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歷史小說有助於我們學習歷史嗎?——幫助甚大


讀歷史小說有助於我們學習歷史嗎?——幫助甚大


歷史小說作為一種文學體裁,歷來受到廣大讀者們的喜歡。但由於它本質上是小說,允許虛構,想象,作者有不同程度的自由揮灑的空間,因此在很多情節上的描寫並不符合真實的歷史,這一點歷來受到很多歷史學家的批判。

但我認為,歷史小說不單單只是小說,它對於我們學習歷史還是有很大的幫助的,理由有如下四點:

一、歷史小說的主體框架還是忠於歷史的

歷史小說雖然在情節上虛構的成分比較多,但在涉及到整部書主體結構的重要史實方面,它還是忠於歷史的。以《三國演義》為例子,雖然類似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罵死王朗、空城計等虛構情節不勝枚舉。但整部演義的主體架構如黃巾起義、漢末群雄割據、三國鼎立、三分歸晉等,都是忠於史實的。羅貫中再怎麼虛構,也不可能把《三國演義》寫成蜀漢政權最終統一了三國!

又如二月河寫的《康熙大帝》,雖然裡面子虛烏有的人物與情節非常多,但像除鰲拜、平三藩、收臺灣、西征葛爾丹、治理黃河、儲君之爭等事件,歷史上是真是存在的,二月河再怎麼虛構也不可能寫出鰲拜最終篡位成功這樣的情節。


讀歷史小說有助於我們學習歷史嗎?——幫助甚大

二月河歷史小說


二、讀歷史小說有助於激發我們學習歷史的興趣

正史典籍,一般來說都比較枯燥。如《二十四史》,裡面的語言艱深晦澀,乾巴巴的毫無趣味可言,很難提起讀者的學習興趣。而歷史小說,由於語言上運用了文學手法,又虛構了一些生動的人物與情節,讀起來令人慾罷不能,從而大大地激發了讀者們學習歷史的興趣。

三、優秀歷史小說能更好地展現一段歷史時期的社會風貌

以二月河的《乾隆皇帝》為例,這部小說上至皇帝,文武百官,後宮嬪妃,下至府臺道臺、客棧老闆、普通市井小民、農民、商賈等封建社會各階層人物都做了繪聲繪色的描寫。雖然這些情節基本以虛構為主,但它所描繪的乾隆一朝的政治氛圍和社會百態是基於正史之上的,讓我們對乾隆朝的社會風貌有了深刻的認識,這是一般的正史書籍所不具備的。


四、歷史小說與正史典籍相互參照閱讀,有利於加深我們對史實的印象

真正學習歷史,僅憑歷史小說當然是不科學的,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對正史典籍的研究上。但我們如果把歷史小說與正史典籍相互參照閱讀,無疑會極大地加深我們對史實的印象。

如,《三國演義》裡,把諸葛亮的軍事才華寫的神乎其神!當我們讀完《三國演義》後,再參照閱讀《三國志》時,就會發現,諸葛亮的軍事才華並沒 《三國演義》寫的那麼出色,而草船借箭、三氣周瑜等,更是無中生有的故事,兩相比較,我們不禁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從而加深了我們對史實的印象!


讀歷史小說有助於我們學習歷史嗎?——幫助甚大

歷史小說家二月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