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生薑驅寒不是人人可以,食用禁忌要牢記

生薑,是我們每天燒飯做菜經常會用到的,除了用於烹飪,它還有藥用作用。中醫認為,生薑有著溫中止嘔、解表散寒的作用,很多養生達人都喜歡在平時榨點薑汁,煲點薑湯喝喝,甚至叫上全家一起“吃薑”,希望通過生薑的作用,讓全家人健健康康。那麼,你真的會用生薑嗎?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話題。

警惕:生薑驅寒不是人人可以,食用禁忌要牢記

姜有好幾種,你會挑選嗎?

1.生薑

生薑的外表呈不規則、扁平塊狀,具有指狀分支,表面顏色呈黃褐色或灰棕色,質地脆爽,老薑會有筋脈,有辛辣味。性辛微溫,歸肺、胃脾經,具有很好的解表散寒,止咳化痰,溫中止嘔的作用,可用於風寒感冒,寒痰咳嗽,胃寒嘔吐等症狀。

2.乾薑

乾薑由生薑切片曬乾或低溫乾燥而成,質地較硬,切面顯粉性,有縱向纖維,有的會呈毛狀,具有辛辣味,經制幹後功效與生薑稍有區別,性辛,熱。歸脾、肺、腎、心、胃經,具有回陽通脈,溫中散寒,燥溼消痰的作用。乾薑可用於治療腹冷痛,痰多清稀,肢冷脈微,嘔吐洩瀉,痰飲咳喘等症,同時具有回陽的功效。

3.沙姜

沙姜外表與生薑相似,但通常比生薑要小,且顏色較深,有塊狀也有單粒狀,味辛性溫,歸胃、脾經,具有溫中除溼、行氣消食和止痛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腹冷痛、胸腹脹滿、牙痛、飲食不消、寒溼吐瀉、風溼痺痛等症狀。

4.高良薑

高良薑外表呈圓柱形,有分枝,長約5~9cm,表面為棕紅色或暗褐色,質地堅韌且不容易折斷,斷面呈灰棕色、紅棕色,味辛性熱,歸胃、脾經,具有溫胃、止嘔、散寒、止痛的功效,可用於用於脘腹冷痛、噯氣吞酸、胃寒嘔吐等。

警惕:生薑驅寒不是人人可以,食用禁忌要牢記


姜的品種多樣,功效也略有區別。

今天就來跟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生薑的5大功效。

散寒暖胃,止咳止嘔

人在冬天或者夏天經常處在空調環境中,是很容易患外感風寒和咳嗽的,如能出現症狀時能及時吃幾片生薑或喝一杯紅糖薑湯,能夠有助於祛寒解表,暖身止咳。淋雨受涼後也可用同樣的方法驅寒。

開胃促消化

人在夏天時由於天氣炎熱,很容易食慾不振,這時可適當喝點薑湯或者在烹飪時放幾片生薑,不但美味,還有助醒胃開脾,促進食慾,幫助消化和促進胃腸對營養成分的吸收。

加速血液循環

大棗具有補中益氣和養血安神的作用,生薑含揮發油,二者一起煮湯,促進氣血流通,對手腳冰涼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調節前列腺功能

生薑具有消炎殺菌的作用,能幫助男性預防前列腺炎,調節前列腺功能。

減少膽結石的發生

生薑含有姜酚,這種物質可幫助降低患膽結石的幾率。

警惕:生薑驅寒不是人人可以,食用禁忌要牢記

生薑對人體好處多,但要科學食用,否則對身體產生反作用。

該如何正確吃薑?牢記以下3件事!

1.在夏多吃薑,入秋不食姜。這是因為秋天氣候通常比較乾燥,燥氣易傷肺,如果在這時候吃辛辣的生薑,更容易傷害肺,人體內水分流失加劇,使秋燥對人體的危害加重。

2.吃薑當趁早,別貪晚。“晚吃薑賽砒霜”,這是因為生薑的辛溫發散作用,會影響到人在夜間的正常休息,影響睡眠,且容易產生內熱,時間長了則會出現“上火”的現象。

3.生薑不是人人都適合。凡屬陰虛火旺、目赤內熱者,以及患有癰腫瘡癤、痔瘡、肺膿腫、肺炎、肺結核、胃潰瘍、膽囊炎、胃潰瘍、腎盂腎炎、糖尿病的人,都不宜長期食用生薑。


生薑,是養生不錯的選擇,但凡事都要辯證對待,用姜養生也一樣!不能盲目進食,大家要根據自身的體質來決定是否食用,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科學養生才能達到理想效果。

【1】.《溫中止嘔談談生薑》.健康報.2011-04-20

【2】.《巧食生薑健胃止嘔防治感冒腹瀉》.健康報.2011-08-09

【3】.《健康指南:吃“姜”的五大禁忌》.健康報.2011-04-03

【4】.《"秋不食姜"因人而異 傳統秋季飲食養生三大誤區》.健康報.2011-08-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