漣漪效應難破規律:走出“任人唯親”的誤區


漣漪效應難破規律:走出“任人唯親”的誤區

社會學家費孝通在其《鄉土中國》中,把中國人的社會關係比作“漣漪”,認為中國人的社會關係就是這樣一圈一圈圍繞著一箇中心展開的。

圍繞著一個人,關係就有親疏遠近之分,有些人在漣漪的最內層,有些人則離著較遠。小到一個圍繞著領導的組織內部,大到歷史上圍繞著皇帝的中國皇權之下的國家,都存在著這樣的漣漪關係。通過觀察發現,任何人還是都喜歡用自己“漣漪”關係中更為親近的人,或予以重任,或給予高官。我們權且將其稱為“漣漪效應”。

不過,領導也知道在選拔用人時要任人唯賢,但在歷史中,還是喜歡用自己更近和關係更好的人的情況更多,即任人唯親。所謂人人都討厭的事情卻人人都在做,這就是本文要講的“漣漪效應難破規律”。

為什麼說“任人唯親”總為人詬病的?

其一,任人唯親導致人才庫匱乏。

拿楚國為例。楚國最為特殊的國情就是執政集團無論怎麼變,都是出自楚國王族及其分支形成的世襲貴族,可謂是把任人唯親發揮到了極致。也因此,國家一方面人才選拔只能從執政集團的世襲貴族中選拔,而非天下廣集人才,非王族身份的人幾乎難有上升空間;另一方面,這些王公貴族失去危機感和競爭後,越來越驕奢淫逸,人才庫本身也遭受到了汙染。

其二,未被選用的人才可能成為敵人。

同樣拿楚國為例,幫助吳王闔閭成為諸侯一霸的伍子胥,就是從楚國逃出來的賢人。而伍子胥也差點讓楚國遭遇滅國。

漣漪效應難破規律:走出“任人唯親”的誤區

伍子胥,字子胥,以字行。據說出自公族羋姓,後投奔吳國,封於申,因此又叫申胥。

戰國時期另外一個國家更是典型:魏國。可以說,這個國家彷彿就是戰國時期的“人才職業培訓學院”,送去各國的人才不勝枚舉。如送到楚國的吳起,齊國的孫臏。秦國更是受益匪淺,商鞅、張儀、範睢都來自魏國。

不過話又說回來,人們之所以總是陷入“漣漪效應難破規律”,也是有原因的。

其一,為了完成目標,組織者必然會為規避風險,更喜歡用熟悉的人,而非給自己製造看似“賢”的潛在反對者。

例如晚清重臣李鴻章被同僚翁同龢彈劾,稱李鴻章在北洋水師的籌備中任人唯親。他當時對著自己的親信、安徽老鄉水師提督丁汝昌說:“任人唯親?笑話。不任人唯親還要讓我任人唯疏不成,非要讓我的部下處處與我作對就不叫培植私人勢力了?”

漣漪效應難破規律:走出“任人唯親”的誤區

李鴻章在剿滅太平軍的過程中組建了自己的淮軍,聶士成、衛汝貴、葉志超、丁汝昌、蘇得勝等均為其中名將。

其二,即便是任人唯賢,這個“賢”時間久了,也會成為“親”。在外界看來,似乎重新進入怪圈。

例如劉備對趙雲的使用。相較於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內圈“漣漪”,趙雲則是外人。更不用說趙雲曾是公孫瓚的手下。但劉備對於趙雲這樣的人才委以重任。從長坂坡到赤壁,從益州到成都,趙雲與劉備的關係越來越密切,而官位和承擔的責任也越來越重要。於是,究竟是任人唯賢呢還是任人唯親呢?

“漣漪效應難破”規律的目的並非讓我們任“任人唯親”大行其道。而是通過此規律,讓我們知道,在今後用人時要警惕身邊的三種人,而非簡單的“親”或“賢”去判斷。這裡參考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寧向東的說法:

第一:揣摩上意的應聲蟲。這一點和珅可謂登峰造極。當年他僅憑乾隆身邊的太監描述乾隆出科舉考題時的神情——“皇帝看到一句後,突然微笑,立即振筆直書”——就猜到了當年的考題。

第二:隔離真相的隔離者。說出“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認為三個雞蛋90兩銀子的光緒帝,看假的《順天時報》的袁世凱,他們身邊的大小官員,無疑都是這一類人。

第三:培養親信的奪權者。司馬家族奪曹魏政權,隋煬帝楊廣與太子爭奪皇權的過程,燕王朱棣從裝瘋賣傻到上繳兵權,背地裡招兵買馬最終奪權的套路,都證明了,這樣的下屬很危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