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護膚那些事兒:論高顏值人群的自我修養


古代護膚那些事兒:論高顏值人群的自我修養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一起探討了

“古人是如何美容”

這一話題,瞭解到中國的美容歷史竟然已有5000多年。

透過那些描寫古人容貌的古詩詞,給聞者帶來了無限的遐想。

“膚如凝脂,面如桃花” “臉若銀盤,眼似水杏,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這些詩中描寫的女子究竟美到何種地步?她們又是如何維持自身的美貌呢?

那麼,就讓我們一起在卷帙浩繁的歷史書中,尋找古代護膚秘訣吧!


基礎護膚


古代護膚那些事兒:論高顏值人群的自我修養

護膚其實也是美容的一部分,愛美的古代人對於自身的保養比現代人還要重視。尤其是後宮爭寵的妃嬪們,可以說比現代人更講究。

現代人的護膚步驟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多”

潔面之後肌底液、爽膚水乳、精華、眼霜,護膚品使用順序要講究從稀到濃。

你以為古人就沒有了嗎?大錯特錯!雖然古代不如現代科技發達,但是人家靠他們智慧的大腦呀!


古代護膚那些事兒:論高顏值人群的自我修養


潔面作為護膚的基礎步驟,現代人用一支洗面奶就完事兒了。


古代的潔面產品,你可能難以想象,也是肥皂,不過跟我們現在的肥皂不同,古代的肥皂原料是取自豬的內臟

孫思邈的《千金要方》中曾記載其配方:把豬的胰腺洗淨,除脂肪後研磨成糊狀,再加入豆粉、香料等,均勻地混合後,經過自然乾燥便可製成。

因為豬胰中的消化酶和豆粉中的卵磷脂有效融合,洗滌能力強又潤膚,再在其中加入花粉、香料,是當時十分優質的洗滌劑。

也是十分佩服古人的想象力和探索力了,能把動物內臟製成潔面皂,雖然看上去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古代護膚那些事兒:論高顏值人群的自我修養

▲宋 王詵《繡櫳曉鏡圖》


抗衰老


古代護膚那些事兒:論高顏值人群的自我修養

▲宋 蘇漢臣《妝靚仕女圖》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延緩衰老、永葆青春是所有女性都渴望得到的。現代抗衰老產品層出不窮,那麼古代人是如何延緩衰老的呢?


古時的女子,最怕的便是“色衰愛弛”,尤其是皇帝后宮妃嬪們,比拼的就是抗衰老的環節。從武則天到太平公主,到楊貴妃,再到慈禧等等,歷史上這些著名的女人可以說人手一份獨特的美容秘方。


1 楊太真紅玉膏


古代護膚那些事兒:論高顏值人群的自我修養


“楊太真紅玉膏”是以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楊玉環命名,乃楊貴妃所用的食補“增色”秘方之一。

這個方子以杏仁為主藥,將杏仁去了皮,取滑石、輕粉各等份,研末,蒸過,加入龍腦、麝香少許,晚洗面後敷臉。能起到很好的美白養顏效果。


2 神仙玉女粉


古代護膚那些事兒:論高顏值人群的自我修養


這是一代女皇武則天最著名的保養秘方,據傳武則天80歲高齡時仍然保持著不老容顏。《新唐書》中記載:“太后雖春秋高,善自塗澤。雖左右不悟其衰。”其製作方式十分複雜,必須要取用五月初五的益母草,且不能帶土,再加入其他一些佐料,經過曬、揉、烤、研等步驟,方得此品。


3 大平公主面藥


古代護膚那些事兒:論高顏值人群的自我修養


“太平公主面藥”是武則天的愛女——太平公主用於美容的面藥,塗面部及全身皮膚,可使皮膚白淨潤澤。

《瑣碎錄》中記載此面藥的成分:“三月三日取桃花,七月七日取烏骨雞血。”並稱其有“三二日後,令面脫白如雪,身光白如素”的神速功效。


4 清宮美容秘方


古代護膚那些事兒:論高顏值人群的自我修養


慈禧太后非常注重自己的美貌,對待保養是無所不用其極。光是美容秘方就有十幾種之多。

其中,慈禧太后最鍾情的養顏美容秘方之一便是現代也經常出現在護膚產品之中的珍珠粉。還有用熱毛巾敷臉、熱水泡手等各種物理法子。

《御香縹緲錄》中記載慈禧到老60歲時:“肌膚白嫩光滑如同少女一般,細膩光潤,嫣然一笑,姿態橫生,令人自然欣悅。”


可見,想要變得精緻、完美,就必須要堅持,除了要忍受其複雜繁瑣的過程,還不能亂用護膚品,不然護膚效果達不成,反而還毀了臉,那可得不償失了!

不得不感慨,做一個精緻的女生,也太難了吧!


*參考來源: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0571-8679 0283刪除。

*圖片來源: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0571-8679 0283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