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掛與遊戲製作者之間,是一場漫長的戰爭


外掛與遊戲製作者之間,是一場漫長的戰爭


在遊戲內使用輔助軟件的行為,或者說,“開掛”,在現如今的遊戲界已成為屢見不鮮的現象。從通過腳本自動刷副本的MMORPG,到自瞄透視小陀螺的FPS,從遊戲誕生並真正成為流行文化起,作弊軟件便伴隨著遊戲一同出現,成為玩家群體的眼中釘。

對於國內玩家而言,二十年間出現的網遊簡直令人眼花繚亂,其中一些可能是某些人的青春,但另外一些讓人印象深刻的遊戲,恐怕不是因為其遊戲內容(一堆變著花樣騙你充錢的遊戲,你還能指望記住啥內容,充錢界面嗎),而是因為遊戲內的外掛現象。

外掛與遊戲製作者之間,是一場漫長的戰爭


在單機遊戲裡因流程過於繁瑣或難度而高,於是通過作弊迅速達到目標或是贏得獎勵的行為自然無可厚非;問題是,當這類現象來到了以PVP為核心,或是鼓勵玩家們相互進行“攀比”的網遊(其中以“排行榜”的形式居多)中,開掛成為了一個十分棘手的麻煩。

最早誕生的“輔助軟件”

回到三十年前,那時的遊戲沒有現在的音樂,沒有現在的特效,也沒有現在的畫質。在那個還用著win 95的年代,倘若問那時候的人們電腦上有著什麼遊戲時,他們會無一例外的告訴你:挖泥巴!

這不是什麼跟下海或是搬磚有關的術語,這是泛指一種多人即時的虛擬世界文字遊戲,也就是MUD(Multi-User Dungeon)。在這些僅靠文字與數字堆疊起的虛擬世界中,唯一能夠束縛玩家的是他們的想象力:在不見天日的房間中,玩家們敲打著鍵盤,化身成為魔王地下城裡的劍士,或是異世界裡的修仙少年,過著與現實生活截然不同的人生。在這其中,典型的MUD類遊戲會通過文字描述告訴您所在的空間或區域,列出該區域的物品、玩家與 NPC 以及出口。為了要完成任務玩家會輸入文字命令如take apple或attack dragon。也有些MUD會特意製作出UI以及按鈕,方便玩家完成任務或進行移動。

外掛與遊戲製作者之間,是一場漫長的戰爭


《Stories Untold》的大部分內容就是採用MUD的方式進行,玩家需要輸入命令來讓劇情得以發展。

與當代大多數RPG遊戲的相似之處在於,玩家在遊玩這種MUD類遊戲時經常需要進行一些高度重複的事情,如打怪,修煉,或是按空格按個幾千次以便看完某個NPC討論他家的牛是怎麼丟的。

這些RPG遊戲旨在通過這種高度重複的雜事,從而給予玩家一定數量的裝備/經驗等獎勵。儘管會消磨玩家對遊戲的耐心,但這個措施也極為有效的延長了玩家的遊玩時間。對於現在的RPG遊戲而言代刷腳本或許會引起玩家群體的反感,甚至會遭到來自官方的制裁。但在那個還沒有出現PVP等字眼的MUD年代,那些代玩家進行這些雜活的腳本並不會引起玩家群體的厭惡,甚至可以說,能在MUD遊戲裡寫出代刷副本修煉修行的玩家會受人敬仰。

外掛與遊戲製作者之間,是一場漫長的戰爭


在經常被用於編寫腳本的軟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ZMUD。這款軟件最早於1995年8月被Zugg工作室製作並用於一款叫做黑暗城堡的MUD遊戲,裡面包含別名(Aliases),觸發(Triggers),宏(Macros),變量(Variables),按鈕(Buttons),地圖(Map),數據庫(DB)等一系列功能,也是最常見的被人用於編寫代刷MUD腳本的軟件。嚴格意義上說,ZMUD可以算是在這之後一系列諸如2001年誕生的“按鍵精靈”等宏軟件的鼻祖——它在輔助軟件的歷史上算是第一款幫助玩家在避免被這些繁瑣內容消磨耐心的同時,還能讓玩家領略到遊戲的樂趣的軟件。

外掛與遊戲製作者之間,是一場漫長的戰爭


時間一轉來到2000年11月,離大多數90後熟知的XP發佈還有9個月,但遊戲顯然早已走入網上衝浪的時髦“網蟲”們的生活:《仙劍奇俠傳》《紅色警戒》《大航海時代》...僅靠華麗辭藻堆砌的世界早已無法滿足玩家們的需求,但伴隨著遊戲的發展,輔助軟件自然也得迭代更新。比如說,在那一年發佈的堪稱單機神器的《金山遊俠》。

外掛與遊戲製作者之間,是一場漫長的戰爭


與Zmud的自動腳本不同,金山遊俠聽起來要簡單的多,但也更為直接暴力:通過直接修改遊戲內數據的目的,從而達到作弊的效果。舉個例子,在一場BOSS戰中主角只剩下1點血量,攻擊力也低到不夠BOSS塞牙縫,但使用金山遊俠數值修改的功能後,你的主角可以成為一個血量100萬,攻擊力比隔壁香飄飄的奶茶杯繞地球的長度還要高的恐怖存在。

外掛與遊戲製作者之間,是一場漫長的戰爭


除此之外,相比於同類型修改器,金山遊俠還十分有預見性的添加了一系列前沿功能,例如老闆鍵,模糊搜索,變速齒輪,抓圖即時設為桌面等等,甚至還為超過800款遊戲(知足吧,在那個年代800款遊戲都夠你買上幾十張CD或者軟盤了)撰寫了攻略。

但直到網遊盛行之前,這些輔助軟件都有一個共性:他們的初衷都是針對單機遊戲而存在,也就是說,這些輔助軟件僅僅是用於輔助玩家進行遊玩(哪怕他們想創造出一個還沒出新手村就攻擊max防禦max的怪物),並沒有破壞其他玩家的遊戲體驗(只要這些作弊玩家別拿自己變態的角色與裝備放到論壇上炫耀的話)。

對於這些外掛,製作單機遊戲的發行商們基本上都是默許,畢竟玩家花錢買的遊戲,怎麼玩自然是玩家的自由。(我就不提war3,帝國時代等製作商貼心的直接準備好了作弊代碼的暖心行為了)

你也沒法指責人家這麼做是為了解放雙手,或是加速遊戲進程,這件事情本來就無可厚非。但之後,隨著網遊的盛行,輔助軟件就開始變味,成為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破壞遊戲體驗的外掛

對於那個年代的網遊玩家而言,變速齒輪是最常見的外掛之一。簡單來說,遊戲會每隔一段時間向系統發送數據,而變速齒輪則通過修改時間間隔達到加速或是減速的目的。

外掛與遊戲製作者之間,是一場漫長的戰爭


這種變速外掛最壞的影響就是對遊戲的服務器造成嚴重負擔,從而直接導致服務器宕機,遊戲停運。更別說那些改變人物移動速度,甚至修改技能冷卻時間的額外“禮物”了。《金庸群俠傳online》《傳奇》《千年》便是這種外掛的重災區。至於官方對待這些外掛的態度,我想,問問現在的年輕人有多少人知道上述幾款遊戲,乃至玩過這幾款遊戲的話,應該就能看出答案(不過那些傳奇私服的裝備爆率還真是高到嚇人)。

外掛與遊戲製作者之間,是一場漫長的戰爭


這款遊戲可能現在,也就活在變態私服,以及中年人的回憶裡了。

對於《冒險島》而言,外掛則更是一場災難,直接毀掉了這款遊戲。

在那些開掛的玩家眼裡,普通玩家花上半個月乃至更久才能達到的水平,他們僅需要一杯下午茶的時間即可做到:無敵外掛,飛天外掛,吸怪吸物外掛...這些暴力外掛對於一款擁有PVP,交易,或是擁有一些爆率低到讓人懷疑血統的裝備的遊戲而言,就彷彿像是在你漫長而平庸的人生中,告訴你從一開始你與別人就不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而且人家還不是用金錢或權力堆砌起來的,單純因為人家喊了幾句“Whosyourdaddy”或是“Greedisgood999999”,你怎麼想?

外掛與遊戲製作者之間,是一場漫長的戰爭


但這款遊戲真正涼涼的原因倒不完全是因為外掛,而是毫無作為的運營商:倘若說舉報是普通玩家唯一的維權方式,那麼運營商則為普通玩家們關上了最後一扇大門。當時的盛大遊戲以完全無視的態度,助長著這些外掛的妖風,到了最後,普通玩家們面臨的選擇只剩下兩個:打不過就加入,或是愛玩玩不玩滾蛋。

終於,當那些外掛公司的收入幾乎比遊戲公司還高以後,他們終於想起來一個重要的事實:玩家也是客戶,玩家給外掛公司掏的錢,比給我遊戲公司給的還多?

比如說,《穿越火線》的外掛可以說是開創了FPS遊戲外掛的先河,從透視到穿牆,從瞬移到無後坐力,你以為吃雞裡的自瞄很離譜?這些可都是三億鼠標的槍戰夢想玩剩下的。

外掛與遊戲製作者之間,是一場漫長的戰爭


不過,騰訊作為CF的國服代理商,在封禁外掛這一方面的力度也確實極不吝嗇,在2018年甚至還推出了“永久封禁機器”的懲罰方式。在2020年,雖說CF因為策劃等一系列的失誤失去了不少玩家,但這款遊戲的基數在中國依舊是數一數二的FPS類遊戲。而隔壁的DNF儘管也曾深陷外掛風波,但卻仍被騰訊控制住了場面(雖然普通玩家有些時候反而會期待隊友開掛帶躺副本...)。

外掛與遊戲製作者之間,是一場漫長的戰爭


每週乃至每日更新的違規帳號處理公告,一個又一個外掛製作團隊遭落網的新聞,種種跡象都象徵著這場網絡上的戰爭,遊戲製作商將會是最後的贏家。

可是路還很漫長

迴歸問題的本質,玩家究竟為什麼會開掛?

在單機時代,使用輔助軟件是為了解放自己的雙手,加快枯燥的遊戲進程,從而充分利用遊玩時間感受遊戲的真正內涵。

但到了網遊時代,遊戲的意義相較於單機有了本質上的不同。倘若說玩家購買單機產品後即擁有使用權,因此可以自主決定是否使用第三方軟件的方式,並不對遊戲開發廠家構成威脅或侵權的話,在網遊中開掛則相當於明搶遊戲開發商的錢包——網絡遊戲運營商需要通過對產品的持久運營來賺取收益,這就使得與《金山遊俠》具備同樣性質的軟件,一旦進入到網絡遊戲當中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黑手。

外掛與遊戲製作者之間,是一場漫長的戰爭


當然,大多數玩家並不在乎遊戲廠商賺不賺錢(尤其是對於那些特別眼饞玩家錢包的某些網遊廠商而言),但在一個以PVP為主體,即主打公平性與平衡性的網遊時代,開掛就意味著該玩家能比其他玩家要高出一個頭,他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他不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他可以是遊戲裡的上帝,他可以成為藐視一切的神。

這種破壞遊戲公平性的現象會引起其他普通玩家的憤慨,或許會退遊,但不捨得這款遊戲的(謝天謝地,還會有人不捨得一款遊戲)要麼忍氣吞聲,或是選擇加入外掛玩家的隊伍,畢竟,只要大家都用不公平的方式遊玩,遊戲最後就會變得公平。

外掛與遊戲製作者之間,是一場漫長的戰爭


但這樣做,遊戲公司創造的充值道具或裝備就無法對那些玩家產生吸引力,從而導致遊戲虧損,進而導致遊戲停服。這還真是典型的“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鮮明例子,只不過這一次,玩家跟遊戲廠商都把自己的腳給砸了——玩家群體因為不公平的開掛行為導致今後再也無法遊玩某款遊戲(或者,你還能玩,但你已經回不到那個和諧的,大家都是菜雞互啄的時代),而遊戲廠商則為自己的傲慢,對外掛現象的容忍付出了虧損的代價。至於外掛團隊?他們大可換個遊戲繼續做外掛。

所以說到最後,這場戰爭如果想和平結束,自然離不開遊戲廠商壯士斷腕的決心,但玩家群體的自覺性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畢竟,這簡直就是遊戲界的“黑暗森林”。


碼文不易,各位爸爸點個關注吧,秋梨膏!


文獻參考

遊戲知識科普(5)——遊戲外掛簡史

我看“變速齒輪”的工作原理

中國網絡遊戲十年盤點:遊戲外掛的發展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