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終極能源”低碳市場 寶丰能源14億元投建“綠氫”項目

本報記者 李立平

《證券日報》記者從寶豐能源獲悉,4月17日,公司已正式開工建設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及綜合應用示範項目。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4億元,氫氣產量將達到2萬標方/小時,同時配套建設光伏電站及下游加氫站,預計2020年底投產。

“氫能源項目,具有廣闊的未來空間,國際、國內都在積極佈局氫能等清潔能源的綜合利用。目前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以及在工業、建築業等領域,氫能源的應用都將獲得突破性進展。據測算,氫能源相關市場將達到萬億元產值,優先佈局的企業將先行受益。”業內專家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4月19日,寶豐能源總裁劉元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公司啟動太陽能電解制氫儲能及綜合應用示範項目,一方面將壓縮企業生產成本;另一方面,順應國際、國內能源市場的發展趨勢,積極拓展清潔能源市場,從高端煤基新材料領軍企業向新能源領域先行者轉型佈局,真正推動碳資源的綜合利用,促進現代煤化工行業與新能源的融合發展,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

14億元投建“綠氫”項目

據瞭解,氫能被譽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同時,氫能源來源廣泛,特別是可以通過與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發電結合,利用電解水製取。這種方式不僅實現了氫能源全生命週期的綠色清潔,更拓展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

寶豐能源開工建設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項目,是大型國產製氫設備的首次大規模實證應用。同時,也是我國煤制烯烴行業首個引入“綠氫”的項目,將實現制氫與現代煤化工有效整合,綜合實現降本增效和節能減排。

依照項目規劃,此次開工的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項目,將綜合實現制氫儲能、氫氣儲運、加氫站建設,並通過與城市氫能源示範公交線路協作等方式拓展應用場景,實現氫能全產業鏈一體聯動發展,有望實現寧夏乃至西北地區氫能交通應用“零”的突破。

據介紹,該項目投資14億元的新項目將採用單臺產能1000標方/小時的國產最先進高效鹼性電解槽,將促進制氫行業技術突破。不同於傳統化石能源制氫,通過太陽能電解水所生產的氫氣是真正意義上的“綠色氫氣”,寶豐能源電解水制氫項目預計每年可減少煤炭消耗25.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4.5萬噸。

積極拓展新能源

申萬宏源證券近日在一則氫能源行業深度報告中稱,氫能源來源廣泛,低碳環保,符合我國碳減排大戰略,同時有利於解決我國能源安全問題,有望進入我國主流能源體系。“我們認為2050年左右率先產業化的氫燃料電池汽車領域有望產生上萬億元的市場空間,隨著應用領域的拓展,氫能相關產業成長空間廣闊。產業鏈上下游中,核心零部件國產化各細分領域龍頭最優先受益,上下游配套為傳統公司帶來新業務擴張彈性。”

據《證券日報》記者瞭解,寶豐能源目前正在進行規劃建設的300萬噸/年焦化多聯產項目,每年所產焦爐煤氣也將生產12億方氫氣,這將進一步提升公司氫氣產量,大幅節約煤炭資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寶豐能源正在從傳統能源產業快速邁向新能源領域。

注重研發加速科技化進程

2019年以來,寶豐能源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生產多款新產品,其中小中空料BM593為國內煤制烯烴行業首款鈦系雙峰產品;還將重點開發鉻系、鈦系聚乙烯雙峰產品和茂金屬聚乙烯產品。新產品、新材料的投產將有效替代進口,提升產品價值空間,優化產業結構。

長江證券研究員葉如禎分析稱,寶豐能源新增項目陸續推進,未來成長空間廣闊。

公司220萬噸/年甲醇裝置主體工程已經完工,預計2020年上半年投入運行;240萬噸/年的紅四煤礦正在辦理採礦許可證等投產手續;公司煤制烯烴三期項目的首套50萬噸/年煤制烯烴項目已於2020年1月獲核准並開工建設,未來成長空間廣闊。“作為國內產業集群化發展的煤基多聯產循環經濟企業,隨著公司新建項目的陸續投產,寶豐能源競爭優勢將繼續顯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