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還有這個好處?簡直是amazing啊

千百年來,有一種食物在中國人餐桌上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

吃魚還有這個好處?簡直是amazing啊


中國古代就有“無魚不成宴”的說法。

各種魚,都會受到吃貨們的喜愛。

比如范仲淹:“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張愛玲喜歡鰣魚:“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未完。”

杜甫說:“落砧何曾白紙溼,放箸未覺金盤空。”對於好吃的魚,動作一慢,滿盤皆空……

為什麼中國人這麼喜歡吃魚?

不僅因為魚巨好吃,而且做魚的方法也五花八門:燜、煮、炸、烤、蒸……真的可以說是百吃不膩了。


吃魚還有這個好處?簡直是amazing啊

最重要的是,魚的好處,說也說不完。

比如:促進人體新陳代謝、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提升腦力。

比如:降低膽固醇、降血脂、預防哮喘……

吃魚已經成了吃貨的一大幸事了有木有


吃魚還有這個好處?簡直是amazing啊


而且魚中還富含一種對人體十分重要的多不飽和脂肪酸:DHA,俗稱“腦黃金”。

孕婦缺乏DHA將有可能導致胎兒視網膜發育受阻、體質虛弱,影響胎兒神經細胞發育等。

那麼,問題來了:


一、什麼是DHA?


DHA是Omega-3(ω-3脂肪酸,n-3脂肪酸)脂肪酸的一種,是一種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多不飽和脂肪酸。DHA對於大腦發育視力健康保護心血管至關重要。

Omega-3脂肪酸是一類不飽和脂肪酸的統稱,它們具有共同的結構特點:第一個不飽和鍵位於甲基一端的第三個碳原子上。除了DHA外,EPA和α-亞麻酸(ALA)等脂肪酸也屬於Omega-3脂肪酸。

由於DHA和EPA往往同時存在,因此許多研究常將它們作為整體進行研究,並且統稱Omega-3。

吃魚還有這個好處?簡直是amazing啊


二、DHA:非必需的必需


雖然營養學家們經常強調DHA對於健康的重要性,而且許多研究也顯示多吃富含DHA的魚類對於心臟、大腦和血管健康有益。

但奇怪的是,營養學家竟然沒有把DHA列為“必需脂肪酸”,反而把植物油中非常常見的α-亞麻酸列為了“必需脂肪酸”

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必需脂肪酸”是指人體無法自身合成需要通過食物才能攝取、並且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脂肪酸

人體無法自身合成α-亞麻酸,但可以將α-亞麻酸轉化為EPA,隨後再轉化為DHA。

所以,從定義上講,α-亞麻酸是“必需脂肪酸”,而DHA則不是。

吃魚還有這個好處?簡直是amazing啊


不過,人體將α-亞麻酸轉化為DHA的效率非常低,還不到15%。

因此,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指出:想要增加體內的Omega-3脂肪酸,就必須經常吃魚,或者通過Omega-3膳食補充劑進行補充

三、誰更容易缺DHA?


從α-亞麻酸到DHA的轉化過程發生在肝臟,需要脂肪酸去飽和酶(FADs)的參與。

如果這類酶存在缺陷,那就無法正常地轉化α-亞麻酸。如此一來,當飲食中不能直接攝入DHA時,就導致了缺乏。

FADS2基因就編碼了一種脂肪酸去飽和酶。科學家已經發現,許多人攜帶了FADS2基因的變異,無法合成有效的FADs。這些人更容易缺乏DHA

嚴重缺乏DHA等不飽和脂肪酸時,皮膚的健康會受到影響,出現皮膚粗糙、紅腫、發癢和皮疹。

不過,嚴重的DHA缺乏症非常罕見。但是,居住在內陸地區、魚類食材難以獲取的人,或者由於偏食等因素很少食用魚類的人,有可能出現DHA攝入的相對不足。


四、還原DHA神話

膳食補充劑的商家常常把DHA吹得神乎其神,宣稱它們可以健腦益智、預防心臟病、改善血脂、治療近視,等等。

不過,這些宣稱當中,哪些是有確鑿證據的,哪些又有過度解讀的嫌疑呢?


吃魚還有這個好處?簡直是amazing啊


五、最佳補充劑量


DHA不屬於“必需脂肪酸”,因此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的營養學家都沒有制定DHA的“推薦攝入量”。

儘管如此,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建議消費者每日攝入EPA和DHA的總量不要超過3g/d,其中膳食補充劑不要超過2g/d

超出這一劑量的膳食補充劑可能會增加出血傾向並影響免疫功能。

DHA也可能與某些藥物存在交互作用。

例如,服用華法林或其他抗凝藥物時,大量的Omega-3脂肪酸會導致出血問題。因此,對於正在服用抗凝藥物的人,應該謹慎地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