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往事】南朗鎮翠亨村:炎黃子孫心中的聖地

翠亨村,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全國文明村、廣東省生態示範村和衛生村,是一個人文薈萃極具嶺南韻味的古村。

翠亨村因誕生世紀偉人——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而聞名於世。地靈人傑的翠亨村又是一個歷史文化內涵豐富的小山村,保存了豐富的地方歷史文化和古建築,堪稱嶺南傳統鄉村的縮影。

漫步翠亨村,可回望三百年悠悠歷史歲月,追尋偉人史蹟,感受古老而又綿長的嶺南建築藝術與民俗風情。

【古村往事】南朗鎮翠亨村:炎黃子孫心中的聖地

翠亨村村貌(南朗鎮普查辦供圖,2016年攝)

村落概況

翠亨村,位於中山市南朗鎮東南部。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蔡姓人南遷至此建村,且地處山坑旁而得名蔡坑。後人見此地山林蒼翠,坑水潺潺,且方言“蔡”與“翠”、“坑”與“亨”諧音,故於清道光初年改稱翠亨。

翠亨村內現存的68座傳統民居體現清代和民國時期嶺南傳統民居的特色和風格,古村落整體面貌保留較好,有多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納入翠亨歷史文化保護區。

【古村往事】南朗鎮翠亨村:炎黃子孫心中的聖地

翠亨舊村落一角(翠亨村委會供圖,2016年攝)

名人勝蹟

孫中山在翠亨村出生和度過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時代,翠亨村是他最早認識社會的窗口,是孕育他革命思想的土壤,也是他最早進行社會改革的試驗場。

聯翩繼出的翠亨英傑與一部中國近代史的書寫緊密相連,除了孫中山,翠亨村還有孫中山的忠實戰友、中國有史以來為共和革命而犧牲者之第一人陸皓東;中共早期領導人、中共工人運動的先驅楊殷;支持孫中山革命事業的楊鶴齡、楊心如、陳興漢、陸燦、楊帝澤;帶領中山、南朗人民抗擊日偽軍的出色領導人楊日韶、楊日暲、楊潤棠、陳建忠、楊維學、陳覺等。

因此,翠亨村雖小,但舉目踏足之處,都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古蹟和赫赫有名的名人故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孫中山故居中山紀念中學民國建築群;廣東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陸皓東故居、楊殷故居、陸皓東烈士墳場、孫達成墓、孫眉墓、孫昌墓;中山市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馮氏宗祠、貞義堂、楊心如故居

孫中山故居

孫中山故居坐東向西,佔地500平方米,建築面積340平方米。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孫中山兄長孫眉從檀香山匯款回來,由孫中山主持修建而成的。孫中山故居是一幢磚木結構、中西合璧、獨具特色的兩層樓房。一道圍牆環繞庭院;樓房外立面仿西方建築,紅牆、白線、綠釉瓶式欄杆,上下層前廊施7個連續券拱。屋頂女兒牆正中飾有光環,下塑一隻口銜錢環的蝙蝠。樓房內部設計則用中國傳統的建築形式。

【古村往事】南朗鎮翠亨村:炎黃子孫心中的聖地

孫中山故居(翠亨村委會供圖,2016年攝)

孫中山在澳門和廣州行醫期間,經常回鄉居住、讀書和行醫,在此撰寫《上李鴻章書》,並與陸皓東共商救國方略。廣州起義失敗後,孫中山流亡海外前後達16年之久。1912年5月,卸任民國首任臨時大總統職務的孫中山回鄉省親,在此小住3天。現在主樓陳設復原孫中山先生1892—1895年經常在此居住時的景貌。

中山紀念中學民國建築群

中山紀念中學民國建築群是珠江三角洲保存較完好、規模較大的民國時期的建築群,具有中國近代建築史上古典復興主義時期的典型風格。1931年,孫科秉承父親孫中山“謀建設,培人才,為富強根本”的遺願,在翠亨村創辦“總理故鄉紀念中學”,1936年落成,佔地面積約4054平方米。

校園主體建築主要由逸仙堂、壽屏堂、皓東堂、鶴齡堂、哲生堂以及慕貞堂等組成,依山勢呈梯階式層次性、對稱性佈局,建築採用仿清代宮廷建築形式,採用大量如柱、梁、額枋等中國傳統建築形式,屋頂以藍色與綠色琉璃瓦為主,形勢更接近中國傳統大屋頂,紅牆綠瓦的建築群掩映於綠樹叢中,形成古樸典雅的校園風格。

逸仙堂為五開間三層建築,單簷歇山頂,覆以藍色琉璃瓦,這種建築風格與著名建築師呂彥直1926年設計的南京中山陵和廣州中山紀念堂等中山紀念建築的風格相一致。

【古村往事】南朗鎮翠亨村:炎黃子孫心中的聖地

中山紀念中學校內建築(翠亨村委會供圖,2016年攝)

1949年後,學校改名為中山紀念中學,是第一批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第一批廣東省重點中學

,是省內乃至國內知名的高中。

歷史建築

翠亨村的歷史古建築有“瑞接長庚”閘門、“祥鍾泰岱”閘門、翠亨紅樓、貞義堂(朝議第)、北極殿遺址、兼善楊公祠遺址

“祥鍾泰岱”閘門和“瑞接長庚”閘門分別是翠亨村的東、西閘門,現都保存完好,2004年被公佈為中山市不可移動文物單位。據說1892年,孫中山與陸皓東曾在此閘門下試驗自己製作的炸藥,把“瑞接長庚”石匾炸出一道裂縫,此裂縫至今尚存。

翠亨村內街道均是用石板鋪成,呈現“井”字形規劃,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和興街、中亨街、眾興街古色古香,是村內幾條最主要的街道。

孫中山故里旅遊區

翠亨村在2015年被廣東省旅遊局評為“2014年廣東旅遊名村”,其中的孫中山故里旅遊區山河秀麗,嶺南風情濃郁,是中外遊客瞻仰孫中山先生的尋根之地。旅遊區總面積3.15平方公里,涵蓋了翠亨村、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中山城、辛亥革命紀念公園和犁頭尖山5個核心景區,全方位呈現了孫中山從出生成長到進行革命活動的相關歷史遺蹟。

2016年,孫中山故里旅遊區成功創建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古村往事】南朗鎮翠亨村:炎黃子孫心中的聖地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遊客絡繹不絕(南朗鎮供圖)

【古村往事】南朗鎮翠亨村:炎黃子孫心中的聖地

2018年12月27日,2019翠亨新年音樂會在中山影視城舉行(南朗鎮供圖)

【古村往事】南朗鎮翠亨村:炎黃子孫心中的聖地

辛亥革命紀念公園(圖源: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官網)

【古村往事】南朗鎮翠亨村:炎黃子孫心中的聖地

犁頭尖山(圖源: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官網)

深厚的歷史底蘊、獨特的文化氛圍與優質的旅遊資源為翠亨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今後,翠亨村將持續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傳承和弘揚孫中山文化,搭建文化交流平臺,加強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實施文化精品工程,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及人文灣區建設,進一步把海峽兩岸和海內外華人匯聚在中華文化的旗幟下,建設海內外華人共有的精神家園。


文丨梁瑋


複審:張安根

終審:吳冉彬

本文資料來源:《中山村情》、《廣東歷史文化名村》、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