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會長期貧困,歸因不一定為智力、努力或階層,而是認知受限

我們的大腦是有帶寬的,窮人之所以會長期貧困,不一定是由於智力或努力程度的問題,而有可能是稀缺造成的惡性循環。

我們的生活是有盲點的,大腦中有很多“垃圾信息”,需要我們學會去分辨排除。

我們的思維認知是有層次的,眼下的難題,往往需要提升一個思維,在更高的思維層次上進行改變,往往才會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產生質的變化。如三體作者劉慈欣說的:身處更高維度,降維打擊,才能完成人生中的破局。

之所以會長期貧困,歸因不一定為智力、努力或階層,而是認知受限

聽起來似乎很高深,做起來似乎也很難,或將一切拆解開來,一切便再自然不過,這些思維模式是看完百餘本認知類相關書籍的總結。包括正和島《本質》、豆豆《天道》、塞德希爾·穆來納森《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和忙碌的》、蔡壘磊《認知突圍》、亞歷克斯·佩塔克斯、伊萊恩·丹頓《思維的囚徒》、維克多·弗蘭克爾《活出生命的意義》《醫生和靈魂》、莫琳·希凱《深度思考》、鮑耶《心靈地圖》、勒龐《烏合之眾》、武志紅《走出人格陷阱》《為何越愛越孤獨》《為何家會傷人》、劉慈欣《三體》、謝爾麗《向前一步》、卡爾羅·德韋克《終身成長》、喬治·伽謨夫《從一到無窮大》、傅高義《鄧小平時代》、康德《純純理性批判》(鄧曉芒版)、鄧曉芒《新批判主義》、度陰山《知行合一王陽明》、王德培《中國經濟2020》……

33種認知模式,涉及心理、歷史、哲學、自然科學、經濟等多方面,相對客觀,因篇幅限制,每種思維只做經典案例詮釋,嚴謹可證,若需深耕,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深壹度】留言,聯繫大漁贈書。

01

“意義”認知

以前我寫過一句話:“人生要是事事都追求意義,你得活的多累啊”,當時頗覺經典,人生活的佛系並沒有什麼錯,卻經不得深究。

一 我們錯誤理解了意義

這是一個關於生存的問題!

《活出生命的意義》中,弗蘭克爾用一句名言對此概念進行了恰當的描述:生活的艱難和困苦可以剝奪人類的其他一切,但唯獨剝奪不了人類最後的一點兒自由,即人類無論在何種境況下都有選擇處世態度的自由和選擇自己行為方式的自由”。

這最後一點自由是什麼呢?

態度!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二戰之初,弗蘭克爾也自認為可以逃過一劫,但他還是沒能躲過席捲整個歐洲的納粹種族滅絕運動,他最終被關押到曾被稱作“死亡工廠”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很多二戰時期的電影如《辛德拉的名單》《美麗人生》《鋼琴師》《穿條紋褲的男孩》等都無法迴避集中營生活,恐比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更讓人絕望。

之所以會長期貧困,歸因不一定為智力、努力或階層,而是認知受限

集中營的生活不啻於一場噩夢,是常人無法想象的艱辛、苦難與摧殘,囚徒每天都面臨死亡的威脅,甚至每天都自殺,需要依靠什麼活下來呢?

在亞瑟·米勒的劇本——《維希事件》(Incident at Vichy)中有一幕,講的是某位中產階級上層的紳士向佔領他所在城市的納粹軍官出示自己的各種榮譽證書,包括大學畢業證、傑出市民推薦信等等。納粹軍官問道:“這就是你所有的東西嗎?”紳士點點頭。

納粹軍官立即將這些東西揉成一團,扔進了廢紙簍,告訴他,“很好,現在你什麼都沒了”。於是,紳士徹底崩潰了,因為於他而言,做人的尊嚴依存於別人對自己的尊重,沒有尊嚴,精神也隨之崩潰。

接下來集中營生活,囚徒們稍有不慎,甚至毫無緣由,就會招來一陣毒打,忍受著精神肉體的極限折磨,似乎唯有自殺能夠解脫!

之所以會長期貧困,歸因不一定為智力、努力或階層,而是認知受限

唯一能自救的辦法便是,不管我們正在做什麼,經歷著什麼,我們依然擁有面對這些事情時自己的情緒與行動,自主選擇應對處境的自由,就不會真的一無所有。

二幸福不是人生的終極意義

現代社會存在意義危機。

許多人對我們說,他們覺得生活中缺少某種東西,他們感覺不知所措,孤獨和沒有成就感,甚至沒有幸福可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因為沒有去死而選擇活著。

時代裹挾著每個人不斷向前走,信仰缺失造成了社會性焦慮,讓人的精神不堪一擊,文化給不了人自信,人格總也是跪著的,如何自救?

之所以會長期貧困,歸因不一定為智力、努力或階層,而是認知受限

首先我們需要承認一個生活的真相:人生本身毫無意義,但我們可以通過自身對生活的反應賦予其意義,一生、一年、一月、一天、一時、一刻、一秒都算!聽起來,似乎有些形而上學,但這就是本質。

比如,我們被告知要追求“幸福”,但有時幸福對我們而言只是幻想而已,因為我們的生活有自然律動或它應有的節奏——生活有高峰也會有低谷,有悲傷也會有歡樂,有順境也會有逆境。

如果我們的生活狀態不能達到自己的預期,或者與我們經常在臉書和其他社交媒體看到的光鮮亮麗的生活相差甚遠,那麼追求“幸福”只會讓我們更加沮喪。

追求權力和影響力也是一種幻想。權力被視為強有力的主宰,人們可以控制或試圖控制其他人或其他事物。追求財富可以看成追求權力的另一種形式。追求權力最終只能導致悲觀絕望,因為我們無法真正對別人或事件進行控制。

聰明的人都知道,生活並非弗洛伊德所宣揚的那樣,只是簡單地祈求快樂,也並非阿德勒所教導的那樣,只是為了爭權奪利,

人唯一擁有的真正權力來自自己,人只能對自己進行控制,只有為自己的生命負責,才能找到生命意義的答案。

面對工作,我們可以選擇敷衍,可以選擇認真,即使身處絕境,如疫情中火遍網絡的方艙醫的“清流哥”,奔赴前線抗疫的救援隊,煙燻妝的消防員……這樣的“自我賦予生活以意義”的例子不勝枚舉。

面對愛,我們選擇索取,而可以選擇付出,我們的態度,我們的每一次選擇,便構成了我們的人生,或長或短,或輕或重……

面對困境,我們可以選擇逃避,也可以選擇戰勝它,生活中總有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會拿走我們很多東西,財富、健康、愛人、名譽等,每一次的自我超越,每一次與比自己更重要的目標建立聯繫,為我們提供了找到終極意義的途徑。

歸根結底,我們不應追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而應該意識到自己才是被追問的對象。因為生命我們自己的,不像餘華小說《活著》那樣,活著的便是活著,我們應該追求更高層次的意義,這種意義只有我們個體才能賦予,

當我們賦予我們的生命每一刻以意義,便是獲得了別人拿不走的自由

電影推薦:《肖申克的救贖》

02

“長期”認知

“在我畢業僅僅七年後的日子裡,我的失敗達到了史詩般空前的規模,錢錢沒賺到,工作工作一事無成,生活也是亂七八糟的,似乎,一敗塗地,似乎,了無生機。”

這是很多人的現狀。

事實是:我們的現在是我們的過去造成的,我們的現在造成我們的未來。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現在生活的不如意,是因為我們過去的錯誤認知造成的,那麼我現在提高認知,是為了以後不再是SB。

講一個故事:大學畢業後,羅琳開始從事文秘工作,因戀愛分手去了葡萄牙。沒過多久,她的母親便離世了,與此同時,她嫁給了一個遊手好閒且自尊心極強的男人 ——喬治。喬治不肯工作,隨著孩子的出生,家庭經濟捉襟見肘,喬治不僅沒有付起責任,反而責備羅琳,生了這個孩子,因為孩子的出生降低了他的生活質量。

一次因為一點如意暴怒,喬治把房間裡一切能拿到的東西都扔向羅琳,隨後又把被他砸的渾身青一塊紫一塊的羅琳像扔垃圾那樣扔出了家門,那時的羅琳只穿著一件單薄的衣服、披頭散髮、身上沒有一分錢、也沒有身份證明,無處可去便從葡萄牙返回英國,靠政府提供的救濟金生活,甚至可以說是苟延殘喘的活著。

雖然她一直想要好好照顧孩子,但現在的她卻正做著完全相反的事,當終於意識到這一點後,她開始尋求改變。

她找了一份兼職的文秘工作,並在後來通過努力考取了教師資格證,成為了一名法語老師,她最終完成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手稿。再後來,我們就都知道了。從《哈利波特》初印1000本,到拿到美國版稅,再到系列圖書在全球被翻譯成65種語言,各種電影、戲劇相繼出現,現在的JK羅琳,比英女王還有錢,再婚之後,與家人一起幸福的生活在愛丁堡。

之所以會長期貧困,歸因不一定為智力、努力或階層,而是認知受限

每個優秀的人,都有一段至暗時光。一段,至暗,這兩個詞,承載的是過去或是現在,並不在未來,當下的結果,是過去決定的。當下的努力,會在未來見效。

認識到這些,有什麼好處呢?

拿我自己的經歷舉例,前六年我寫文章是為了賺錢,結果我賺不到錢。

一、我不寫,就沒人知道我會寫;二、沒有自己的代表作,沒人會高價找我寫文章;三、當我開始寫的時候,找我的人自然就多了。

基於這個信念,我們就不再把精力放在短暫的金錢利益上,而是放在未來發展的戰略上,提升自己的能力價值,讓自身的高價值來吸引金錢流向自己,而我們後續的行動上也會變得開放,與他人構建雙贏的關係,願意在自己身上進行投資,所處的環境也會變得更加有利於我們的個人發展,從而讓人生進入一個正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