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發朋友圈的那些人去哪了?

說朋友圈是人性的放大鏡和萬花筒,一點不為過。

有專業微商連續刷屏,就有兼職代購欲蓋彌彰。打標籤、設分組填補掌控欲,對XXX開放、僅三天可見則滿足征服感。

圍繞著個人生活的零碎瑣事,大家可是過了把“大權在握”的癮。但所有這些,都在一件事面前變成了小兒科——

對朋友圈,不聞不問、不發不看。

在這個“秀場”般的大雜燴裡,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都幹什麼去了?


01

不屑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不發朋友圈的人可能有這麼幾種心態。其中一種是“我清楚自己的喜怒哀樂,我也不需要所謂的感同身受”。

魯迅先生的《而已集·小雜感》一書中描寫過:

“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面對其他人,我們的憐憫、雀躍、悲傷、憤慨可能終究只是表面功夫,所謂感同身受,也只是虛浮的體會。

在廣告公司工作的Kerry覺得自己每天朝9晚9、無止盡被甲方打壓的生活堪稱悲慘,急需發到朋友圈傳播一點負能量博同情。

可比她更慘的投行女Mo根本懶得稀罕她的抱怨,沒她慘的國企公務員小宇最多隻會花一秒時間看完這條朋友圈吐槽,再花半秒嘴角微微上揚。

網友們以大數據的形式總結了朋友圈狀態的幾種典型。比如:

喜歡曬自拍的80%是18-30歲的45度右上角側顏P圖女;

成天曬孩子的以28-38歲的女性為主,刷頻次數多得跟微商一樣,曬的孩子年齡在0-7歲;

這世上的悲歡情緒各不相同,有些人需要宣洩、需要找到出口、需要獲得關注,可換來的往往是別人表面的附和直至漸漸厭倦。

另外一群不屑在朋友圈裡得到理解的人,索性不發。

02

不敢

“思前想後不如落個輕鬆”


另一種人,他們可能是完美主義者,對朋友圈也十分嚴格。

在意識到朋友圈已不再是幾年前那個可以隨意撒歡的地方後,開始仔細斟酌每一次想要發出的狀態。

這個詞會不會不太好?這個表情該不該換一個?圖有沒有p到位?要屏蔽哪些人?

所有細節全部嚴格審查後才能發出去。然後呢?30秒一次地查看點贊和評論。沒幾個讚的情況下就算明知別人看不到,也會自尊心受不了最後刪除。

廢了這麼大功夫,就為了一條100個人裡,可能98個人都不關心的朋友圈,太累了。

最近還出現了一個新名詞叫做“刪朋友圈癌”,具體特徵包括朋友圈發佈十分鐘沒點贊必刪、發朋友圈前想很久且一定有好友分組等等。這些舉動也都被網友歸到了“病態”的範疇。

我可能更應該被歸為這一類人。如果旅遊一次拍的照片總數是1000張,那麼我會先挑出9張最佳點上收藏,再一張張p好。有朋友出鏡的,還要給她們都p到滿意為止。

選擇一個完美的時間發出後,就進入了焦灼等贊環節,在增多的紅色數字和滿頻的評論中獲得滿足,反之則是在“怎麼沒人點贊?!”中怒火中燒。

不發朋友圈的那些人去哪了?


幾次這樣的周折過後,我醒悟了,不再心累個半死發條朋友圈。

那些精彩的瞬間,就算只是留在相冊裡,我也知足了。因為不需要期待別人的評價和對我來說其實沒太大意義的自我審視,反而落個輕鬆。

03

不信

“朋友圈和生活是不同的世界”

還有一些對真實性抱有高期待的朋友們認為:“哪裡有社交,哪裡就有偽裝”。

朋友圈裡發出來的,往往都是最好的一面,要不然就是想被看到的一面。

所有鎖住的,刪掉的,還有分組可見的心情,一些不想被新朋友看到的的過去,生活中落寞的時刻,通通不在朋友圈裡出現,展露出來的,是最好的,“三天可見”的你。

為這個話題,我不深度地採訪了一個完全沒有朋友圈的大學閨蜜。她是基督徒,藝術史專業,業餘生活非常豐富且文藝,長得也清秀。我問她為什麼從不發朋友圈,她說:

“最開始用微信只把它當作一種聯繫工具,後來偶爾想過發朋友圈,但又覺得表達自我、紀念事物的方式很多,發朋友圈讓我覺得,發的東西不是給自己看的,而是給別人看的,這樣對我來說意義不大。”

早前國外一部社交網絡諷喻短片《虛假的你》被大量轉發,這部帶有諷刺意味的短片揭露了網絡社交的虛假,以及各國網友的社交網絡成癮共通性。

就像視頻中展現的:

打完厚厚的粉底,做著剛睡醒的擺拍;

開車到郊外,卻假裝在做著戶外運動;

……

這種情況造成的反效果可能會導致自己與現實生活脫節,在自己的虛榮心裡漸行漸遠。

也有人說“無論是物質世界,還是精神世界,我都不打算在公開的社交場所毫無保留地向人敞開。”既然沒辦法在朋友圈裡找到真實,自然也就沒有了相信的必要。

04

不發朋友圈的人

幹什麼去了


所以,這些選擇不發朋友圈的小眾群體們當然不是過的不好,只是換了方式。

需要宣洩心情的時候,他們不需要在朋友圈裡找共鳴;

生活中的精彩時刻,他們不是不記錄,而是用自己的方式,要麼把美妙的瞬間留在相冊裡、日記裡、腦子裡,要麼讓這些回憶珍藏在心裡,成為生命的組成部分。

我有一位很神的朋友,人稱“香山女王”。她的朋友圈裡沒有別的,只有每月一次的“登香山打卡”。來北京一年多,她已經登上香山23次。據我瞭解,她的業餘生活還有每週固定的插花課、油畫課、持續的體育鍛煉以及偶爾和朋友儀式感的小聚。

她告訴我說:“有自己堅持的事情我就覺得生活很充實,朋友圈用來打個卡記錄一下就夠了,其它時間,我更願意花在我喜歡的事情上。”

不發朋友圈的那些人去哪了?


我的本科室友是個黑人女孩,學的是我們學校最著名的海洋學專業,初次見到她我就感受到她散發的學霸氣場。

難得的是,在Facebook幾乎100%普及的美國大學校園,她竟然幾乎不用,甚至連其它社交網絡也不太關注,這一切太令我好奇了。

後來我發現她其實是一個無比外向的人,熱衷於組織大小學術和非學術(party)活動,極具感染力以及領導特質,怎麼說呢,就算我們各忙各的很少見到對方,我也覺得她存在感很強。

她經常去海邊採集研究樣本,還要寫大量的報告,所以沒有social的時間裡,她要麼泡在圖書館,要麼在房間裡看書。

一個學期下來,她在保持豐富課餘生活的情況下還擁有超高GPA的事實深深震驚了我。

關於不玩fb這件事,她的理由很簡單,fb會使她患上拖延症,耽誤她做真正有意義的事,所以她戒掉了。

05

發朋友圈沒錯

但認真生活更美

近期一篇文章寫到了主持人亞妮的故事。

十幾年前,這位曾被封為“主持界全能女神”的女孩消失在了朋友圈和大熒幕中,卻將最珍貴的十年留在了太行山裡。

她與當地的十一位“沒眼人”朝夕相處,切身體會他們的生活,深度挖掘這群與世隔絕的盲人隊伍。

亞妮說:

“我要記錄這支隊伍,把那些亦真亦幻的故事和傳說,包含戰爭懸史,觀乎人文失落,逼向人性,逼向一種活著和死去的生態蛻變的詰問,全部記錄下來。”


於是她用十年時間的跟蹤拍攝,出版了《沒眼人》一書並籌備了同名紀錄片。

除了亞妮的例子,我們身邊不乏許多認真生活的人。

他們會去最真實的生活裡,關注想關注的人。需要幫助,需要獲得關注的時候, 即使沒有“萬能的票圈”,他們也總能找到可以真正幫忙的朋友;

想保持社交的人,也不一定需要通過朋友圈維持社會關係;

想充實自己,緊跟潮流腳步的人,朋友圈並不是全部;

而那些不看朋友圈的人,花更多時間去生活,卻從沒有忘記想要關心的人。真正的牽掛,不會止於朋友圈。朋友圈裡的點贊和評論也不是互相記得的方式。

發朋友圈是一件很中立的事,但因為目的性不同才引起了大家褒貶不一的看法。

希望你的朋友圈,是你認真生活的一部分。

不發朋友圈的那些人去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