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掀機蓋之--第二代寶馬7系E32

Hello大家好,由於昨天工作太忙,沒有空餘時間來更新文章,望大家見諒;今天給大家帶來一款來自寶馬的經典老車--第二代寶馬7系,底盤代號E32。

前掀機蓋之--第二代寶馬7系E32

相信大家一談及老寶馬,就想起他最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四眼圓燈,沒錯,那個年代的寶馬都是經典的四眼設計,方方的造型設計源於80年代,第二代寶馬7系是寶馬在1986-1994年推出的旗艦版車型,第一批進口到國內的7系就是這一代。

前掀機蓋之--第二代寶馬7系E32

寶馬在當時的外形讓人們第一眼就會認出這是臺寶馬,方方正正的車頭,獨特的圓燈設計,直立的矩形進氣格柵,四周黑色的防擦條,顯得非常的協調,並且採用了個性的後翻式發動機艙蓋,在其他的廠商都淘汰了分體式圓形頭燈和前掀式發動機艙蓋這些老式設計,而寶馬卻堅持傳統的延續,可以看出當時的寶馬重視傳統,也說明了這是招牌,獨樹一幟。進口到國內的E32為加長版,也有其他渠道進來的短軸版本,長軸版車型軸距被加長到2940mm,它擁有了出眾的後排乘坐空間。

前掀機蓋之--第二代寶馬7系E32

前掀機蓋之--第二代寶馬7系E32

不得不說,這代寶馬側面的線條特別的優雅,從近光燈上方的得側面線條沿著車窗玻璃的下方一直延伸到車尾,到尾部微微的翹起,近光燈左側的線條與車門把手一齊,走過油箱蓋上方一直到後轉向燈的燈角,再加上四周的黑色防擦條,把車上下分為兩部分,可見這樣的設計在當時多麼的令人感嘆,就現在而言,依然有著非凡的氣質。

前掀機蓋之--第二代寶馬7系E32

尾部的造型同樣方方正正,寬大的後保險槓,使車後方看起來特別的厚重結實,另外,寶馬傳統的L型尾燈,而且這個尾燈的設計太複雜了,一塊一塊的,不過,這樣的設計看起來非常的霸氣,突出了當時的豪氣身份,如同中控臺密密麻麻的按鍵一樣,豪華的象徵。

前掀機蓋之--第二代寶馬7系E32

前掀機蓋之--第二代寶馬7系E32

走進車內,當你坐上這個車的座椅,你會覺得非常的舒服,就好像填滿了屁屁的每一個溝壑,那個年代造車的水準相當的高啊!中控臺向駕駛員一邊傾斜,這也是寶馬經典的設計,值得一說的是在那個年代這個車就裝備上了自動空調,機械旋鈕方式調節,但在當時是多麼高大上的設計;前期車型的四輻方向盤看起來略顯單薄,後期班車型對方向盤造型作出了調整,並且標配安全氣囊,前期車型副駕駛一側也沒有標配安全氣囊,副駕駛前方的中控臺設計為向下凹陷的儲物格。

前掀機蓋之--第二代寶馬7系E32

前掀機蓋之--第二代寶馬7系E32

前期版本和後期版本外形上面最大的區別就是進氣格柵,前期車型是裡立著的矩形,後期版本則是躺著的矩形,於1990年改款;第二代7系延續了寶馬的前置後驅設計,採用前麥弗遜,後拖曳臂式半獨立懸掛。

前期版本車型有730i,735i,735il,750i,750il,前期車型中的730i和735i搭載第一代寶馬7系E23的發動機代號為M30B30和M30B35的兩款3.0L和3.4L直列六缸自然吸氣發動機,3.0L發動機最大馬力197匹,3.4L發動機最大馬力211匹,相匹配的是5速手動變速箱和4速自動變速箱。

前掀機蓋之--第二代寶馬7系E32

3.4L L6

1987年,寶馬推出了750i和750il車型,發動機代號為M70B50的5.0L V12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馬力300匹,最大扭矩450牛米,並且,這是寶馬7系首次裝備V12發動機,可見與其他豪華品牌之間的競爭相當慘烈。

前掀機蓋之--第二代寶馬7系E32

5.0L V12

1992年,寶馬進一步對動力進行了升級,搭載發動機代號為M60B30和M60B40的V8發動機裝備上車,車型代號分別為730i或730il,740i或740il,3.0L的V8車型730最大馬力218匹,最大扭矩290牛米,配備新款5速自動變速箱;4.0L的V8車型740最大馬力286匹,最大扭矩400牛米,740i和740il代替了前期的735i和735il車型。

前掀機蓋之--第二代寶馬7系E32

4.0 V8

二十多年後的今天,依然有不少人喜歡這代寶馬7系,他經典的設計,從來沒有過被顛覆,可惜的是,現在這代寶馬有正規手續的少之又少,因為本來在當時高昂的售價不是一般人所接受的了的,造成這個車保有量非常的低,再加上過了這麼多年,因為排放的問題,好多車都被判定為了黃標車不讓上路並且報廢處理,所以現在很難在路上看到這代7繫了,不過他的經典造型一直在喜歡他的人心中,從來沒有改變。

大家下期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