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日單5000萬,中國經濟冬去春來了嗎?

4月3日,拼多多的物流電子面單負責人在回答物流媒體記者提問時,表示隨著全國疫情的大幅緩解,全國整體經濟及電子商務行業從3月初開始復甦明顯。

自3月15日起,拼多多日均在途物流包裹數已穩定在5000萬個以上,同比去年增幅超過60%。從國家郵政局和通達系等快遞行業的綜合數據來看,目前與傳統頭部電商集團的總包裹數的比率在63%左右。

拼多多日單5000萬,中國經濟冬去春來了嗎?

2020年一季度,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對中國和全世界的經濟造成了巨大影響。中國褐皮書(CBB)稱“中國企業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糟糕的一個季度,下滑“10%-11%的GDP收縮並非不合理”。

從各個行業的數字看,情況也非常嚴重。1、2月份中國機動車銷量同比下滑41%,手機在二月份各個品牌都下降了大約50%。

而時間進入三月下旬,拼多多日均在途物流包裹數已穩定在5000萬個以上,同比去年增幅超過60%。逆勢下,為何拼多多反而有60%的同比增長?拼多多逆勢大漲又意味著什麼?我們來看一下。

拼多多日單5000萬,中國經濟冬去春來了嗎?

一、 疫情的雙刃劍

這次新冠疫情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是百年一遇的,從擴散發展的情況來看,2020年的新冠疫情很像1918年的大流感。

為了防疫,人們被迫改變了生活方式。中國採取了全球最強的防疫措施。人們儘可能的呆在家裡,減少人員聚集,減少公共場所的活動。所有的電影院都暫時停業,所有的飯店都儘可能的擴大外賣業務。

其實,早在100年以前,1918大流感期間,美國的電影院就關閉了一年之久。這讓需要人員聚集帶來商業機會的產業損失嚴重。

但是,我們要看到,雖然人們減少了公共場合的出行,但是人們的基本消費需求並沒有縮減。從全國一二三線城市的2841個樣本的調查來看。

雖然,人們外出聚餐大幅下降,但是對食品的網購反而大增,在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上消費絲毫沒有減少。對於防疫物品更是消費大增56.8%。

就是說,疫情期間,人們的基本消費需求沒有變,只是消費渠道發生了變化。

拼多多日單5000萬,中國經濟冬去春來了嗎?

為了防疫,人們為了減少聚集,把需求轉移到線上,這對拼多多這種電商反而是機會。

而且在疫情逐漸控制,人們開始報復性消費的時候,為了安全,線上渠道仍然是報復性消費的主力。從3月中旬開始,疫情期間因為快遞速度等原因,被積壓的網購需求爆發,快遞熱鬧程度堪比雙十一。

疫情期間被提升的網購率,疫情過後保持了下來,而且繼續增長。

這其實並不是第一次,2003年,在SARS 期間也有類似的現象。京東就是在2003年獲得了大發展,此後中國電商行業風起雲湧。

2003年的時候,電商還需要電腦和互聯網,支付還需要通過銀行,還需要用戶有一定的電腦知識,是陽春白雪的白領業務大發展。

而2020年,電商已經覆蓋所有用戶,疫情期間,為了防疫,以前很少用互聯網的群體開始網絡購物。而拼多多定位大眾,收益最多。

所以,拼多多在3月中旬之後,在經濟大勢下滑的時候逆勢大漲。

二、拼多多日包裹量超5000萬單

疫情時期人們的消費習慣改變,把消費從線下轉移到線上,但是這並不意味拼多多可以躺贏。

事實上,拼多多為了提升經濟做了相當多的工作。

為了幫助農產品因為疫情影響的滯銷,直接對接消費者與產地。拼多多在山東、浙江、安徽、廣東、廣西、重慶、雲南、江西、內蒙、湖南、貴州、河南、四川、湖北等地合作了超過20場市縣長直播助農活動,覆蓋沃柑、椪柑、雞蛋、紫薯、酥梨、鮮花、小米、茶葉、蓮藕等多種農產品。自2月10日上線“抗疫助農”專區至3月29日,拼多多僅該專區便累計售出農產品超3.1億斤。

拼多多日單5000萬,中國經濟冬去春來了嗎?

為了拉動“中國製造”的復工生產,拼多多推出“產業帶復工線上大聯播”,目前已與浙江、廣東、山東等省市的地方政府合作,讓各地主官紛紛走進拼多多直播間,推動各地逐步恢復製造業的內需動能。目前,市縣長直播已累計帶動產業帶商品訂單數超過2000萬,為企業新增粉絲超過190萬,直接扶助了大量行業準一線新品牌。

為了幫助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湖北,拼多多在中央指導組物資保障組和農業農村部組織推動下,與湖北省農業農村廳簽署《“鄉村振興及抗疫助農”戰略合作協議》,集中全平臺優勢力量推動湖北地區農(副)產品對接全國市場。

同日,拼多多聯合央視發起“為湖北拼單”大型活動,集合湖北各地區優勢農(副)產品的拼多多“湖北優品館”正式上線。當日“湖北優品館”已接待超過1107萬人次,累計售出湖北農(副)產品超410萬斤。

拼多多日單5000萬,中國經濟冬去春來了嗎?

疫情不僅對供貨商和產地有影響,對平臺商家也有影響。拼多多目前還在施行“0佣金”和0平臺服務年費政策。

相比於其他平臺針對每筆交易徵收2%至5%的軟件服務費用以及平臺服務年費,平臺只保留千分之六手續費給到支付機構,自身不向商家收取任何佣金。

按照成交額10066億元計算,拼多多為商家年均節省的經營成本約為500億元。此外,2019年平臺銷售與市場推廣費用為271.7億元,以此計算,拼多多平臺年均為商家節約的費用在700-800億元之間。

拼多多目前的經營思路是要規模,利潤不著急,佣金低,讓利商家。這讓被疫情影響的整個產業鏈條鬆了一口氣。

所以產地,商家都願意選擇拼多多平臺。拼多多而也正是依靠上下各方的支持,才能逆風大漲。

三、中國經濟迅速回暖

如今,中國的疫情已經基本消滅。還有一些輸入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被高度重視,全國上下都在復工復產復學。

而在世界上疫情依然在肆虐,世界大多數國家缺乏中國政府的領導力和總體戰架構的社會組織,這讓它們無論貧富,都在疫情前遲緩無力。

1918年大流感,只不過是H1N1,而新冠病毒的殺傷力和傳播能力要比H1N1強大很多。所以這次疫情很可能持續很長時間,一直到疫苗成功量產後才能緩解。

所以,未來一兩年,中國將成為資本的避風港,和全球抗擊病毒的兵工廠。

拼多多日單5000萬,中國經濟冬去春來了嗎?

全球的避險資本在各國損失後,會逐漸流入中國。同時,因為疫情影響生產,中國作為世界工廠,不僅能為世界提供防疫物資,也能為世界提供基本的生活物資。

現在全球特斯拉都不能製造,而上海的特斯拉工廠產能超過歷史,這就是明證。

這種情況,意味著中國的經濟會在一季度的下降後迅速反彈,表現出強大的彈性,而三季度後會出現強勁反彈。

拼多多這種電商,在總體經濟反彈的形勢下,會有更快的增長。

拼多多目前的戰略依然是放棄利潤,追求市場佔比和成長,讓利商家,貼近大眾。

而這種戰略,恰恰適合疫情期間被影響的大眾和商家,大眾希望購買到更加物美價廉的商品,商家希望找到成本更低的平臺,而拼多多恰恰可以提供這些,所以,拼多多成為商家和大眾優先選擇。

2020年3月逆風而行只是拼多多增長的開始。未來幾年,拼多多隻要控制好節奏,把握好現金流與增長的關係,它就會有光明的未來,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