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絕對不知道的關於阿拉伯的11個冷知識!

No.1

阿拉伯國家是一個雙言社會


雙言是指在某一個社會中,使用同一種語言的兩種不同變體,對於阿拉伯語來講即為在任何一個阿拉伯國家中同時使用標準阿拉伯語(الفصحى)和當地阿拉伯語方言(اللهجة العامية) 。標準語與方言確實在很多方面是重疊的,包括詞彙、語法、發音等方面,又是同根的兩種變體,所以說這兩種形式的語言是重疊的或者具有雙重性是合適的。


你絕對不知道的關於阿拉伯的11個冷知識!


標準阿拉伯語在阿拉伯國家的運用一般只限定在寫作、新聞報刊、正式講話等領域,而在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是基本聽不到標準阿拉伯語的,他們只用方言來交流。對於初到阿拉伯國家、第一次真正接觸阿拉伯語方言的人來說,阿拉伯語方言簡直就是災難,學了好多年的阿拉伯語居然跟人家用的不一樣……


語言的二元性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種先天的能力。它是對存在在我們中的一種二元性的準確反映,這種二元性體現的是我們世俗的日常生活和我們的精神生活。

——納吉布·馬哈福茲


大文豪馬哈福茲認為阿拉伯社會中的雙言現象是他們實際生活的真實反映,就像有人說阿拉伯語方言是我們的母語,而標準阿拉伯語是我們民族的象徵,這種二元性就是社會的兩個層面。也有人認為語言變體的這種分化是殖民主義滲透的結果,意在分化瓦解阿拉伯社會。但不管怎麼說,雙言已經成為了阿拉伯社會的語言現實。在我看來阿拉伯語方言某種程度上其實是標準阿拉伯語的一種發展與進步,它簡化了標準阿拉伯語中複雜的人稱指代,出現了進行體的標誌,結尾人稱代詞出現了簡化的趨勢等等,這一系列變化都使得方言更容易被人接受,進而被人運用。而標準阿拉伯語則一直是被經典保護的語言,雖然也有發展,但遠比不上方言的靈活性,但是,它仍然是所有阿拉伯語方言的基礎語,為其他語言提供著標準,也是它們的核心。所以,無論阿拉伯語方言發展地多麼迅速,始終離不開標準阿拉伯語的滋養。方言是外化的一種語言,而標準語始終是核心。


你絕對不知道的關於阿拉伯的11個冷知識!


在東部阿拉伯世界,人們將阿拉伯語方言稱作اللغة العامية,而在西部阿拉伯世界,則被稱作اللغة الدارجة。雖然稱呼不同,但意義都是相同的,都將阿拉伯語方言稱作人民大眾的語言、流行的語言,也就是普通老百姓所接受的語言。這種語言是阿拉伯人從小就耳濡目染習得的母語,而要掌握好標準阿拉伯語,則需要在學校接受非常系統的標準阿拉伯語教育。所以,在人們日常的生活中,標準阿拉伯語顯得較為少見。從人類的感情上來講,都是共通的,如果有人跟我們自己講一樣的家鄉話,我們就會覺得倍感親切,彼此間的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不少,所以我們常常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怎麼判斷老鄉呢?鄉音便是首當其衝的要素。而在阿拉伯社會中,與當地人交流,使用標準阿拉伯語要比使用英語等外語能給人親近感,而使用當地方言,則會比使用標準語更加拉近彼此的距離。


No.2

阿拉伯國家的髒話原來也這麼直白!


阿拉伯語有一個動詞詞根為nīk,其過去式和現在式動詞分別為nāka和yanīku,意思比較粗俗,約等於fxxk。因此很不幸,如果某位叫Nick的哥們兒學阿語,那他被阿拉伯人叫名字時,只得皺著眉頭回答:na‘am(老子在這兒)!


你絕對不知道的關於阿拉伯的11個冷知識!


No.3

埃及還有“上下”之分呢?


現代埃及已經很少使用“上埃及”與“下埃及”的稱呼。現在人們常說的是三角洲地區和南部地區,但是意思並沒有變化。“上埃及”與“下埃及”的由來是因為在古代,埃及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南北埃及各有政權,第一次實現上埃及與下埃及統一的法老是美尼斯,在公元前3100年第一次把北至尼羅河三角洲的整個埃及都置於自己控制之下。


你絕對不知道的關於阿拉伯的11個冷知識!


但是從地圖上看,上埃及與下埃及正好相反。以三角洲南部邊緣城市孟菲斯為界,南部的廣大地區被稱作“上埃及”,而相反位於北部上方的三角洲地區卻稱作“下埃及”。


No.4

埃及火車站居然不在開羅!


在埃及,鐵路是最主要的客運方式,鐵路線分佈到了每一座城市。但是埃及鐵路設施極不發達,境內沒有電氣化鐵路,使用的火車依然是柴油機車,不過值得稱讚的是,幾乎每座城市都有一座極具特色的火車站。


你絕對不知道的關於阿拉伯的11個冷知識!


位於亞歷山大的火車站是一座歐式風格建築,與大多數城市火車站不同的是,這座火車站並不叫做“亞歷山大火車站”,而稱為“محطة مصر”(埃及火車站)。有趣的是,埃及開羅以外的當地人如若去開羅,卻經常說道:“أنا هروح مصر”(我準備去埃及)。如果來埃及旅遊,一定要注意“埃及火車站”並不在“埃及”,你也可以體驗一下在“埃及火車站”坐上火車去“埃及”的奇妙旅行。


No.5

唯一沒有沙漠的阿拉伯國家


在人們較為傳統的印象中,位於中東世界的阿拉伯國家總是以廣袤蒼茫的沙漠形象出現在人們視野中,這是事實,大多數阿拉伯國家的確都有著面積不小的沙漠,比如沙特阿拉伯,聽著沙子就很多,北部有大內夫得沙漠,南部有魯卜哈利沙漠,又如北非諸國與撒哈拉沙漠的親密聯繫。但是,在這眾多的阿拉伯國家中,有一個卻特立獨行,境內真的沒有沙漠,它就是黎巴嫩。


你絕對不知道的關於阿拉伯的11個冷知識!


黎巴嫩位於亞洲西南部地中海東岸,東部和北部與敘利亞接壤,南部與以色列為鄰,西瀕地中海。全境按地形可分為沿海平原、沿海平原東側的黎巴嫩山地、黎巴嫩山東側的貝卡谷地和東部的安提黎巴嫩山。黎巴嫩山縱貫全境,庫爾內特·薩烏達山海拔3083米,為黎最高峰。河流眾多,向西注入地中海。黎巴嫩屬熱帶地中海型氣候,沿海一帶夏季氣候炎熱潮溼,冬季溫暖,高山地區積雪可達4—6個月,大部分地區10月—次年4月為雨季。沿海平原和貝卡谷地7月平均最高氣溫為32℃,1月平均最低氣溫分別為7℃和2℃。


你絕對不知道的關於阿拉伯的11個冷知識!


No.6

現在的黎巴嫩可不是真正的黎巴嫩!


現代意義的“黎巴嫩”其實是歷史晚期的結果,歷史上的黎巴嫩指的是貝卡谷地、黎巴嫩山區和南部沿海城市賽達組成的“黎巴嫩山”地區,居住在這裡的主要是以馬龍派為代表的基督徒、南部的什葉派及其衍生的德魯茲派。


你絕對不知道的關於阿拉伯的11個冷知識!


19世紀末,迫於法國壓力,一直受敘利亞管轄的貝魯特才開始允許生活在山區的基督徒購置土地,直到此時貝魯特才出現大面積的基督教社群。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從奧斯曼帝國手裡接過託管權的法國才把靠近黎巴嫩山地區,但一直歸屬敘利亞的的黎波里和貝魯特劃歸黎巴嫩,由此產生的人口比例的變化是現代黎巴嫩政治制度設計的基礎。


No.7

黎巴嫩的婚禮上,小心不要被踩腳了!


與其他國家的習俗不同,在黎巴嫩的婚禮上,如果新娘不小心踩了一個姑娘的腳,那就意味著她就是下一個要結婚的人。


你絕對不知道的關於阿拉伯的11個冷知識!


No.8

紫色是最奢侈的顏色!


據說數千年前,居住在黎巴嫩提爾地區的腓尼基人最早從地中海邊的貝殼(骨螺)中提煉出了紫色色素。這是古時候唯一一種提煉紫色色素的方法,因為這種提取途徑十分不易,紫色色素便非常昂貴,象徵著奢華,只有富人才能用得起。


No.9

海灣國家的外籍勞工(非技術工人)有權自由出入境嗎?


在黎巴嫩、沙特阿拉伯、約旦、巴林、卡塔爾、科威特、阿聯酋等國家,外籍勞工,主要是外國建築工和家傭,不論入境工作還是離境回家,都必須得到保障人的同意。保障人必須由當地國民擔任,通常是勞工的僱主。他們即使沒收工人護照,扣留工資,甚至性侵勞工,也很難受到法律制裁。這種僱主把外勞當做個人私產的制度被稱為卡法拉制度(Kafala System),又稱保證人制度(Sponsorship System)。


你絕對不知道的關於阿拉伯的11個冷知識!


雖然目前巴林、卡塔爾等國已經部分廢除卡法拉制度,出臺例如"勞動市場規則"等新規以求改善外勞被僱主剝削和強迫勞動等問題,但是外勞客死波斯灣的哀歌仍在時時奏響。


No.10

你知道毛拉是怎麼來的嗎?


毛拉,阿拉伯語(مولى)英文音譯(Mawl)是伊斯蘭國家(或地區)中對穆斯林的一種敬稱。毛拉مولى(Maw),也是伊斯蘭教職稱謂,舊譯“滿拉”、“莫洛”、“毛喇”、“曼拉”。

毛拉是阿拉伯文مولى 的音譯,原意為“先生”、“主人”、“主子”、“老爺”。7~8世紀,阿拉伯哈里發國家將非阿拉伯人血統的穆斯林稱為“毛拉”,其複數形式為“麥瓦利(موال)、(Mawali),漢語譯為“釋奴”。埃及艾哈邁德·艾敏著《阿拉伯一伊斯蘭文化史》稱:“毛拉”是從“瓦拉”(Wala’)派生出來的被動名詞,通指“被釋放者”、“被解放者”、“被管理者”,並非專指“被釋放的奴隸”。泰伯裡《古蘭經注》稱:“伊本·賽德解釋《古蘭經》‘我讓每一個人都成為毛拉’這句話時說道:‘矇昧時代,稱同宗的人為毛拉。後來對外國人無以稱之,便稱為毛拉’。”


你絕對不知道的關於阿拉伯的11個冷知識!


對阿拉伯穆斯林而言伊斯蘭國家尤其是中亞和印巴次大陸將知識分子、學者尊稱為“毛拉”,通常指伊斯蘭學者,相當於漢語的“先生”。伊斯蘭教什葉派有時將伊瑪目也稱為毛拉,以示尊敬。

對中國穆斯林而言,中國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地通用漢語的回、保安、東鄉等族穆斯林,把在清真寺學習經文的學生稱為“滿拉”,該詞即為“毛拉”的異譯。通常則將“滿拉”的師父阿訇教長等稱之為“阿林”(عالم意為學者,或稱“曬赫”شيخ意為老人、長者。《回疆志》稱:“又有識字之回,號莫洛,唯能粗譯文義。“莫洛”即 “毛拉”。中國新疆維吾爾等突厥語族穆斯林,將清真寺的阿訇、教長稱作“毛拉”,其中德高望重者稱“大毛拉”。

中國新疆維吾爾族在男性人名前冠以“毛拉”,以示有文化、受人尊敬的身份,如毛拉·穆薩、毛拉·比拉勒、毛拉·宰因丁等。


No.11

阿拉伯人都是歐羅巴人種嗎?


雖然在普遍的認知中(也在於傳統的通識教育),我們往往把阿拉伯人歸類為“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其實,阿拉伯人和很多亞洲民族(包括中國的漢族、蒙古族和回族)一樣,是文化傳承因素多於血統傳承因素。

例如,在阿拉伯半島南部(沙特、也門和阿曼),就有大量體格上屬於“尼格羅人種”(即通俗語境中的“黑人”)的居民,這些人在族群定義上依然可以歸類為“阿拉伯人”——他們是自腓尼基時代(公元前9世紀)開始亞非歐奴隸貿易的前奴隸後裔。例如比倆裡曾經是古萊氏族的黑人奴隸,他在先知穆罕默德的支持下得到解放,成為伊斯蘭教第一個宣禮員;


你絕對不知道的關於阿拉伯的11個冷知識!

影視劇中的比倆裡形象


在黎巴嫩,少數基督徒出身的名門望族,例如弗朗吉亞家族和卡拉姆家族,他們被認為是十字軍的後裔(弗朗吉亞和中國文獻中的“佛郎機”來源相似,就是穆斯林敘事中的歐洲基督徒);

而在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也有不少阿拉伯客商的後裔聚居於此,他們被稱為“哈德拉米人”——因為這些人的祖先大多數來自也門南部的哈德拉毛,如今這些阿拉伯人的長相屬於“混血”,但家族傳承和語言傳承依然存在。

因此,如果觀察阿拉伯人的人種特徵,往往會困惑於阿拉伯半島南部、地中海東岸和東南亞的“阿拉伯人”為什麼會在樣貌方面與傳統認知的差別極大。

基於這個原因,筆者認為採用帶有種族成見的歷史敘事(例如民族主義敘事、種族主義敘事和保守主義敘事),在分析中東歷史,尤其是文化史,是具有非常致命的缺陷。中東地區居民的血緣多元程度,也是隨著不同文化在此交匯而顯得豐富多彩。無論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還是突厥人和非裔,他們並不是完全隔絕於他者的文化體,而是相互促進、不斷完善中東地區歷史文化的多元個體。阿拉伯人本身具有多元化的人種,就能體現出這樣的歷史面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