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到南牆都不回”的人也許是偏執型精神障礙

  偏執型精神障礙也稱偏執型精神疾病。偏執型精神障礙在不同的診斷標準里名稱有所不同,比如:ICD-10裡也稱持久型妄想型障礙。如主觀、固執、敏感、多疑、自尊心強、自我中心、好幻想、易激惹、拒絕接受批評、以及不安全感等。在個性缺陷基礎上,社會環境作用下逐漸起病,將事實曲解而逐漸形成妄想,在妄想影響下,患者與周圍環境之間的衝突增加,從而進一步強化妄想內容。

​“撞到南牆都不回”的人也許是偏執型精神障礙

偏執型精神障礙

  什麼是偏執性精神障礙?

  病因及發病機制不明,通常30歲以後起病,可能與遺傳、人格特徵及社會環境因素等共同作用有關,多數患者病前性格存在缺陷,如主觀、固執、敏感、多疑、自尊心強、自我中心、好幻想、易激惹、拒絕接受批評、以及不安全感等。在個性缺陷基礎上,社會環境(如戀愛失敗、升職受挫等)作用下逐漸起病,將事實曲解而逐漸形成妄想,妄想影響下,患者與周圍環境之間的衝突增加,從而進一步強化妄想內容。

  臨床表現

  妄想內容及出現時間與患者生活處境密切相關,具有邏輯性、系統性和現實性特點,不經仔細甄別較難判斷究竟是妄想還是事實。

​“撞到南牆都不回”的人也許是偏執型精神障礙

偏執型精神障礙

  妄想內容常為被害妄想、嫉妒妄想、疑病妄想和誇大妄想等,在被害妄想影響下,患者常常主動聯繫專業人士尋求救援或解決問題,反覆多次上訪、舉報或訴訟等;嫉妒妄想患者以男性居多,主要懷疑配偶對其不忠,因此患者可能跟蹤、監視配偶,不定期檢查配偶的衣物,甚至出現暴力和攻擊行為;疑病妄想患者是擔心自己患有某種疾病,如擔心體內長有寄生蟲,或認為身體變形了,或認為身體或口腔內有某種異味,因此煩惱不已,反覆就診、檢查,但檢查結果陰性及醫生解釋往往不能消除患者的顧慮和擔心。

  抑鬱症狀較為常見,某些患者的抑鬱情緒達到嚴重程度。一般而言,偏執性精神障礙患者的行為、情感反應與其妄想內容是一致的。

  如何預防偏執型精神障礙?

  1、具有積極健康的主體意識,能自我尊重,且有能力感

  表現為積極的態度,並要接受和尊重自己,對自己的能力和潛力有信心。還肯定自我的特殊性,“我之所以為我”,並強調自我實現,肯定自我價值。積極健康的自我意識對於個人的人格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尤其對那些主體意識淡薄,對自己缺乏尊重,對他人也缺乏尊重的青年人健康人格培養更具有重要意義。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就曾指出“積極的自我觀念是對我們正確對待生活提供了有利條件,它是形成偉大人格力量的基礎”。

​“撞到南牆都不回”的人也許是偏執型精神障礙

  2、正確瞭解認識評估自己,並能自我承認和接受這種評價

  奉行自我認可的原則,不抬高誇大自我——自以為了不起,老子天下第一,也不要認為自己一無是處,過分貶低自己,而是實事求是的客觀自我評價和自我定義。他們承認自己的能力和才幹,同時又承認自己不利條件和限制因素。它是一個自卑,自信,自負三者的相互作用與協調,在此基礎上,社會,家長能更清楚的瞭解青年人,青年人也能看清和認識自己,以便能更好地朝著確定的方向去實現自我。

  良好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積極的預防偏執型精神障礙的發生,既對自身健康有幫助,也能避免很多危險性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