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在卖产品,还是在卖“身”?这客户太难搞

小时候学过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文章,最近又看到一篇关于扁鹊的文章: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才无法传出去。但他的医术却是最高的”

因此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前预防问题的发生,尽早解除疑虑。

我们是在卖产品,还是在卖“身”?这客户太难搞


这周双休,难得清闲,没有工作,于是和同事前往XX汇晃一圈,顺便更新下电脑硬件。

与往常一样,与老板沟通好后,因为更换硬盘要1个半小时,所以我和同事就去了楼下的咖啡店,点了常喝的饮品,悠闲地打开手机,刷任务了。。。。。。

就在我们埋头苦刷任务时,突然从我的右方传来了,男性咆哮声!第一反应,肯定吵架了,身为中国人的我,自然具备了爱看热闹的这一优良美德,于是,条件反射做出来第二反应,把手机扔给同事,看热闹去。

我们是在卖产品,还是在卖“身”?这客户太难搞

事发地与我所在地有段距离,在我慢慢靠近的途中,争吵愈发激烈,夹杂着男声女声,男性声音饱满洪亮,看来是消费者,同时不停地伴随着尖锐的女性声音,看来主吵是男性。

待我靠近时,吵架中心围绕着数男数女,劝架人士也早已入场。观看席最佳位置已被占领。

此时正吵着最激烈的时候,不妨碍我观看。

观摩了5分钟,通过争吵声,大致了解了前因后果。

顾客应该是一对夫妇(一男一女,有点年纪,我猜是夫妇),一周前在此国内电脑大品牌店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估计用了没几天,开不了机了,所以此次前来找店铺查明原因。

正常流程么,店里肯定会先说,帮您电脑看看(这个没看到,猜的)。

这么不巧,接待的是店长,一位身材消瘦的女店长。

不知怎么了,言语不和,就争吵起来了。

我们是在卖产品,还是在卖“身”?这客户太难搞

顾客大骂此品牌店,说不良商家,店员没素质,今天不帮我解决,下午别想做生意。女店长又冲出来了(其实一开始我们不不知道她是店长,旁边劝架的却不停地在说她是店长,她是店长......),手指着顾客就说:就骂你了,SB,怕你啊......顾客夫妇,立马又冲上去对店长大声喊叫:其实到底说了啥,也听不太清楚了,因为,劝架人越来越多......慢慢地,被带到了其他处。

我们是在卖产品,还是在卖“身”?这客户太难搞

结局如何,应该是解决了,这对夫妇应该得到了满意的答复,而这位女店长的命运,不好说了。

我们是在卖产品,还是在卖“身”?这客户太难搞

作为顾客,因为电脑的问题,带着情绪前来,目的一定是希望帮忙解决问题。

作为商家,不但没有站在顾客角度理解顾客的情绪,帮助顾客解决问题,而是一味地争辩,只是为了撇清自己的责任。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引来更激烈的争吵。何必呢,不会有人同情商家的。

我们是在卖产品,还是在卖“身”?这客户太难搞

让我们来看一个满意度方程式:

我们是在卖产品,还是在卖“身”?这客户太难搞

1.如果事后感知远低于事前期望,顾客会怎样?

2.如果等于呢?

3.如果事后感知高于事前期望呢?

有些人会说,要么扩大分子,要么缩小分母。在今天的竞争环境下,事前期望容易控制吗?不容易

如果在客户购买前,给客户的期望太低的话,那么客户就不会选你这家,他们会去其它地方。如果太高呢,又会由于不可预测的风险带来投诉抱怨。所以,这个时候就考验我们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怎么说了。

所以,我始终认为,我们不仅是在卖产品,也是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

我们是在卖产品,还是在卖“身”?这客户太难搞


我是做视频剪辑的,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客户大爷们,感谢他们多年来的支持与信任,让我在这个厮杀激烈的圈子里存活至今。

视频剪辑的优秀人才多如牛毛,我们也只是其中不怎么起眼的一份子。

客户愿与我们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并不是因为我们片子多牛B,更多地是对我们的信任。有时候,因为一些不可描述的客观原因,不是每次都能顺利地,如预期地满足客户。但我们从不找借口,只是竭尽全力达成客户预期效果,甚至更好。因为,我们知道要得到一个客户的信任,有多难。

我们不希望只是视频提供者,更希望成为他们可靠的伙伴。

我是同谋帮帮主,欢迎关注,让我们一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