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O是一場“比誰跑得快”投機遊戲,有積極價值但帶不來牛市!

好久不見,最近一段時間我在歐洲頻繁地看項目,實在沒騰出時間來靜心寫文章,對二級市場的關注也並不太多,但近期隨著行情的轉暖,幣圈裡的話題也慢慢多了起來。

其中最熱的毫無疑問當屬IEO了,國內幾個大平臺之間劍拔弩張的IEO大戰,帶動了近期平臺幣價格的迅猛上漲。

那麼,IEO的價值何在,到底能走多遠?到底是新瓶裝老酒,還是一個洶湧而來的新趨勢?我們又該如何去理性審視其中的風險和機會?今天我們就從幾個維度來一起探討吧。

IEO是一場“比誰跑得快”投機遊戲,有積極價值但帶不來牛市!

春天裡IEO火了

1月28日,幣安Launchpad上線了首個項目BTT,上線的10天內BTT暴漲了10倍之多,自此IEO的概念一炮而紅。

緊接著幣安Launchpad的第二個項目FET僅用了18秒就被搶購一空,次日FET一開盤的漲幅就高達3倍以上。

IEO是一場“比誰跑得快”投機遊戲,有積極價值但帶不來牛市!

熊市裡大家賺錢確實比較困難,一遇到快進快出風險低的機會,投機派們是不可能錯過的。一時間大量偏投機屬性的資金都湧向了IEO,其中甚至包括了不少來自資金盤的資金,也讓IEO逐步演變成了一場投機遊戲。

IEO與1CO的異同

IEO是一種募資和發幣的方式,可以看作是1CO的迭代升級。

由交易所來負責項目的選拔和審核,交易所給予項目信用背書和流量扶持,以交易所的平臺幣作為資金募集標的,然後直接完成交易所的上幣環節,快速實現了交易流通。

以幣安Launchpad的模式為例:幣安負責挑選出將上線交易的新項目,而後在指定時間開始認購,希望認購該項目的普通投資者必須用幣安的平臺幣BNB去換購新項目的代幣。

在類似於股市打新股的盈利預期之下,大量投機資金湧向幣安,帶動BNB價格暴漲。

而後,新幣上市交易後暴漲,投資者短期內賺到了快錢迅速離場,項目方也得到了足夠的關注度和用戶量,幾方可謂皆大歡喜各取所需,實現了共贏。

交易平臺之間的客戶爭奪戰

以交易平臺的資源來進行新項目融資和發行的模式,其實在2017年就已經有過,但當時正處在牛市1CO狂潮之下,當時的IEO模式並沒有取得成功。

如今熊市的悲觀情緒剛剛有所緩解,但1CO基本已經涼涼,整個行業缺乏熱點,急需找到新的項目發行模式,而幣安巧妙的抓住了這個剛剛好的時機,一把推火了這個模式,確實是很妙的一步營銷策略。

之所以大家對IEO這麼關注,恰恰正是因為大家都聽說這件事很賺錢,但自己卻沒有賺到,其實,在前一階段的幣安IEO中真正獲利的同學並不很多。

如果我們能把現階段的IEO,看待為幾個頭部交易所搶奪客戶和交易資金的爭奪戰,其實是更為合理的。

幣圈交易所的競爭一直非常慘烈、瞬息萬變,這從17年幣安抓住94機會的快速崛起就可見一斑,大家都希望能夠抓住新機會,搞一波大動靜出來。

交易所是最清楚大家資金狀況的,有多少資金在熊市裡處於冬眠狀態,交易所的內部數據一清二楚。幣安力推IEO的初衷,小姐姐認為一定是希望刺激交易熱情,盤活大家賬戶裡的存量資金,並且吸引更多其他平臺的用戶和資金流向幣安。從現實的結果看,這樣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接下來其他頭部交易所跟進IEO也是一種必然。

火幣即將在3月26日出自己的IEO平臺火幣 PRIME(儘管大家都不想承認自己是IEO平臺)。

IEO是一場“比誰跑得快”投機遊戲,有積極價值但帶不來牛市!

除了26號的首個項目不限制認購條件,以後想參與火幣的IEO項目必須要滿足相應的HT持倉要求,這很明顯是為HT賦能的用意。

巧的是,幣安昨天也對IEO申購規則做出了調整,未來將按照持倉數量及時間來抽籤。很明顯主流平臺們都在用IEO為自己的平臺鎖定客戶,吸納資金,拉昇平臺幣價,這才是當前IEO熱潮的實質。

IEO模式的優勢和價值

一個新事物之所以會被大家所追捧,離不開它的商業價值或者是投機價值。我認為IEO不可能成為行業的救世主,但也確實解決了一些項目發行環節所遇到的問題。

以交易平臺的信用作為背書,平臺對項目的審核和篩選會嚴格很多,儘管誰也無法保證每個項目都是精品,但大平臺篩選過的項目,毫無疑問整體質量和安全性會明顯優於普通的1CO項目。

在魚龍混雜的幣圈,這其實已經顯著降低了投資者的風險,是否能賺錢不說,但至少跑路項目、詐騙項目、空氣項目出現的概率會低很多,交易平臺一定會以各種形式對IEO項目進行審核和約束,畢竟自己交易平臺的信用比什麼都珍貴。

新項目發行的同時直接完成了上所交易,項目發行環節被大大簡化,同時也大幅降低了項目方的發行成本。

之前小姐姐的文章中曾給大家分析過一個新項目在發行環節中所要面對的各種盤剝和收割,一個新項目想在大的交易平臺上線交易,實際的發行成本之高令人髮指。在完成資金募集、上幣、後續市值管理等等各環節中都要付出極其高昂的成本,一個融資數千萬的新項目,在真正完成這些流程後資金已經所剩無幾,甚至負資產運營,為此各種新項目的亂象也就應運而生了。

簡而言之,超高的發行成本已經成為了一個行業頑疾,IEO模式從項目募資到上所交易流通能夠高效完成,此前1CO高額的募資費用,宣傳費用,平臺上幣費用都被很大程度降低,我們還不能說IEO已經把項目發行成本降到了最低,但也確實有了明顯的進步。

另外,交易平臺將用戶和流量導入到IEO項目中,也會讓新項目的後續發展更為健康。在大平臺各種資源大力扶持之下,IEO項目從平臺獲取了大量的客戶資源和關注度。對於項目方而言如果能夠與知名交易所達成IEO協議,也就意味著發行和營銷環節都能比較輕鬆地搞定,節省了大部分營銷精力,更能專注於項目本身,這對項目的後續發展非常重要。

當然,上述的這些優勢是有一定前提的,一方面需要IEO保持被市場所持續關注,同時也需要交易平臺未來能夠合理地控制好IEO的數量和節奏,否則即使平臺資源再多,也是無法同時支持太多IEO項目的。

IEO是一場“比誰跑得快”投機遊戲,有積極價值但帶不來牛市!

IEO模式的風險和缺陷

清淡的行情之下,我們需要進行多種形式的探索、折騰。多些話題點,多些賺錢效應,對整個行業,對每個投資者來說都是好事,從這個角度而言,我覺得“IEO熱”是很有積極意義的。

IEO模式有自己的優勢,但其歸根到底只是一種募資和發行方式,IEO引領階段性的小行情或者提升平臺幣價值是很有可能的,但寄望於IEO能夠改變整體的行情走勢並不現實,總之我們自己對行情趨勢的判斷並沒有因IEO熱而做出改變。

根本原因在於,IEO既無法改變目前缺少真正優質區塊鏈項目的現狀,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熊市裡交易流動性不足的問題。

真正好的項目不一定需要IEO,IEO火了之後,各平臺這樣蜂擁而上,頗像去年的交易即挖礦。對於IEO的未來,其實我最擔心的是項目品質問題,真的有這麼多好項目嗎?如果沒有持續入場的好項目來支撐,IEO又會演變成一場投機遊戲,甚至可能由此顯現出諸多負面問題,加速這種模式的衰落。

所以說,IEO僅僅是存量市場的博弈和再分配,無法支撐大規模的開展,僅有極少量項目能夠真正受益,也僅有少量的投資者能從中獲利。

此外,IEO模式的中心化缺陷也相對突出,中心化的交易平臺主導著整個募資和發行流程,從制度層面而言這顯然並不是完全值得信任的,也並不利於IEO成為未來一種主流的融資模式。甚至IEO遠比目前的證券市場更加中心化,這也是很多業內人士對IEO持有負面觀點的原因所在。

普通投資者是否跟進?

火幣的首個IEO項目3月26日即將開始發售,OKEX的IEO項目也會很快上線,面對著洶湧而來的新風口,很多投資者都已經躍躍欲試了。

小姐姐想提醒大家的是,IEO份額搶購這件事,參與是可行的,但一定要清醒的視它為“短期投機”行為,控制投入,快進快出,不宜盲目視其為“價值投資”而長期持有。

現階段IEO的關注度極高,投機情緒高漲,大概率一上線就能有比較明顯的漲幅,所以,用閒錢參與一下確實是可行的,但這顯然是一個“跑得快”的遊戲,盈利後儘快拋掉是比較安全的投機策略。

為什麼說現階段的IEO項目並不適合長期持有呢?

我們來看看已經在幣安Launchpad上線的幾個IEO項目吧,目前只有最早上線的BTT的表現比較出色,而其餘幾個項目經歷了發行階段的投機搶購後,已經顯示出疲態,部分項目已經跌破發行價。

可見,即使在IEO風頭正勁的現階段,項目的長期投資價值也是相對比較有限的,上市初期的投機熱情減退後,幣價的長期走勢仍然是由項目自身內在價值所主導的,IEO僅僅是發行手段並非項目的保險箱,普通投資者對這點一定要清晰。

此外,IEO模式僅適合真正資源豐富的頭部交易所,小交易平臺是很難玩轉IEO的,建議大家不要去參與。

剛剛過去的2018年教會了我們什麼呢?

從互聯網行業到鏈圈到幣圈,凡是靠投機來賺錢的事,生命週期都很短暫,並且越來越短,所謂“風口”來得有多快,去得就有多快。從交易挖礦,FOMO3D,到現在的IEO,一直都是存量遊戲,這是投機者的賭桌,“快”者為王。

如果自己不夠快,就站在旁邊看看熱鬧也是蠻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