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臉水也有大學問!用淘米水洗臉是好方法

洗臉水的知識你真的懂嗎?

看到這個標題,你是否覺得這也太搞笑了吧?洗臉水還能有什麼知識啊,不就是擰開自來水龍頭,溫度適宜,洗就是了唄。

其實用自來水直接洗臉會對皮膚產生不良影響,特別是專業美容院用自來水為客人清洗更加不應該。因為自來水屬於硬水,其中含有氟和漂白粉,漂白粉會對皮膚產生刺激,久用含漂白粉的自來水洗臉,皮膚就會變得粗糙和乾燥,使皮膚酸鹼失衡。

為什麼老家的鄉下用井水或者泉水洗臉,皮膚都超級水靈?秘密就在於水啊。

洗臉用水最好選擇軟水,如山泉水、井水、純淨水。純淨水中既不含礦物質,也沒有漂白粉,幾乎連一點兒雜質都沒有,特別適合清洗皮膚。當然使用純淨水洗臉可能成本會大點。比較經濟的辦法是將自來水放置一段時間,讓水中的漂白粉完全揮發後再使用,效果一般也可以。

洗臉水也有大學問!用淘米水洗臉是好方法

洗臉水的溫度你知道要多少度最好嗎?

關於洗臉水的溫度,也是個備受爭議的問題。20℃、30℃、33℃、35℃、37℃等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以清潔為目的,用冷水洗臉,並不科學。舉個例子,冬天洗盤子,油凝結了,在冷水裡用洗潔精也很難洗乾淨,用熱水洗,容易多了。同樣的道理,溫度低,臉上的油汙固化,很難徹底清除,這是冷水洗臉的缺點。

洗臉水溫度太高,大家都知道不好。通常的看法是,溫度過高會使皮膚毛細血管過度擴張,脫脂很厲害,會導致皮膚乾燥,使皮膚容易鬆弛、老化、產生皺紋。

洗臉水溫度過高和過低都不好,用什麼溫度的水洗臉合適?

我們試著從角質層脂質雙分子層的結構相變找找答案。

研究人員很早就發現,溫度明顯影響生物膜的流動性,差示掃描量熱法(DSC)廣泛應用於研究生物膜熱致相變,此法也用於研究水合角質層。

典型水合角質層DSC圖譜在40℃可見吸熱峰,由此推斷脂質雙分子層在此溫度某種程度液化。有資料介紹,膽固醇側鏈在40℃左右發生相變。

此結論提示,洗臉時水溫高於40℃,脂質雙分子層中的組成成分更容易流失,意味著屏障更易受損,很多喜歡用熱水長時間沐浴的人皮膚都偏乾燥,道理在此。

Dsc圖譜顯示,隨著角質層含水量的增加,相變溫度往低溫端移動(下降5℃~10℃),在洗臉的情況下,角質充分水合,相變溫度在30℃~35℃。

以上數據為選擇洗臉水溫度提供了參考,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洗臉水的溫度應該在35℃以下,30℃以上。

洗臉水也有大學問!用淘米水洗臉是好方法

淘米水可以洗臉嗎?

不僅能,是非常能,非常好。

米的表面含鉀,所以頭一兩次的淘米水會呈現pH值為5.5左右的弱酸性,但此後就開始轉變為pH值為7.2左右的鹼性。這樣的鹼性淘米水便可用來洗去皮膚表面的油脂。

洗臉時,先用熱毛巾敷面,然後用雙手手掌汲取淘米水,洗2~3回,再以溫水洗淨;

然後拍打弱酸性化妝水;

再塗抹混合型面霜,拭去臉上多餘油光。

長期堅持,可使面部皮膚變白、細膩,並能去除面部油脂。

洗臉水也有大學問!用淘米水洗臉是好方法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記得轉發收藏哦,也可以點擊我的頭像,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