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雷出院!他摯愛的京韻大鼓,你要知道這些~

小辮兒今天發微博啦!

張雲雷出院!他摯愛的京韻大鼓,你要知道這些~

已經出院的他,再有幾十天就可以重返舞臺了。

我們知道,小辮兒的姐姐就是唱大鼓的,小辮兒自己也非常熱愛大鼓,那關於大鼓,我們應該知道什麼呢?




京韻大鼓又叫“京音大鼓”“小口大鼓”,是北方地區重要的曲藝鼓書形式,廣泛流傳於河北省和華北、東北的部分地區。

張雲雷出院!他摯愛的京韻大鼓,你要知道這些~


京韻大鼓由河北滄州、河間一帶流行的木板大鼓發展而來。木板大鼓傳入北京後,在三絃的基礎上增加了四胡和琵琶伴奏,改以北京語音演唱,吸收石韻書、馬頭調和京劇的一些唱法,大醴採用“清音子弟書”的曲本,形成了韻味獨特的京韻大鼓。

張雲雷出院!他摯愛的京韻大鼓,你要知道這些~


表演形式為演唱者自擊鼓、板說唱,旁邊有三名樂師持大三絃、四胡、琵琶伴奏,有時還有低胡。

張雲雷出院!他摯愛的京韻大鼓,你要知道這些~

大三絃

張雲雷出院!他摯愛的京韻大鼓,你要知道這些~

四胡


伴奏方式可分為“過板音樂”和“唱腔伴奏音樂”。過板音樂是單純的樂器音樂段落,唱腔伴奏音樂則是隨腔伴奏,京韻大鼓的唱腔屬板腔體。

張雲雷出院!他摯愛的京韻大鼓,你要知道這些~


唱詞基本採用七字句,有時會在句中加入嵌字、襯字和垛句,一個唱段大多一韻到底。說白也講究語氣韻味,半說半唱,與唱腔銜接得十分自然。京韻大鼓的曲目以短篇為主,包括傳統敘事作品、寫景抒情小段等,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單刀會》《戰長沙》《刺湯勤》《探晴雯》等。

張雲雷出院!他摯愛的京韻大鼓,你要知道這些~


郭德綱班主曾經在舞臺上不止一次唱過京韻大鼓,代表作品就是《劍閣聞鈴》。

本詩描寫唐玄宗避安史之亂,唐明皇在馬嵬坡賜死楊玉環以後,繼續入蜀。西行途中夜宿劍閣,在冷雨悽風伴隨叮咚作響的簷鈴聲中,思念慘死馬嵬坡的愛妃楊玉環,一夜未眠到天明的情景。

駱玉笙以韻味濃郁的歌喉唱出了唐明皇既悔且哀,對心上人的無限思念之情。

以下是部分曲詞:

馬嵬坡下草青青,

今日猶存妃子陵,

題壁有詩皆抱恨,

入祠無客不傷情。

萬里西巡君請去,

何勞雨夜嘆聞鈴。

楊貴妃梨花樹下香魂散,

陳元禮帶領著軍卒保駕行。

嘆君王萬種淒涼千般寂寞,一心似醉兩淚如傾。

愁漠漠殘月曉星初領略,路迢迢涉水登山哪慣經。

好容易盼到行宮歇歇倦體,偏遇著冷雨悽風助慘情。

劍閣中有懷不寐唐天子,聽窗外不住的叮噹連連地作響聲。

張雲雷出院!他摯愛的京韻大鼓,你要知道這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