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學生:不會因疫情輟學,被錄取不應放棄


留美學生:不會因疫情輟學,被錄取不應放棄

中國政府日前表示,海外留學人員如因所在國疫情嚴重,或因實際困難急需回國,將會做出臨時航班或包機安排。

一些留美中國學生,就去留問題表達自己的心聲。他們還建議,已經被美國大學錄取的同學不應放棄留學計劃。中國駐美國大使館4月6日通過官網發通知說:“國內有關部門正在積極考慮對疫情嚴重國家一些確有困難、急需回國的留學人員,採取逐步、有序方式,作出開通臨時航班和包機等相應安排。”通知表示,經駐美使館和各總領館協商,開始就搭乘臨時包機意願進行摸底調查。

自新冠疫情在美國爆發以來,絕大多數美國高校已經轉向網上授課、答疑和考試。如果不是極其特殊的原因,目前大多數留學人員仍然選擇留在當地,參加暑期實習或者研究工作。美國之音採訪了幾名正在美國兩所大學就讀的中國留學生,他們對自己的去留,以及目前美國抗疫的努力表達了各自的看法。

回國還是留下?

黃麥斯(Max Huang)是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三年級學生,學習物理與電氣工程專業。

黃麥斯說:“我現在是沒有回國打算的,因為我首先不太確定暑假的安排;因為種種原因,回去可能就回不來了,包括有沒有航班等等;另外我現在是大三,暑假有一些實驗室的實習;再加上,綜合在聖路易斯的情況,相對沒有那麼的不安全。”黃麥斯表示,他現在可以在網上訂東西吃、買菜,在家裡做隔離。如果這些措施做好,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張凱茜(Cathy Zhang)是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國際關係專業三年級學生。張凱茜的情況比較特殊,她3月13日已經回到了中國。她在北京通過電話對美國之音講述了自己的故事:“我是大三第二學期的學生。 這個學期是在法國的交換項目,所以這個學期不在美國。從1月份開始就在法國,一直呆到3月13號,然後就直接回了中國,就一直沒有回美國。”

張凱茜說:“美國關閉了與歐洲的邊境,所以學校就要求我們立即回國,給買了機票。但是我走的那天,法國這邊的項目還沒有取消。在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宣佈取消三四天之後,法國方面才取消的。”

張凱茜說:“家人當然都是希望回去。如果我在美國,可能不會回去。因為我自己在這裡有租的房子,另外路途遙遠、移動得更多,反而也不安全。年齡更小的孩子,可能會回去的更多一些。像我們在美國生活已經很熟悉了,有一種已經在美國有一個‘小家’的那種感覺。留在學校反而是對自己和對國內人都好的一種決定。”

張凱茜表示,回到國內也會帶回去很多麻煩,這次從法國回去,就給國內的人添了很多麻煩。“因為我的朋友們都在美國,他們都生活得還好,按部就班的上網課,吃的東西也可以直接送到家裡,大家也都是自己做飯,定時與父母打電話。”

喬治·梅森大學藝術管理專業研究生薑旭(Xu Jiang),通過微信接受了書面採訪。她說:“我本人在疫情前就有暑假回國的打算,沒有因為疫情改變自己的行程;但是目前疫情嚴重,不知道航班是否還能順利通航?”

李梓芃(Alex Li)是華盛頓大學生物專業三年級學生。他說:“我目前沒有回國打算。我的原因比較特殊,因為我是打算申請醫學院。我現在大三了,正準備申請;所以這個時候有很多要乾的事。本來也沒打算很早回國。”

李梓芃說:“我身邊的朋友,普遍大三以上的都不太願意回國,因為回國會耽誤很多事:美國的實習也好,繼續學業也好,或是一些考試。但是低年級的同學,反而很願意回國;因為他們都還必須住校,生活設施都不算很齊全。”

對美國是否有信心?

喬治·梅森大學研究生薑旭說:“美國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醫療條件和完善的醫療體系;但此次疫情來勢兇猛、防不勝防。好在美國出臺的相關政策,目前看來已經產生了一些效果。我希望能再接再厲,早日戰勝疫情!”

華盛頓大學三年級學生張凱茜表示,對於美國的衛生體系還不夠了解;雖然有醫療保險,但來了這麼久幾乎沒有使用過。不過,她表示對美國的學校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張凱茜說:“我覺得我們華大這次反應挺快的。當時在這個法國項目中,我們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是第一個要求學生離開的,同時也保證機票和錢都不是問題,讓大家買最早的航班走。所以,如果我出現了身體和健康的問題,我會與學校先聯繫,聽聽學校的意見再做決定。”

黃麥斯表示對美國的醫療體系有信心。他說:“是的。至少我沒有害怕到我一定要回國的這種感覺。但是,這一點可能每個人感覺不一樣。有些人可能更有危機感一些,他們覺得回去可能更保險一些。”

正在準備報考醫學院的李梓芃說:“這個體制畢竟不一樣。我覺得國內的體制,從頭到尾就是更果斷些。在美國我沒有非常的慌。美國的體制有問題,我不是很有信心,但是還是有點信心的。”

被美國大學錄取,來還是不來?

進入三、四月份,美國大學通常已經給被錄取的外國學生髮出通知,是否得到獎學金或者其它經濟資助的通知,通常也已經發出。鑑於目前美國是新冠疫情的“震中”地區,許多被美國大學錄取的中國學生,正在猶豫或者糾結一個問題:走,還是不走?

黃麥斯說:“美國本身沒有什麼問題,這個疫情更像是一種‘黑天鵝’事件。如果美國能夠處理得好的話,我不覺得應該打亂自己的計劃,畢竟做了那麼多的申請努力,也知道自己想來美國。如果美國那時是安全的,就應該過來。還有四個月的時間判斷,如果是我,我會做好過來的準備。”

張凱茜說:“我想不應該輕易地放棄吧。畢竟申請學校花了很多精力和時間,得到這個結果不容易。離開學還有挺長一段時間,而且也已經上了這麼長時間的網課了,在這方面我對美國的學校還是很有信心。即使秋季不能按時開學,我覺得美國大學還是能做出相應的決定的。”

張凱茜表示,當然要看幾個月後的疫情情況,如果國境還是關閉的,或者疫情還是很嚴重,沒有辦法很快安頓下去的話,他們可以給學校寫信商量,看看學校會怎樣建議他們。她說:“但是我不會建議他們放棄去美國求學這個機會。”

李梓芃說:“如果八、九月份入學的話,我覺得對他們完全沒有什麼影響。我覺得到那時候,疫情肯定會被控制住,真的可能就會變成流感那樣,很少的人才會得病。我覺得對下一屆大學生來講,不需要有什麼顧慮。”

喬治·梅森大學研究生薑旭認為,對於已經拿到錄取和經濟資助的中國學生來說, 不會受到任何影響。等到疫情結束,美國打開國門、取消中國禁入令, 就可以前來報到了。

姜旭說:“美國社會秩序還是穩定的,疫情只會影響報到的時間,但不應該影響自己的計劃和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