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作家藝術家董家口採風記實

武漢大學/徐愛枝

十月四日,天空晴朗,秋高氣爽,黃石、大冶、陽新三地作家、詩人、美術家採風團一行三十多人,受董家口鄉親邀請,踏上了這方風景秀麗的林區。

黃石作家藝術家董家口採風記實

果城之董家口,雄峙大冶市西南,踞幕阜山脈西北,東與黃坪山、龍角山毗連,南與陽新接壤,西望咸寧,北攬大冶城。這裡群山疊翠,曲徑通幽,芬芳馥郁,清風可飲,碧波醉人,堪稱一幅生態立體山水畫,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區域優勢獨特,開發潛力巨大。

黃石作家藝術家董家口採風記實

太婆尖,其高八百四十八,乃大冶第一高峰,氣勢磅礴、綿延百里,東始大冶湖畔,南抵陽新青山。登此山峰,可步雲端,可摘星月。憑闌極目,遠山含碧,近景扶疏,雲茶朵朵。慢飲出山泉水之雲茶,賞絕壁深谷之美景,其樂也陶陶,其意也欣欣----已焉哉!

著名作家胡燕懷老先生對董家口唸念不忘,他說這裡是一處避暑聖地,我從二十幾歲就愛上了董家口

黃石作家藝術家董家口採風記實

蛤蟆湖,橫跨大冶、陽新兩地三鎮,南與陽新七峰山相望,西連南峰北山頭,北陡南緩。山上奇石龍驤虎視,危峰兀立,似冰凌,似雪峰。俯瞰山下,樹聳山間,綠茵谷底,竹影婆娑。

查代文老師情不自禁地說,我雖然八十多了,我要為家鄉書寫我的情懷,因為我是果城裡,董家口也是我的家

黃石作家藝術家董家口採風記實

烈馬回頭山位於董家口入山衝一公里處。山形陡峭,高數百丈,峰巒凸透,壁立千仞,形如狂飆駿馬,扭頭南進,勢均力敵,萬夫莫擋。鎖住重重要塞之倉門,兩岸懸崖峭壁,險峻不攀。相傳“烈馬回頭進官倉”源於此。

曹樹瑩主席對董家口茂林竹海大加讚歎。他說董家口是個好地方,我一定到這裡定居。

黃石作家藝術家董家口採風記實

董家口水庫,山跟水移,人繞溪行,碧波盪漾,彷彿人間仙境。

十八彎,處董家口水庫南側。昔時人煙稀少,輕足不至,皆因密林深深,猛獸橫行。現今原貌尚存,山路彎彎,步步悠遠。

行在董家口條條山路,腳下溪流淙淙,山間百鳥吟歌,林廕庇日。峰迴路轉的峻奇,天宮瑤池之秀美盡收眼底。


荒湖主席說:此山非我山,初來董家口,彷彿到了仙境。他說要把董家口列為黃石作家之家。

黃石作家藝術家董家口採風記實

這裡的春天枝頭吐芳,蝴蝶翩躚,山花飄香。夏秋千蟲鳴唱,涼風習習。冬雪粉妝如蓋,似耀落繽紛,天地渾然一體。

隨著國家城市化建設,山民離開家鄉,紛紛奔向城市,此處留下荒山空村,現成為一片綠洲。為了讓沉寂的山區熱起來,作家和美術家們懷著對董家口的嚮往,大冶、陽新作家也踏上了董家口,對董家口的每一處景色讚不絕口。

黃石作協秘書長劉會剛深情地說,董家口是一塊寶地,讓我寫不完,贊不盡。

黃石作家藝術家董家口採風記實

這是一次空前的聚會,這是一次空前的盛宴。在交流會上,胡燕懷、曹樹瑩、查代文、荒湖、劉會剛、韓曉寒等作家詩人暢談了對董家口的茂林竹海感受並寄予厚望。

黃石美協主席韓曉寒先生打開他的畫板,把董家口鑲嵌在黃石。

黃石作家藝術家董家口採風記實

殷祖鎮黨委書記柯紅雲暢談了殷祖鎮打造古建之鄉、生態之鄉、果茶之鄉以及董家口、南山頭為重點的綠色和紅色旅遊開發的發展規劃。


殷祖鎮黨委書記柯紅雲

黃石作家藝術家董家口採風記實

交流會上,鄉人許恢壽的一曲《我和我的祖國》拉開了交流帷幕,董亞西激動地用家鄉話主持會議,朱純平在會上介紹了採風作家、詩人、美術家,董才友熱情揚溢地介紹董家口地方風情給每一位珍貴的客人。

日出太婆尖

黃石作家藝術家董家口採風記實

董家口,您不再寂靜

溝溝壑壑

從此,畫家在這裡留下身影

在作家的筆下

烈馬將承載您奔向遠方


蛤蟆湖觀潮

黃石作家藝術家董家口採風記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