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IQOO手機發布看小米手機性價比模式的困境及如何破局

2月20日,小米發佈小米9手機,價格是小米粉絲高呼性價比萬歲的2999.00元起,銷售模式由原來的純線上銷售改為線上+線下,同時依然保留原有飢餓營銷模式:搶購。然而,正當小米玩飢渴正嗨時,老對手VIVO揮出了強有力的一擊,3月1日,VIVO宣佈創建IQOO子品牌併發布第一款IQOO手機,主要硬件配置和小米持平,而價格更是精準的只比小米少1元。

IQOO手機發布後,當即宣佈全款預售,並在3月2日繼續開啟預售,而在網絡上掀起了一波粉絲互掐的"浪打浪"高潮,小米更是將原定於3月6日重啟的搶購,提前到3月2日。由此可見,IQOO給小米9乃至整個小米公司的壓力。為什麼性價比元老、飢餓營銷鼻祖、的小米,會被VIVO逼得如此狼狽?面對VIVO成立子品牌,殺入小米腹地,小米未來該如何見招拆招?除小米外的其它品牌,尤其是出貨量小的魅族、360等,還有突破的機會麼?

讓我們還是先看看小米9和IQOO手機的參數對比,來看看小米此次為何會如此狼狽?本圖片來自網絡,對比的是價格329X.00系列的8g+128G:

從IQOO手機發布看小米手機性價比模式的困境及如何破局

本文不是手機導購,所以不對手機配置優劣進行闡述。看這張表,最主要的是想看出來,IQOO與小米9在定位方面、市場營銷策略,乃至後面隱含的公司經營策略等方面,究竟有什麼區別,當然上面的對比,其實只是羅列了參數,有些東西還看不到:

· IQOO主打:續航,無論是4000毫安電池,還是44w快充,都是朝著極致的續航方向;娛樂:無論是液冷、壓感按鍵、3.5mm耳機、充電接口,都是朝著極致的娛樂感受而去;愛酷設計:無論是邊框設計、色彩設計、燈帶設計,都是針對著愛酷炫酷的人群;

· 小米9主打:拍照和視頻,相對而言,小米9的拍照和視頻,在參數上甩出IQOO一大截,但可惜不是極致,因為依然比不上上一代的華為旗艦。剩下的,看不出小米9的主打方向,更多的是"我有"。

通過上面簡單的對比,可以看到,IQOO繼承了VIVO的一貫特質:精準的找到了其客戶群體,並針對其痛點,做出了優秀的解決方案。而小米9,除了看到堆砌硬件外,其它方面過於中庸,並沒有嘗試去尋找到小米9的精準客戶,這不得不說是小米歷代產品設計的弱勢。小米可能真的需要一個全新的產品經理了。

我們分析下IQOO的客戶群體,在發佈會上(不得不吐槽一句,這發佈會真的有點尬,但從另一個角度,小米還需要雷軍持續站臺,而VIVO一個無名小卒的產品經理,就已經開始站在前臺了),說得很明確,就是"愛酷"的人群,簡單說就是重度玩機+酷炫的人群。所以一切的設計特點都是朝這個方向集中:

· 續航是為了更好地玩手機:大電池是為了能夠玩更長時間的遊戲,聽更長時間的音樂,擺脫充電器隨身帶的痛苦;44W快充是為了更少的時間充電,更多的時間玩手機——難道未來要出現這個廣告詞"充電5分鐘,吃雞兩小時"?;充電接口的略微改變,更有助於邊充電邊玩手機。目的只有一個,做到極致;

· 對娛樂的支持是為了更好的玩手機:液冷是為了降低發熱從而保障芯片的高頻運行,保障手機性能不降低;壓感按鍵是為了加強玩遊戲的體驗;保留3.5mm耳機接口是為了保障玩遊戲的音效。目的也是一樣的,讓玩遊戲的體驗更好;

· 酷炫設計,是為了玩手機的成就感,或者說為了炫耀這種成就感。這也是觸摸到這個人群的心理,不得不說,雷軍這樣的"老年人"確實無法知曉90後、00後用戶的真實心理。

客觀上說,正如小米粉絲在網絡上說得最多的,IQOO在配置上確實與小米9有一定差距,除了續航外。然而無論小米9有什麼優勢,IQOO只需要搬出續航這個優勢出來,就可以讓小米9毫無還手之力,因為,手機是用來玩+保持通訊暢通,不是僅僅是用來玩或者用來保持通訊暢通。所以,IQOO可以在和小米價格一致得情況下,做得比小米更有特色,讓我們來看看小米的成本花在了哪些地方:

· 攝像頭:無論是前攝還是後攝,攝像頭參數和素質都高於IQOO,只是IQOO的對象是玩機一族,不是極致攝像師,IQOO的攝像素質,已經足以滿足這些人對於拍照的需求。而小米用這個攝像頭,用戶是誰,顯然沒想清楚;

· 無線快充:無線快充出來蠻長時間了,當前的無線快充,從使用效果上來看,可有可無,從我個人的角度,我寧可小米9沒有無線快充,把這錢換成4000ma電池;

· 全曲面玻璃+輕薄:對於追求極致性價比的群體,這些有什麼用?厚1~2mm,對手機的影響,心理因素大於實際感受;

· 康寧6代玻璃:與5代有多大區別,帶來多大的感受體驗?

· 紅外:這個,對於小米粉應該還是有一定用處的,如果其它家電有較多小米產品的話。但如果用於搶客戶,則沒啥用武之地;

· 雙頻GPS:這個對於經常開車的人有幫助,;

簡單總結,小米9這款手機,是在做一款產品,設計時的目標是某些競品,我要比他強,但並沒有考慮清楚,該手機的用戶群體再拿來,從而顯得中庸,特色欠缺,導致小米依然只能走以往的對硬件講究性價比路線,無法有更多的溢價。而IQOO則不同,精準到找到自己的客戶群體,針對客戶群體的痛點做出當前最極致的解決方案,儘管在硬件成本上,可能比小米9更低,然而在客戶群體的使用體驗上,十之八九會超過小米9。這其實也是VIVO/OPPO為什麼可以低配高價的主要原因,小米粉絲不要總以為這是騙子,因為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而IQOO顯然做到了這一點。

而隨著IQOO加入中低端市場,2019年中國手機中低端市場的競爭會更加激烈,在這樣的環境下,小米將如何破局?先來分析小米麵臨的困境:

· 沒有核心零部件能力,無法向前端高價值鏈條拓展;

· 品牌優勢不明顯,產品溢價能力薄弱,小米已經被打上深深的性價比烙印;

· 客戶群體固化且面臨被蠶食的境地,在對於新客戶群體的爭奪方面,缺乏差異化、特色化的產品;

· IoT+軟件服務,還太弱小,對小米的收入貢獻還不夠。。。

小米該如何破局呢?個人給出幾點建議:

· 在資本充裕的情況下,還是要嘗試向核心零部件突破,與TCL的合作,想來是邁出的第一步;

· 手機方面,一方面性價比優勢要保持,一方面需要找到更多的客戶群體推出差異化特色化產品,尋求更高的利潤;

· 持續加強小米生態網的構建,進一步優化小米生態鏈,尤其是核心產品的生態鏈條。

當然,這種建議只是個人YY,僅供大家一樂而已,小米高層肯定能夠看得更遠,只是是否能夠捨得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