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士出征,不念歸期,這就是李蘭娟!

國士出征,不念歸期,這就是李蘭娟!

在這場眾志成城的“抗疫”戰鬥中, 這張照片感動了億萬國人。一位73歲的古稀老人,帶著慈祥的笑容、堅毅的目光,臉上口罩深深的壓痕讓所有的人為之動容。

“國家需要我待多久,我就會待多久。”

“臨床醫生怎麼能不進病房?這次我來,就是要當一個醫生。”

“我能參加這場史無前例的‘戰爭’,這個經歷我終身難忘。我是自豪的。”

這些擲地有聲的話語,就出自上面這位長者。作為中國感染病學科唯一一位女院士,她巾幗不讓鬚眉,在武漢“戰疫”60多天,戰功卓著。她,就是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

國士出征,不念歸期,這就是李蘭娟!

驚心動魄的“封城”始末

4月8日,武漢按下了“播放鍵”,大城重啟。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對武漢這座千萬人口的都市進行封控管理,這個史無前例的舉措正是由李蘭娟提出建議的。我們再來回顧這段時間,看看李蘭娟院士度過了多少個驚心動魄的不眠之夜……

1月18日,受國務院、國家衛健委委託,李蘭娟前往武漢考察疫情。

國士出征,不念歸期,這就是李蘭娟!

1月19日,李蘭娟提出了對疫情的研判:存在人傳人,冠狀病毒感染要作為甲類傳染病管理、隔離傳染源等重要建議,尤其是武漢要採取“不進不出”措施。

1月19日傍晚,李蘭娟趕赴北京向有關部門彙報,一直開會到凌晨。

1月20日上午,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蘭娟就加強疫情防控與救治等提出具體建議。

1月20日晚上,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介紹會,專家組成員把疫情研判情況向全國公開。

1月21日,李蘭娟等人赴國家衛健委開會,次日凌晨返回杭州。

1月22日深夜,李蘭娟向國家建議武漢必須嚴格地“封城”。

國士出征,不念歸期,這就是李蘭娟!

1月23日,武漢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

回顧起這艱難的決定,李蘭娟感慨地說:“封城,是萬不得已的措施。基於疫情狀況,武漢必須馬上封城,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而且,封城的時間絕不要拖到1月24日大年三十,否則疫情會更大規模向全國播散。”

這一個果斷的決定,成為了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關鍵一步。

國士出征,不念歸期,這就是李蘭娟!

“逆行”武漢的英雄無畏

“我願意領隊,到武漢去,幫助救助患者。”面對嚴峻的形勢,1月31號晚上李蘭娟院士坐不住了,再次向衛健委請纓,她說,“當時武漢形勢非常嚴峻,感染人數最多,病死率不斷增加,我要到一線去,救治病人和降低病死率。”

2月1日,她帶領感染病學科、人工肝、重症醫學科等方面的10位精兵強將,帶著大量的醫療設備和物資馳援武漢,“這時武漢已經‘封城’,機票和高鐵票都買不到,所以我們只能坐晚上9點鐘的慢車,凌晨4點多才到達武漢。”

國士出征,不念歸期,這就是李蘭娟!

出發的時候,李蘭娟就根本沒考慮什麼時候回來。臨行前丈夫鄭樹森院士默默地下廚,為摯愛的妻子準備了一頓豐盛的飯菜;兒子哽咽著對她說“媽,等你回來。”古稀之年本該享受天倫之樂,但懷著對國家和人民的責任,李蘭娟在大年初八告別了丈夫和兒子,只輕輕說了句:“大家放心!”

國士出征,不念歸期,這就是李蘭娟!

73歲的她每天只睡3小時

重症、危重症患者200位,一天之後,上升到400位,又過了兩天,800位!最嚴重的時候氧氣和呼吸機都完全供應不上……

“對於一家大型綜合醫院來說,超過80個危重症患者壓力都非常大了,何況是800位。”剛剛到達武漢的李蘭娟院士,進駐的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的ICU(重症加強護理病房)和CCU(冠心病重症監護病房),這裡可以說是整個武漢最危險的地方之一。

國士出征,不念歸期,這就是李蘭娟!

“臨床醫生怎麼能不進病房?”出於安全考慮,團隊裡的人一開始建議她不要進ICU隔離病房,可李蘭娟果斷地拒絕了, “那麼多危重病人,把他們搶救過來是醫生的責任,這次我來,就是要當一個醫生。”

“紅區”是抗疫醫院中重症隔離病房的別稱,李蘭娟每天8點準時走進“紅區”查房、指導臨床,而每次進病房,她都會和病人手拉手,告訴他們要加油。除了臨床工作,還有大量的會診,給醫護人員培訓,給防控工作建言獻策;指導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這位73歲的老人,每天只睡三個小時……

國士出征,不念歸期,這就是李蘭娟!

在方艙醫院建設初期,她甚至細緻到詢問“病人住進來以後,大小便怎麼辦?洗漱怎麼辦?吃飯怎麼辦?大面積收治病人,還要注意性別……”這讓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江應安感慨不已:“七十幾歲的老人,工作不分晝夜。這個老太太,真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樑。”

國士出征,不念歸期,這就是李蘭娟!

用科學成就造福蒼生

作為人民醫院的第600位出院患者,63歲的謝阿姨拉著李蘭娟的手緊緊不放:“我記得一個醫生在我耳邊說讓我挺住,我就想是不是李院士,我終於見到您了!”

國士出征,不念歸期,這就是李蘭娟!

2月7日,已經轉入ICU病房的謝阿姨,呼吸困難,血氧飽和度低,全身臟器處於缺氧狀態。

經過1次人工肝治療後,謝阿姨氧飽和度一直穩定在95%以上,體內的細胞因子風暴被阻斷;再經過3次幹細胞治療聯合腸道微生態調節治療,謝阿姨從生死線上被拉了回來……

國士出征,不念歸期,這就是李蘭娟!

這些勝利得益於李蘭娟曾在H7N9禽流感患者救治過程中累積的經驗——“四抗二平衡”方案和“人工肝、微生態、幹細胞”等新技術,處於細胞因子風暴早期重症患者經人工肝治療後,能阻斷向危重症發展,大大提高了存活率。通過日以繼夜的不斷努力,他們成功地將IUC病死率由原來高出80%降至15%以下。

一生執醫,為國為民。2003年春,非典疫情肆虐;2013年春,華東地區H7N9禽流感流行;2020年春,抗擊新冠疫情;在三次重大疫情考驗中,李蘭娟總是親臨一線,中流砥柱,力挽狂瀾。

國士出征,不念歸期,這就是李蘭娟!

無論什麼時候,笑容總是充滿溫暖,眼神總是飽含堅定,李蘭娟院士成為這場抗疫戰鬥中不可磨滅的中國記憶。馳援武漢的日子裡,這位老人用汗水、智慧、信心書寫出什麼叫做“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她和無數披甲逆行的白衣戰士,也將永遠銘刻在武漢這座英雄之城的記憶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