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口聲聲說喪,背地裡卻是拼命三娘

你有沒有這樣的朋友,如果不熟,只看她的朋友圈或者微博,會覺得她好喪。

比如我的閨蜜七七,整天說自己自制力差,不是減肥中想喝奶茶就是凌晨兩點熬夜玩手機本人;春節前的狀態是“不想工作在線等一個假期”,春節後微博變成了:完了,我有病,確診了,叫節後綜合徵。

但如果你跟她很熟,就會大罵一聲:騙子。

七七經常為了項目熬到凌晨兩點,一年喝的咖啡杯子連起來能繞朝陽一圈;她對自己的身體管理,嚴格到令人髮指,是個說不喝奶茶就能忍住不喝的“狼人”。

比狠人還要狠一點。

而她說的狗屁節後綜合徵,一個字都不要信,假期還沒結束,她就已經開始進入工作狀態了。

七七代表了很大一部分整天嘴上說喪的朋友,實際上每個人都是 拼命三郎(娘)。希望你也一樣,不然你會發現:同樣是喪,為什麼有的人是人生贏家,而自己活得像個loser。

春節過後,新一輪鋪天蓋地的喪就是發現身邊所有人都陷入了“節後綜合徵”。


口口聲聲說喪,背地裡卻是拼命三娘


真是這樣嗎?我看未必。

就像七七一樣,有的人只是嘴上說說而已。


這些人放學校就是每個班都會有的學霸,考試前遇見他口口聲聲“完了完了,這次沒準備好。”成績一出來,滿分,說不定還能甩第二名一條街。

他們未必是心眼兒壞,想要示敵以弱,然後自己悄咪咪地拿第一名,多數的他們只是為了合群。

明明工作安排地井井有條,元氣滿滿,可以一口氣加班到週末,既然大家都陷入了節後綜合徵,我也跟著附和一下,假裝度過了一個肆無忌憚的假期。不然被同事排擠了,以後沒人說話多划不來。


口口聲聲說喪,背地裡卻是拼命三娘



還有一部分人是隨便喪喪。


這些人倒不是謙虛,他們在假期裡毫無節制地放飛自我,晚睡早起,從來沒見過12點的太陽;跟一年不怎麼見面的哥們兒閨蜜嗨個通宵再正常不過,早睡一會兒都會覺得辜負了假期,是浪費生命,是可恥的。

按道理講就是這些人容易得節後綜合徵,晝夜顛倒,恐懼上班。可他們就是不講道理!假期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場比賽的中場休息,假期結束,比賽的哨聲在耳邊響起,立刻就能雄心壯志地重回比賽。

也許他們的身體陷入了節後綜合徵,但他們的意志根本不允許肉體胡作非為。

節後綜合徵存在,但絕對不會影響到他們的正常生活。什麼叫自律,在這些人身上體現地淋漓盡致。


剩下的最後一部分人,那是真中招了。


不想上班,上班發睏,無精打采,《西遊記》翻拍可以不化妝直接扮演喪氣鬼。一天兩天沒什麼,但不能一直這樣。看一看日曆吧,眨眼2019年就要過去六分之一了。

要快速調整狀態,回到生活的正軌。想一想告別2018,迎接2019時我們立下的flag,都完成了多少?

或許工作有試用期,但生活從來都沒有試用期。


口口聲聲說喪,背地裡卻是拼命三娘


如果你依舊沒辦法燃起鬥志,我建議你喝點“雞湯”,並不是所有的雞湯都很油膩,至少有那麼些時刻它是可以幫我們找回戰鬥的初心,讓我們燃起來。

如果它們起到了一點點作用,都是值得的。

其實,有時候我們覺得喪是因為我們的眼睛只聚焦到了喪的那部分。也許生活的底色是喪的,但它也伴隨著很多開心都被我們下意識過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