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重修生的高代感想)

2019年,大三的我為了保研或考研衝刺,選擇再次學習高代。

還記得大一的我面對高代很迷茫,雖然剛從高中走來,但卻也覺得高代學起來“雲裡霧裡”。課前沒有預習,課後沒有及時複習,上課拎著白白厚厚的書,面對著一個個的定義,一篇篇的證明,和老師如同洪水般的講解,我著實像被大水衝暈了頭。

其實當大二下課程快結束的時候做出“重新學習”高代這個決定,現在重新想想還是後怕的,也不知道當時哪裡來的勇氣覺得自己會在大三上課程繁重的時候重修曾經讓我頭暈腦漲的高代,也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覺得自己肯定會比之前好(絕不會比之前差),更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選擇跟著張憶文老師重修(張老師是出了名的嚴格。Ps:學生選課會先了解一下老師對學生的要求及授課習慣)。但我總覺得我可以比之前更好,尤其是在我聽了老師兩三次課之後。

還記得第一次課,老師說了一節課的“廢話”(老師自己調侃此為廢話)。老師說了一些對大一新生大學生活的建議,我很感慨我大一的時候沒有聽到這些話,如果大一的我能夠遇到老師,也許現在的我已經拿到了我滿意的成績(也許沒有也許,也許大一的我會習慣性的把老師說的話當成耳邊風,或許真是到了大三,才體會到老師話的親切,無論如何,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隨後的兩次課,老師履行了有用的“廢話”只說一次的諾言,課程安排的滿滿當當,不過一如既往的擁有老師“打了下課鈴就休息”的風格,讓我們這些經歷了無數次“拖堂”的孩子們見了一次“世面”,我們好生歡喜。後面本以為連著三節課的知識輸入我會變的疲憊不堪,但是沒想到,每次三節晚課下課後我都很開心,是收穫知識的喜悅,是不再迷茫的喜悅,是感到充實的喜悅。在老師課上,不能玩手機從一開始的規定到後面的自覺,一切都水到渠成。拋棄掉厚厚的書,老師課上講的知識點條理清晰,解題方法簡便快捷,使我明白了,有時候解題方法不必要“花枝招展”,理解題目意思,看清題目特點,也許解的更快。

臨近考試,要說不慌張是不可能的,但是理智告訴我,用平時所學的知識去解就好,希望這次能夠做到不辜負自己。感謝老師的教導!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重修生的高代感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