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騙我,2018年的高分書單還剩多少沒看?

轉眼已經是2018年的7月底了,年初的閱讀計劃現在完成了多少呢?K老闆給大家回顧和整理了一下年初書單,2018年還剩一半,別讓閱讀成為年初計劃被落下的那件事。

書單也好,閱讀計劃也罷,也不是必須都要讀完,它們只是起到一個提示和安排順序的作用。如今快速迭代的社會,完全的計劃行事還是頗有難度。閱讀的方式千萬種,iffeed只希望你別成為遺忘閱讀的那個人~

別騙我,2018年的高分書單還剩多少沒看?

還猶豫什麼?Work hard,Play hard的盆友們,請閱讀這份書單,在2018的下半年裡,還來得及去讀完這些書!

1

外國文學

別騙我,2018年的高分書單還剩多少沒看?

[哥倫比亞] 加西亞·馬爾克斯

愛情和其他魔鬼

德勞拉神父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一個長髮委地的少女,坐在一扇無始無終的窗戶前吃葡萄,窗外是大雪覆蓋的原野,女孩每吃掉一顆,葡萄串上就又長出一顆新的來。

他被派往克拉拉修道院為一個女孩驅魔,十二歲生日前夕,她被一條瘋狗咬傷了腳踝。

踏進修道院,神父愣住了:和他夢中吃葡萄的女孩一模一樣!

在那間幽暗破敗的牢房裡,他們瘋狂地相愛了。

萬物都和愛有關 ,獻給浸在淚水之中的人們愛情是什麼?在《霍亂時期的愛情》中,它是一種病,在《愛情和其他魔鬼》裡,它是瘋狂的魔鬼。《愛情和其他魔鬼》是馬爾克斯最後一部長篇小說,與《霍亂時期的愛情》一樣,是馬爾克斯最受讀者歡迎的作品之一。

從寫法上,其魔幻現實主義風格的魅力可以與《百年孤獨》媲美,故事圍繞四五個人物展開,以十二歲女孩和中年神父的愛情為主線,魔幻依舊魔幻,現實更加現實。

這些天裡,女孩問過他,是不是真的像歌裡唱的那樣,愛情能戰勝一切。

“沒錯,”他答道,“可你最好別信。”

2

短篇小說

別騙我,2018年的高分書單還剩多少沒看?

[波蘭] 布魯諾·舒爾茨

鱷魚街

本書收入了舒爾茨存世的全部小說作品:兩部短篇集《鱷魚街》和《沙漏下的療養院》,以及未結集的四個短篇。在這些故事中,舒爾茨以高度的原創性再現了不同尋常的童年回憶,賦予平庸現實以神秘感人的氣息。與卡夫卡一樣,他使用了大量奇異的超現實主義手法,用瑰麗的語言、令人不安的隱喻和不 斷延伸的意象堆疊出絢爛的場景,重新劃定了現實與幻境的疆界,至今讀來依然具有鮮活的魅力和智性的力量。

舒爾茨的成年生活隱居封閉,平淡無奇,其內在生活卻有如火山熔岩般令人畏懼的熱情,將畫家的想象力與精確的敏感性訴諸藝術的表達。二戰後舒爾茨被重新發現,被認為是堪與卡夫卡和普魯斯特相提並論的作家。作為文體大師,舒爾茨在語言上做了大量實驗及革新,文字詩意純粹,富於感官性,句式有如多層迷宮般具有不可思議的形式。本書首次由波蘭語原文譯出,使讀者可以更直觀地領會舒爾茨小說作品的全貌及其藝術魅力。

3

溫暖治癒

別騙我,2018年的高分書單還剩多少沒看?

[美] 莉茲·克里莫

我可以咬一口嗎

《我可以咬一口嗎》是美國漫畫家莉茲•克里莫繼《你今天真好看》之後的又一本清新暖萌的漫畫集,收錄了莉茲•克里莫一百多張逗趣漫畫。書中集結了所有你能想到的各種萌物,獅子、斑馬、兔子、烏龜,甚至還有傘蜥、獾、土撥鼠、狐獴……在詼諧的對話中,它們展現出一種與生俱來的幽默感和令人豔羨的生活情趣。

你可能是書中任何一個動物,而書中的動物可能是你身邊的任何一個人。

這本書就是有這樣的魔力讓你不由自主地會心一笑,然後氣血滿滿地快樂生活。

4

中國文學

別騙我,2018年的高分書單還剩多少沒看?

葛亮

北鳶

《北鳶》起筆於民國商賈世家子弟盧文笙的成長,收束於上世紀中葉。將波詭雲譎的民國動盪史寄予兩個家族的命運沉浮,書寫中國最為豐盛起伏的斷代。人生一線,恰似風箏。命運漂浮無著,人亦應有自己的主心骨。政客、軍閥、寓公、文人、商人、伶人,書中上百位經典民國人物,進退於滄桑。群落交織,渾然磅礴。文笙在大時代的風雲中輾轉歷練,且行且進,最終塵埃落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來處,瞭解來處,才知道自己的去向。在故事的日常精微與家族興頹裡,藏著我們過去以及未來的影子。

5

高分圖書

別騙我,2018年的高分書單還剩多少沒看?

[白俄] S·A·阿列克謝耶維奇

二手時間

本書是白俄羅斯著名作家阿列克謝耶維奇最新作品,通過口述採訪的形式,展現身處關鍵歷史時刻的普通人的生活。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受害者,而不是參與者。這個人說“我也坐過牢”,那個人說“我打過仗”,第三個就說“我曾經在一片廢墟上建設起一座城市,沒日沒夜地搬磚運石啊”。完全出乎意料的是,人人都因自由而陶醉,但誰也沒有準備好面對自由。自由,它到底在哪兒啊?人們仍然只習慣於在廚房裡繼續痛罵政府,痛罵葉利欽和戈爾巴喬夫。

—— 《二手時間》

6

高分圖書

別騙我,2018年的高分書單還剩多少沒看?

[土耳其] 奧爾罕·帕慕克

我腦袋裡的怪東西

《我腦袋裡的怪東西》是一個講述缽扎小販麥夫魯特的人生、 冒險、幻想和他的朋友們的故事,同時也是一幅通過眾人視角描繪的 1969—2012年間伊斯坦布爾生活的畫卷。在麥夫魯特還是一個生活在安納托利亞中部窮山村少年的時候,他就不住地幻想自己未來的生活會是怎樣。

在城裡尾隨一個陌生女人的人,其實是一個有思想、日後也可能成大事的人,就像麥夫魯特一樣。身處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也可能感到孤獨,但是讓城市成為城市的東西,也恰恰是這種能夠在人群中隱藏自己頭腦裡的怪念頭的可能。奈麗曼在人群裡行走時,麥夫魯特有時故意放慢腳步。有兩個原因讓他喜歡拉開彼此的距離。

—— 《我腦袋裡的怪東西》

7

外國小說

別騙我,2018年的高分書單還剩多少沒看?

[美]科爾森·懷特黑德

地下鐵道

去年橫掃歐美好書榜,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和普利策獎。以十九世紀美國黑人命運為背景,主人公黑人少女科拉在流放、囚禁、勞作、暴力和侮辱中度日,隨之而來對獨立人格和自由的嚮往,帶來她的思考和抗爭的行動。與同類題材的其他文學作品不同之處在於作者筆觸的精煉和剋制,不動聲色中流露出他的悲憫。

掩卷細思,平心而論,這本小說最讓我感到可怕的是,一種癲狂的制度竟然可以把人性啃噬到屍骨全無。如果說制度會出錯,歸根結底也是人類的錯。這個世界,在人為制度下的所謂自由,不是為所欲為的並行不悖,而是並行不悖的為所欲為。

8

心理學

別騙我,2018年的高分書單還剩多少沒看?

[法] 古斯塔夫·勒龐

烏合之眾

《烏合之眾》是一本當之無愧的名著,他極為精緻地描述了集體心態,是在社會心理學領域已經寫出的著作中,非常有影響的。本書還具有持久的影響力,是群體行為的研究者不可不讀的文獻。本書被翻譯成近二十種語言,至今仍在國際學術界有廣泛影響。在本書中,作者指出,個人一旦進入群體中,他的個性便湮沒了,群體的思想佔據統冶地位,而群體的行為表現為無異議,情緒化和低智商。群體中的個人不但在行動上和他本人有著本質的區別,甚至在完全失去獨立性之前,他的思想和感情就已經發生了變化,古斯塔夫・勒龐在他在書中極為精緻地描述了集體心態,對人們理解集體行為的作用以及對社會心理學的思考發揮了巨大影響。

別走,留言一本2018年讀到的好書告訴我你沒騙我~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