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破敗凋零到世外桃源,這個村誕生了北京最早的野奢網紅酒店

從破敗凋零到世外桃源,這個村誕生了北京最早的野奢網紅酒店

幹峪溝村坐落在北京市密雲北莊,深藏山中,交通不便。5年前,村裡幾乎有一半的房子常年空置,村民都被迫出去打工;這裡僅有三十四戶人家,七八十口人還不到;小村因嚴重缺水,連投資商也沒有信心留下。5年後,這荒涼的所在,卻成了城裡人眼中的“世外桃源”。利用荒廢多年的老宅院改造而成的“山裡寒舍”鄉村酒店,出現了排隊預訂的火爆場面。

从破败凋零到世外桃源,这个村诞生了北京最早的野奢网红酒店
从破败凋零到世外桃源,这个村诞生了北京最早的野奢网红酒店

合作開發,空置老宅變酒店

幹峪溝村孤懸在海拔600米的山上。一條7公里長的盤山路,是小村和外界連接的唯一通道。20世紀90年代,幹峪溝村曾有370多口人。因為自然條件惡劣,孩子上學不方便,村裡人有能耐的,都陸陸續續往山下搬。到2013年初,全村戶籍人口僅剩37戶、75口人。而實際上經常在村裡居住的只有18口人,並且全都是上了歲數的老人。

村民紛紛外遷,留下一處處空置的老宅院。“全村47處老宅,有多一半是空著的,有的30多年沒住人,房頂都塌了。”

2013年,密雲區為了鼓勵和規範鄉村旅遊,相繼出臺了民俗旅遊專業合作社申報審批和建設管理辦法。

北莊鎮深入研究政策精神,遍訪鎮域內的山村民宅,選定幹峪溝村作為突破口,利用閒置房屋、果樹和土地,在不改變所有權的前提下,本著農戶自願的原則,全村47處院落,有35處租賃給了旅遊開發公司,租賃期為20年。老宅的改造工程也在當年啟動。

為進一步保障村民的合法權益,實現更大的發展,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鎮政府引導村裡於7月成立幹峪溝民俗旅遊專業合作社,動員村民以自家的房屋、果樹和土地自願入社,化零為整,委託企業統一運營管理,入社社員可按股份享受酒店的效益分紅。

企業要保證社員每年的租金收入,優先安排社員就業,社員還可以參與分紅。

作為旅遊項目的副產品,果樹、自留地等農產品和土地的經營權也承包給合作社,村民相應從中獲益。

對於沒有閒置房產的村民,如果拿出自己居住用房出租,合作社為他們在鎮上租房,免費使用。以租賃房屋入股,首筆分紅當年底即可發放。這種以房換產業的做法,不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還使村民獲得了就業機會,打開了新生活之門。

到2013年8月,在鎮政府的統籌推動下,北京北莊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和合作社的合作開始試營業,迎接了第一批30人的遊客。短短百餘天,昔日垂垂老矣的小山村煥發了活力,目前已迎接市區領導參觀、接待遊客近萬人。幹峪溝從一個窮鄉僻壤的小山村,變成名為“山裡寒舍”的鄉村酒店。

从破败凋零到世外桃源,这个村诞生了北京最早的野奢网红酒店

引進優質資源 提供多方服務

科學流轉土地、房屋等資源後,北莊鎮繼續探索符合鄉村旅遊發展實際,符合農民利益的經營模式,確保這些資產可以健康、可持續地良性經營起來。

北京北莊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已經在北莊鎮從事民俗旅遊多年,北莊鎮的黃岩口村開發了“山裡逸居”國際驛站,得到了市場的極大認可,積累了大量的客戶資源和管理經驗,通過整合自身和周邊的優質資源,迅速組建了一支國際化、年輕化,同時還包含著本地村民的管理和服務團隊。

公司聘請馬來西亞雪邦海濱度假酒店公司的專業經理人,並與雪邦公司形成山村和海濱酒店互換的戰略合作,組建了“山盟海誓”的會員共享體系,跳躍式地進行市場開發。

同時,北京北莊旅遊開發有限公司還為幹峪溝村提供統一的裝修設計、統一的市場營銷、統一的運營管理、統一的接待培訓、統一的衛生標準、統一的定價體系和支付系統以及統一的床上用品洗滌配送等服務。

為確保項目的順利進展,密雲區、鎮政府為幹峪溝村提供多方面的服務和支持:包括改善基礎設施,改造電力設備、治理河道、拓寬道路,增加路燈和村內的照明設施、製作導引路標、建設公共停車場;給每個院子配備藤桌椅和遮陽傘;實現了“煤改電”以及生活汙水100%淨化處理;積極引導企業建設“山裡農場”農業觀光園,打造500畝景觀農業、100畝連片菜田;出資支持企業開發“清水小鎮”有機農產品超市和銷售體系,創建統一品牌,設計統一包裝,建立門店,並實現市、縣、鎮三級的上門配送和移動支付網絡體系,力求實現對遊客的全方位服務,並以此帶動北莊鎮的新型農業業態發展。

从破败凋零到世外桃源,这个村诞生了北京最早的野奢网红酒店

就地上崗,村民收入節節高

從外觀上看,幹峪溝村幾十座民居,均為半世紀以上老屋,多數有百年曆史,古樸自然,建材多為山石和當地樹木,不加水泥而用石灰和黏土壘砌,一家一院,戶戶不同,高低相間,錯落有致。

但院子裡頭,變化可就大了。走進其中的17號院,青石板小路蜿蜒在翠綠的草坪上,原先的庭院菜地變成了公共休閒區,露天擺放的木桌、木椅透著山野情趣。推門進屋,觸目所及都是現代家居。外貌古樸的木門、木窗內都加襯了雙層的塑鋼玻璃門窗,地下則安裝了地採暖設施。屋裡的衛生間、淋浴,都和星級賓館裡的配備別無二致。

這種旅遊開發模式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村莊的原有風貌,同時給予遊客舒適的居住體驗,推出後廣受歡迎。

讓人想不到的是,酒店員工大都是當初舉家外遷的村民。47歲的高雲順就是其中之一。曾經在北京城裡開過出租、跑過運輸的他,現在是酒店的班車司機。每天早晨開班車把在酒店上班的附近村民拉到山上,晚上再送回到山下村莊裡。

“每月五千塊左右,給上五險一金 。”高雲順大大方方表示,“待遇還行。”從前跑出租、跑運輸,收入也差不多是這個數,但這份工作穩定、離家近,還給繳公積金,這樣的保障過去從來沒有過。再加上每年出租宅院、果樹和土地,他家每年從旅遊公司獲得租金和工資收入總計十萬左右,“一家人生活足夠了。”

多管齊下,收效甚好,幹峪溝村全村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從2012年的12087元增長到2017年24969元,五年增長了106.5%。過去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2014年還被農業部評為“全國最美休閒鄉村”。

从破败凋零到世外桃源,这个村诞生了北京最早的野奢网红酒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