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說孩子呆國外就是“斷後”,很煽情,但值同情嗎?


現在說孩子呆國外就是“斷後”,很煽情,但值同情嗎?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電視節目中,一個在美國呆了20幾年,回到國內的老兄,深情講道“他兒子出生、成長都在美國,再一娶一洋妞,就沒有中華的種了,感覺自己就像斷後了”,並且兒子從小到大都是叫他“Dady”,不是中國人口裡的“爸爸”,他聽著都難受,就當眾流下了難過的眼淚,很煽情。

我們在一起的幾個人看後,觀感分歧很大。有的說:父母對子女的難捨情,人過了知天命的年齡就更濃。有的說:我們應該包容,都是炎黃子孫,回來就好,愛國不分先後。有的說:對很多考慮移民的人,有提醒作用。有的說:當反面教材。有的說:當肥皂劇看。有的說:煽情,不值得同情。有的說:這老兄給美國奉獻完了青春,現在混起無聊,回來調侃我們打發時間了。 還有更激烈的說:1988年大學畢業出國,圖西方國家優越條件,你享受了好生活,孩子也享受了好“教育”,得足了好,就失去聽著不習慣的“Dady”,這麼一丁點,就痛哭流涕,我們一直國內辛辛苦苦發展國家的普通百姓,沒得到你這些“好”都沒叫屈,這叫怎麼一回事呢?

現在說孩子呆國外就是“斷後”,很煽情,但值同情嗎?

而且,自己不僅沒給國家做過貢獻,孩子取得美國籍了,培養出的孩子都是看到美國國旗,就馬上要右手放胸前致敬的人了,還宣誓“當法律要求時,我願為保衛美國拿起武器……”,意思就是若中美開戰,他兒子就會馬上拿起槍,來打這些陪它“Dady”聊天的中國人了。

引得我們一堆人爭論不休。

對這位老兄,你老兄和他說的事,朋友們是怎麼看的呢?

關於出國留學的人,現在有很多議論,你有何評論呢?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