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一古戰場上空 呈現水墨畫勝境

【濟南之窗】在山東濟南城東北部,有一座叫華不注的山,這裡是春秋時期古戰場,齊晉"鞍之戰"的發生地。元代書畫大家趙孟曾繪《鵲華秋色圖》流傳至今,列為舊時濟南八景之一。無人機在古戰場500米上空飛行,一幅氣勢磅礴“山在水中立、橋在水中臥、船在水中行”大型山水墨畫呈現在眼前。

(空中攝影:濟南市航拍協會主席李臣 攝助:李繼三)

請橫屏觀看|航拍濟南華不注山晨景 一幅氣勢磅礴的水墨畫

濟南一古戰場上空 呈現水墨畫勝境

濟南一古戰場上空 呈現水墨畫勝境

濟南一古戰場上空 呈現水墨畫勝境

華不注山又名華山,金輿山。地處濟南市東北角,位於黃河以南,小清河以北。古時稱"華不(fū夫)注",為歷史名山。蓋其名取自於《詩經·小雅·常棣》,其詩曰:"常(棠)棣之華,鄂不䎱䎱"。"華"即"花","鄂不"即"萼跗",謂之花蒂。山名"華不注",意為此山如花跗注於水中。

濟南一古戰場上空 呈現水墨畫勝境

沒有改造濟南華山湖溼地公園前的舊貌

華山之所以著名,還因為它是春秋時代的古戰場,齊晉"鞍之戰"即發生於此。《左傳》記載,魯成公二年(前589年),齊頃公親率大軍在今濟南北馬鞍山下襬上陣勢,與⺻克率華山全景領的晉軍進行決戰。齊頃公驕傲輕敵,言稱"滅此而朝食",不給戰馬披上鎧甲而參戰,結果,"齊師敗績"。齊頃公被晉軍追逼,"三週華不注",幸得大臣逢醜父與之更衣換位,並佯命其到山腳"華泉"取水,始得趁機逃脫。

濟南一古戰場上空 呈現水墨畫勝境

改造濟南華山湖溼地公園後的新貌

濟南一古戰場上空 呈現水墨畫勝境

濟南一古戰場上空 呈現水墨畫勝境

華山歷史文化生態溼地公園佔地面積約6.25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積約2.5平方公里,湖岸線長約15公里。沿岸有遊船碼頭、兒童沙灘、觀景平臺、煙雨橋、崇正橋、荷花池等配套設施,遊船通航後,將重現歷史上“山在水中立、橋在水中臥、船在水中行”的山水勝境。濟南城市建設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華山湖遊船的正式通航運營,也標誌著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由全面建設階段轉入建設與經營同步推進階段。

濟南一古戰場上空 呈現水墨畫勝境

2019年10月1日,濟南市航拍協會組織5架大型無人機,懸掛我“我愛您祖國”標語,飛躍華不注山,以航拍協會特有的方式,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

【司法提示】文中圖片版權所有,歡迎原文轉載,未經書面允許,不得下載使用,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