禧攻略》還要高出0.4分,而且還是呈上漲趨勢。

劇中的諸多情節多次登上熱搜,特別是尹正的京劇扮相,可謂是得到了悠悠不斷的讚賞與肯定。

《鬢邊》為何口碑炸裂?一個稱呼暴露細節,高分劇都這樣操作

《鬢邊不是海棠紅》的題材和故事類型都不算特別受歡迎,甚至是有點冷門,那為何能夠口碑炸裂,熱度持續走高呢?

其實主要體現在兩個字——細節。

劇中的故事主要發生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北平,也就是1930年左右,而有些回憶情節,則要追溯到更早的時刻。

《鬢邊》為何口碑炸裂?一個稱呼暴露細節,高分劇都這樣操作

在一場回憶慈禧太后和光緒帝聽京劇的戲中,劇組的用心程度可以說是展露無遺。

臣子劉謹雲向皇帝和老佛爺進諫,引發了爭議和不滿,老佛爺問:“皇上,你怎麼看”,皇上回答:“此人的確是才幹非凡,可掃了親爸爸的雅興”。

許多網友在看到“親爸爸”三個字時,感覺非常困惑,不知道稱呼的是誰,雖然之後老佛爺也重複了這個稱謂,但還是讓人感覺一頭霧水。

《鬢邊》為何口碑炸裂?一個稱呼暴露細節,高分劇都這樣操作

大部分電視劇裡,皇上都是稱呼為“太后”,例如《延禧攻略》;有的稱為“老佛爺”,例如《還珠格格》。“親爸爸”這一稱謂,實在是少見。

事實上,“親爸爸”正是光緒帝對慈禧太后的獨有稱呼。

據悉,按照血緣關係來看,光緒帝應該稱呼慈禧為伯母(父系),或者是姨母(母系),但是因為慈禧的地位屬於“太上皇”,她又喜歡男子的稱謂,所以才有了“爸爸”這一稱呼,至於前面加上“親”,則是為了聽起來更為親暱。

《鬢邊》為何口碑炸裂?一個稱呼暴露細節,高分劇都這樣操作

這麼看來,“親爸爸”這個稱呼,倒是很容易理解了。皇家的稱呼本來就相對而言比較特殊,中間的原因和說法,大概只有當事人才能知曉。

雖然大家對“親爸爸”這一稱謂感覺陌生,但其實很多影視作品中都曾出現過,而且大部分是高分劇。

豆瓣評分高達9.7的《走向共和》中,光緒帝就稱呼慈禧太后為“親爸爸”,在不少問詢意見的場合裡,光緒帝的回答都是:親爸爸說了算。

《鬢邊》為何口碑炸裂?一個稱呼暴露細節,高分劇都這樣操作

《鬢邊》為何口碑炸裂?一個稱呼暴露細節,高分劇都這樣操作

《鬢邊》為何口碑炸裂?一個稱呼暴露細節,高分劇都這樣操作

而在另一部豆瓣評分8.8的高分劇《蒼穹之昴》中,也有諸多和“親爸爸”有關的臺詞。

《鬢邊》為何口碑炸裂?一個稱呼暴露細節,高分劇都這樣操作

《蒼穹之昴》和《走向共和》的故事背景大致相同,都是以光緒年間為開頭來講述的,所以會有很多慈禧和光緒帝的戲份。

《鬢邊》為何口碑炸裂?一個稱呼暴露細節,高分劇都這樣操作

對於大部分觀眾而言,“親爸爸”這一稱呼是陌生又新奇的,因為同類題材的劇較少見到。

但通過這一的細節,恰恰能看出《鬢邊不是海棠紅》劇組的用心程度。劇中那只是一段回憶,並不是主線劇情,可還是做了最大程度的細節還原,力求呈現出一個最真實的場景。

劇組連人物稱呼都這麼用心,怪不得《鬢邊》的評分高、口碑好、話題多,看來黃曉明這次真的選對了劇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