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干嘛?”

如今,微信是我们最常使用的一种沟通工具。每个一人、每一天,都要发出几条,甚至上百条的文字消息。但这种隔屏对话的方式,只要稍不留意,就很容易让对方产生误解,或完全达不到我们事先预想的沟通效果。

这也很正常,因为从理论上来讲,纯文字的表达,其所能达成的效果仅为7%。其余的38%靠声音、声调,而身体语言所传达的信息量,占到了55%。因此,我们想仅靠7%的文字,来充分表达出100%的情感,确实是有相当的难度。

“你在干嘛?”

“你在干嘛?”这句问话,恐怕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接到或者发出过的的信息。尤其是在情侣之间,更是常见。可这一句话真正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

下面,是将一对恋人的对话,以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呈现。在其中,都包含了一句“你在干嘛?”。请各位来比较一下,它们的沟通效果。

对话一:

“你在干嘛?”

......(对方没有回复)

对话二:

“我在开会呢。你在干嘛?”

“我也上班呢。你先好好开会吧。”


对话三:

“我在开会呢。你在干嘛?我想你了!”

“我也想你!下班后我们见面吧,一起去吃晚饭哈。”

三段对话中,都包含了同样一句:“你在干嘛?”

第一个对话,没头没尾地问一句,让对方感觉是在查岗,表现出了不尊重、不信任,因此没能得到任何回复。而得不到回信的那个人,也很可能就此胡思乱想起来。若再乱发一通脾气,那搞不好,两个人的关系,就此结束。

“你在干嘛?”

这也是我们好多人都常爱犯的毛病。在给对方发信时,没头没脑地问人家一句:“干嘛呢?”或是“在吗?”

换位思考,我们自己也不愿意回复这样的信息。因为,纯文字表达,无法融入语气和语境。这一类的短问句,很容易让对方解读为质问,而感到十分反感。


其实,读完了全部对话,我们已经知道,发起对话的一方,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我想你了!” 至于那句,“你在干嘛?”纯属没话找话。

“你在干嘛?”

话,若没能说到点上,还不如不说!说了,也绝对不可能得到我们所期待的回应。

所以,不论给谁发信息,当我们想要向对方表达思念、关心或赞美时,就请大大方方地直说!大可不必在这个时候含蓄、委婉,做那些多余的铺垫。因为,表达好意,是不需要拐弯抹角的。


“你在干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