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視頻」受益“宅經濟”,亞馬遜股價V型反轉創新高

市場總是不知不覺中,畫風突變。剛剛過去的3月份,全球市場風聲鶴唳,而4月剛剛過半,一些大公司的股價已經完全從低點回升到大跌之前的水平,亞馬遜還創了歷史新高。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範曉林 文/視頻拍攝

得益於抗疫執行力和“宅經濟”

Wind數據顯示,亞馬遜年初至今漲幅為23.57%;特斯拉年初至今漲幅為69.70%;微軟公司年初至今漲幅10.45%,都錄得正收益。即使蘋果、Facebook和谷歌,也因受黑天鵝事件衝擊,營收受影響,但年初至今漲幅也遠遠好於標普500指數。

亞馬遜在這些股價堅挺的大公司中,尤為矚目。主要是因為該公司雲業務和在線零售不僅不受疫情影響,反而受益於疫情之下的“宅經濟”。

據公開信息,截至今年年初Facebook、亞馬遜、蘋果、Google、微軟,都“手握重金”不愁。不過,這些全球聞名的大公司,厲害之處不僅僅在於“留有餘糧,壟斷市場”那麼簡單。

與美國政界表現不同,美國的大科技公司對疫情防控的風險事件反應更快,早在今年2月至3月初,大科技公司就開始為新冠疫情暴發做準備。比如,Facebook 年度開發者大會 F8、微軟 MVP 峰會、Google 年度開發者大會 I/O、IBM THINK 大會、Adobe 峰會等分別宣佈取消或者改為雲交流。

當疫情在東亞地區暴發時,亞馬遜、摩根大通、Twitter 已經取消所有非必須跨國行,蘋果、微軟、Facebook 暫停員工前往外地出差,而谷歌在3月初宣佈徹底暫停員工的跨國行程。與此同時,亞馬遜和推特還鼓勵員工遠程辦公。

五大公司,撥12.5億美元資助款

谷歌承諾,生產300萬個口罩。此外還與蘋果合作,創建了一個安全和私人的聯繫追蹤工具,以幫助公共衛生當局;Facebook和谷歌母公司將共同向2019新冠病毒團結響應基金提供1500萬美元的捐款;亞馬遜向西雅圖地區的公立學校捐贈了800檯筆記本電腦,並提高了工人的時薪和加班費。

蓋茨基金會已投入1億美元用於冠狀病毒研究,並計劃在未來幾周內再投入數十億美元用於研究,以加快疫苗研發;蘋果公司向衛生工作者捐贈了2000萬個口罩,並計劃每週生產100萬個口罩。 微軟和蘋果共同向總部位於西雅圖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響應基金捐款200萬美元。

抓住危機,逆勢招人才

硅谷的大公司不僅對疫情暴發研判精準,積極採取措施,而且還沒有浪費這一次危機,逆勢招攬人才。

Facebook 本月初宣佈再招 10000 人。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因為到上一財年結束,Facebook的總員工數還不到45000 人。

據美國當地媒體報道,蘋果 CEO 庫克對內表示將擴大招聘。招聘規模最大的是亞馬遜,其零售業務上月宣佈擴招10 萬人在疫情下完成商品配送,並兩度提高時薪。近期,亞馬遜宣佈開放 20000 個技術崗位招聘。

危機當前,它們做對了什麼?

美國媒體統計,在2017-2018 年的15 個月期間,發現至少有 500 個美國上市公司高管在公司回購股票期間出售了手中的股票。美國的一些公司陷入了“公司管理層發起股票回購 - 股票回購推高股價 - 管理層獲得更多股票獎勵 - 管理層高價賣出股票 - 管理層發起股票回購”的循環。

比如波音,前 CEO 米倫伯格任期僅股票獲利就有1.7 億美元,在其任期發起多倫股票回購,購回了價值320億美元的股票,如果不是空難,波音還將回購200億美元的股票。科技公司蘋果也一直在回購,但在2019年的技術研發投入費用超過150億美元。而波音在出事之前的2018財年,研發費用支出只有60億美元。

波音公司過去每年的利潤都至少在30億美金之上,2018年更是超過100億美金。但該公司淨資產為負。數據顯示,從2013年到2019年間,波音股本減少的金額達到434億美元。同時又送給股東208.4億美元股利,這就是負資產的來源。

與之成鮮明對比的是,亞馬遜這些年對研發費用支出毫不手軟,一直是全球研發費用支出最多的上市公司之一。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亞馬遜的股價和其CEO的財富增長。亞馬遜最新股價報2307.68美元,再創歷史新高。其創始人兼CEO Jeff Bezos的財富相比年初增加240億美元,還是世界首富。而與此同時,全球最富的500人總資產縮水了 5530 億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