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解釋中國油價為什麼與國際原油價格不成比例的漲跌?

每次油價調整,不論漲跌都被不少網友吐槽,說的最多的:

  1. 是國際油價降了多少,降幅是多少,而中國油價才降了多少,應該降多少;
  2. 這輪降價是為了下次漲的更高。

那是大家對油價調整具體機制不瞭解。

我來解釋中國油價為什麼與國際原油價格不成比例的漲跌?

我們首先科普一下我國成品油調價機制

  1. 國內的油價,是根據國際原油價格漲跌幅度,每10個工作日進行一次調整。
  2. 成品油油價具體生成機制是:以布倫特(Brent)、迪拜(Dubai)和米納斯(Minas)三地平均原油價格+成本+適當的利潤率,來確定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格。
  3. 當國際原油價格在40美元/桶-130美元/桶區間波動的時候,國內成品油價格機制正常調整,該漲就漲,該降就降。但如果成品油調價幅度低於50元/噸,不作調整。
  4. 當國際原油價格高於130美元/桶,國內油價也達到最高限價,不再上調;當國際原油價格低於40美元/桶,國內油價也達到最低限價,不再下調
  5. 國內油價稅負也比較多,一升汽油價格里含了約46%的稅費左右,包括增值稅、消費稅、教育附加費、企業所得稅等。其中還不包括5%的關稅。如果算上關稅,那麼國內油價中,一半是國家稅收。

價格漲跌幅計算

假設原油價格上輪為100美元/桶,國內油價為8塊/升,到調整期跌到80美元/桶。

理想價格:那麼大家心目中想象的國內油價此次應該是(80/100)*8=6.4元/升

但是實際上可能只是降了3毛,為7.7元/升。

為什麼會存在這麼大差距呢?

我們僅從上面的調價機制3來看,不考慮其他因素:

成品油油價具體生成機制是:以布倫特(Brent)、迪拜(Dubai)和米納斯(Minas)三地平均原油價格+成本+適當的利潤率。

上述的原油價格、成本、適當的利潤率是必須要考慮的因素。具體數值是多少,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做個假設原油價格為A、成本為B,利潤率為C。成本包括些什麼我覺得很有必要來講一下:

大概包括運輸成本、成品油加工製造成本、儲存成本、人力成本、稅負等等。

當原油價格A由100跌到80的時候,我們的其他成本其實基本是沒什麼變化的,更何況,其他成本應該是佔據了很大的比重的,少說也有70-80%的佔比,其中僅稅負一項就佔據了油價的一半

所以我們就明白了為什麼會出現國際油價大跌,我們實際油價跌幅不大的情況。

以上內容僅為個人觀點,歡迎大家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