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

"活到老,學到老",這是毛澤東主席常說的一句話,也是他一生讀書學習的真實寫照。他常說:飯可以少吃,覺可以少睡,書不可以不讀。表達出一種“生命不止,學習不止”的學習進取精神,是一種樂觀的激勵。人類在漫長髮展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精神財富,我們唯有一直長時間的學習,才能跟緊時代的潮流。

從我們自身來說,學習是對精神的充實,我們在學的過程中,也會大量的思考,而在我們思考的過程中,我們人生境界也會得到昇華。年輕時,學是為了理想,為了安定;中年時,學是為了補充,補充空洞的心靈;老年時,學則是一種意境,慢慢品味,自樂其中。

我們也常說知識就是力量,只要你堅持不懈地學習,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這對你的成長和事業的發展是非常有價值的。人就是在不斷的學習中發展和壯大起來的。在佛教裡,盤達特是鳩摩羅什小乘佛教的老師,但是後來他又拜鳩摩羅什為大乘佛教的老師;大乘小乘互為師,成為中國佛教的美談。又因為孔子不恥下問,拜童子項橐為師,故而成其為孔子。不學習就沒有進步,就難以取得輝煌的成績。不論你是什麼年齡,學習都同樣重要。在學習面前永遠沒有"晚"這個概念。

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

請輸入圖片描述

退休老人84歲林寶山的“翻譯人生”,林老喜歡翻譯出版書籍,至今,他已經翻譯出版了三本小說。工作的閒暇之餘,自學英語,已翻譯出版三本小說。每天往揹包裡放進這幾樣東西:一瓶水、一把傘、一張廣告牌和十本左右的書,不需柺杖,只斜挎著這麼一個鼓鼓的、有些老舊的包便出門了。他像往常一樣,走到地鐵站出口樓梯的拐角處,拿出自己和兒子一起翻譯出版的英文小說籤售。小說出版以後,他會在地鐵口售賣自己的作品,只是希望它們能夠被更多人知曉,而不是靜靜地躺在圖書館。除了出書、賣書,他還喜歡一個人到處去旅行,說走就走,想停就停。這位積極向上的老人,活出了自我,活出了自在,年齡對他來說彷彿只是一個純粹的數字。

一個人學習的勁頭是無止境的,沒有一本萬利的知識。未來社會的競爭,必將逐漸從人才競爭轉向學習能力的競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全新理念,並做到在學習中工作,在工作中學習。真正實現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真正實現與時俱進,跟得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