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將談笑洗蒼涼:晚清政局與時人觀察丨文度書訊第4期


卻將談笑洗蒼涼:晚清政局與時人觀察丨文度書訊第4期

“ 往來無閒事,談笑書與文 ”

文度·書訊

推薦優秀的人文社科圖書

我們每週發出一期書單

在聚焦1本新書的同時,推薦5本新書

這是我們的 第 4 期 書單


01

本期聚焦

卻將談笑洗蒼涼:晚清政局與時人觀察丨文度書訊第4期

《卻將談笑洗蒼涼:晚清的政局和人物三編》

姜鳴丨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20年4月版

這是繼《天公不語對枯棋》、《秋風寶劍孤臣淚》之後,姜鳴撰寫的晚清歷史散文第三輯。

全書共收入十三篇文章,都環繞光緒朝的歷史展,起於馬嘉理事件(1875)引發的中英交涉,簽訂《煙臺條約》,清政府向倫敦派出使團,以及由此引起的中外關係變化;止於辛丑議和,李鴻章與各國使節進行屈辱談判,最終去世(1901);而以孫中山為代表的時代新生力量,也在這一時期正在醞釀崛起。

在這二十七年間,中國經歷了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諸多關鍵節點、重要細節、人物命運,姜鳴均予以追蹤、剖析、揭示。

澳門大學歷史學系主任王笛教授看過此書後,直言只看內容和寫法,就知道一定是姜鳴寫的。王笛教授指出,姜鳴把近代中國與西方發生關係的那些改變歷史的事件和人物,如開篇的馬嘉理事件,結尾的孫中山倫敦蒙難,通過文獻挖掘、親身考察、對來龍去脈的再梳理,用細節展示了我們過去從未看到過、或未想到過的新面向,引發我們對自認為已經很“熟悉的”歷史的重新思考。

姜鳴不同於一般做歷史研究的學者,他所執著的仍然是追求歷史真相,他的選題和視角常常是另闢蹊徑的,他對晚清歷史的研究,常常帶有“解構”效應,他會通過融合各種材料來消解多數人心中常存的教科書式的歷史觀,這本《卻將談笑洗蒼涼》,爬梳晚清人物與事件的關鍵節點,呈現的角度與切片,依然令人心癢。


02

新書推薦

卻將談笑洗蒼涼:晚清政局與時人觀察丨文度書訊第4期

《食物探險者:跑遍全球的植物學家如何改變美國人的飲食》

[美] 丹尼爾·斯通丨著

張建國丨譯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1月

19世紀的美國,食物品種單一,人們吃飯只是為了果腹,並不是為了享受美食。沒人會想到在新世紀來臨前,一位植物學家會給美國人的餐桌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意大利的無籽葡萄、克羅地亞的甘藍、巴伐利亞的啤酒花、伊拉克的海棗、中國的桃子、智利的鱷梨……這些都是“食物間諜”戴維·費爾柴爾德帶回美國的“戰利品”。當然,他發現的不只是食物,也將埃及品種豐富的棉花引入美國,從而帶動了新產業的發展;他從日本引進櫻花樹,粉嫩的花朵至今裝點著華盛頓的街區,他的環球旅行經歷不僅滿足了自己永無止境的探索欲,也是那個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世界聯繫日益緊密的時代的縮影。

卻將談笑洗蒼涼:晚清政局與時人觀察丨文度書訊第4期

《小說鑑賞》

[美]布魯克斯、沃倫丨編著

主萬 馮亦代 豐子愷 草嬰 汝龍等丨譯

後浪/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年12月

這是美國新批評派里程碑式著作,也是全世界大學的經典文學教科書。兩位作者站在世界文學前沿,突破傳統意義上的小說審美,選錄51篇傑作,作者為馬克·吐溫、歐·亨利、契訶夫、莫泊桑、屠格涅夫、托爾斯泰、海明威等世界大文豪,著名翻譯家汝龍、李文俊、豐子愷、草嬰、馮亦代、雨寧等聯手獻上絕佳譯文,是不可多得的英文自修讀物。

卻將談笑洗蒼涼:晚清政局與時人觀察丨文度書訊第4期

《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

[奧]萊內·馬利亞·里爾克丨著

馮至丨譯

北京出版社

2019年10月

《給青年詩人的信》輯錄德語文學桂冠詩人里爾克在一九○三至一九○八年間寫給渴望成為詩人的青年卡卜斯的十封信。這些信是里爾克對創作的思考,更是對艱難、寂寞、愛等人生問題的解答,是給予青年人的真正的精神指導。著名詩人、翻譯家馮至先生的經典譯本,附錄馮至先生翻譯的全部里爾克詩作。青年人不可不讀的經典著作。

卻將談笑洗蒼涼:晚清政局與時人觀察丨文度書訊第4期

《江南繁荒錄》

徐風丨著

譯林出版社

2020年3月

“中國好書”作者徐風,長居江南,經年累月,遍訪鄉野桑梓,爬梳典籍方誌,以內視角為我們講述何為江南。在《江南繁荒錄》這部最新散文力作中,他以抽絲剝繭的方式,梳理人文江南的脈絡源流;擷取歷史上命運攸關時刻的人與事件,講述嬗變中的堅守與繁荒。“青玉案”“聲聲慢”“風滿樓”三部曲層層遞進,對江南地域的文化現象細作檢點,對隱藏於民間的風土、情懷、俠義、肝膽、寬厚、仁愛等傳統精神深加描摹,最終,留給現實的迷路人和未來的還鄉者一份永不磨滅的江南精神版圖。

卻將談笑洗蒼涼:晚清政局與時人觀察丨文度書訊第4期

《大圍攻 : 馬耳他:1565》

(英)厄恩利·布拉德福德丨著

譚琦丨譯

甲骨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9年8版

蘇萊曼大帝,十六世紀最有權勢的統治者之一,決心征服歐洲。擋在他征途上的是地中海上一座名為馬耳他的島——醫院騎士團雄踞其上。蘇萊曼派出近200艘艦船和不少於三萬名陸軍。守軍僅八千人,在島上各個堡壘受盡苦難,但決意戰至最後一人。厄恩利·布拉德福德的這部史料翔實、扣人心絃之作記述的並不只是一場史詩般的戰鬥,更是一場自波斯大軍入侵希臘以來從未有過之劇烈的文明大碰撞。

內容來源: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後浪/四川人民出版社、北京社出版、譯林出版社、甲骨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