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繼續成為外商投資熱土!21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10家研發中心獲頒證書

CFIC導讀

◆上海繼續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最富吸引力的外商投資熱土之一。上海市代市長龔正4月8日在市政府為新認定的21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10家研發中心頒發證書。

上海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21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0家研发中心获颁证书
上海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21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0家研发中心获颁证书
上海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21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0家研发中心获颁证书

中國金融信息中心金偉良攝

上海繼續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最富吸引力的外商投資熱土之一。上海市代市長龔正4月8日在市政府為新認定的21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10家研發中心頒發證書。

副市長許昆林致辭。雨果博斯、森松製藥分別代表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外資研發中心發言。

上海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21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0家研发中心获颁证书

此次獲頒證書的跨國企業多數來自於上海重點發展的產業領域

上海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21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0家研发中心获颁证书

此次獲頒證書的跨國企業多數來自於上海重點發展的產業領域。其中,生物醫藥領域企業7家,數字信息科技及人工智能領域、智能製造領域企業各4家,集成電路領域、新材料技術領域企業各3家。同時,行業領軍企業多,31家企業中,2家來源於世界500強企業,3家大中華、亞太及以上區域總部落滬。

上海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21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0家研发中心获颁证书

切實幫助外資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堅定外資企業投資上海、紮根上海的決心和信心

上海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21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0家研发中心获颁证书

上海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外資企業發展。今年相繼推出了營商環境改革3.0版方案、加強投資促進32條、進一步利用外資24條等舉措。疫情發生以來,上海市、區兩級領導集中走訪在滬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重點外資企業,市政府先後召開9場政企合作圓桌會議,切實幫助外資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堅定外資企業投資上海、紮根上海的決心和信心。目前,落戶上海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累計達730家和466家;今年一季度上海實到外資46.69億美元,同比增長4.5%,實現了逆勢飄紅。

上海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21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0家研发中心获颁证书

陸家嘴2家企業獲頒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證書!陸家嘴全力打造最佳投資目的地

上海繼續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最富吸引力的外商投資熱土之一。上海市代市長龔正4月8日在市政府為新認定的21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10家研發中心頒發證書。

副市長許昆林致辭。雨果博斯、森松製藥分別代表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外資研發中心發言。

此次獲頒證書的跨國企業

多數來自於上海重點發展的產業領域

此次獲頒證書的跨國企業多數來自於上海重點發展的產業領域。其中,生物醫藥領域企業7家,數字信息科技及人工智能領域、智能製造領域企業各4家,集成電路領域、新材料技術領域企業各3家。同時,行業領軍企業多,31家企業中,2家來源於世界500強企業,3家大中華、亞太及以上區域總部落滬。

切實幫助外資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堅定外資企業投資上海

紮根上海的決心和信心

上海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外資企業發展。今年相繼推出了營商環境改革3.0版方案、加強投資促進32條、進一步利用外資24條等舉措。

疫情發生以來,上海市、區兩級領導集中走訪在滬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重點外資企業,市政府先後召開9場政企合作圓桌會議,切實幫助外資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堅定外資企業投資上海、紮根上海的決心和信心。

目前,落戶上海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累計達730家和466家;今年一季度上海實到外資46.69億美元,同比增長4.5%,實現了逆勢飄紅。

在此次頒證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及研發中心中,有兩家陸家嘴金融城企業

研發中心:

醫科達(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醫科達有限公司(Elekta AB(publ))為醫科達集團總部,註冊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在納斯達克集團斯德哥爾摩證券交易所(NASDAQ Stockholm)上市,是全球領先的專注為全身腫瘤和腦部疾病提供放射治療解決方案的國際化公司。

上海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21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0家研发中心获颁证书

醫科達自1982年進入中國,30多年來,始終致力於為中國用戶提供精準、智能、高效的腫瘤放療解決方案和全生命週期售後服務,在中國放療領域獲得極大的信任和認可。

在中國頂級前50醫院的放療設備中,醫科達市場佔有率超過50% ,成為業內公認的放療領導者。在中國的高端近距離治療系統中,醫科達市場佔有率達70%以上。醫科達MOSAIQ腫瘤信息管理系統堪稱“放療中心的智慧大腦”,國內市場佔有率更高達90%。

醫科達公司秉承著“紮根中國,服務中國”的信念,持續投入大量資金,在國內建立國際一流的設備研發、生產和教育培訓中心,相繼在北京、上海成立了四家子公司。

其中:醫科達(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11月15日。目前有軟件開發、測試、產品專家、研發科學家等90餘名研發人員參與醫療軟件的研發維護。其工作內容涵蓋了醫療計劃軟件(TPS),腫瘤信息系統(OIS),以及影像系統等多條產品線。

跨國公司地區總部:

邁羲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邁羲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於2019年3月13日落戶浦東陸家嘴金融城。

上海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21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0家研发中心获颁证书

公司母公司MC Healthcare株式會社成立於 1995 年 8 月 21 日,主要從事醫療器械、理化學器械、醫療用消耗品、醫療用事務用品、醫療用信息系統、醫療用器具、醫療用食品的生產、加工、維修、銷售和進出口業務。

MC Healthcare 株式會社的控股股東為三菱商事株式會社,三菱商事是在日本國內和海外約80個國家擁有200多個分支機構的最大的綜合商社,擁有進行聯合結算的超過500家公司的企業集團,約有48,000名來員工。

邁羲醫療主要經營內容為醫療器械經營,受母公司及其授權管理的中國境內企業和關聯企業的委託,為其提供市場營銷服務、資金運作、財務管理服務、信息服務、員工培訓和管理服務,計算機軟件、辦公用具、電子產品、機電設備、儀器儀表、日用品、玻璃製品、消毒產品、塑料、橡膠及其製品、五金產品、化工產品及原料、非臨床診斷用生物試劑的批發、進出口業務,醫療設備的租賃。

疫情之下,上海外企為何加碼投資中國?

上海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21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0家研发中心获颁证书

2020年4月8日,上海市代市長龔正在市政府為新認定的21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10家研發中心頒發證書。此次獲頒證書的跨國企業多數來自於上海重點發展的產業領域。

其中,生物醫藥領域企業7家,數字信息科技及人工智能領域、智能製造領域企業各4家,集成電路領域、新材料技術領域企業各3家。同時,此次升級為跨國公司總部的企業不乏行業領軍企業,31家企業中,2家來源於世界500強企業,3家大中華、亞太及以上區域總部落滬。

上海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21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0家研发中心获颁证书

“在我們全球的主要辦公地點中,上海辦公室是唯一一家主要辦公場所全員復工的,這對我們全球運營來講增加了很多信心。”科迪華農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大中華區總裁黃田強說道。

科迪華農業科技源於陶氏杜邦農業事業部,於2019年6月1日正式完成拆分併成為一家獨立的上市公司。目前,科迪華農業科技在中國28個省份開展業務,通過3000多個渠道夥伴和30000多個經銷商,在種質資源、植保、種子利用和數字化農業等領域向中國1000多萬農戶提供農業技術。

黃田強透露,2019年獨立上市之後,科迪華農業科技在全球不同地區進行企業更名,上海公司最早完成企業更名。他表示,選擇在上海落戶,主要原因在於高科技企業看中城市的人才儲備、營商環境、開放程度和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我們背靠的是一家跨國運營的企業,在全球多個國家都有業務,所以我們希望有一個開放的環境,可以把全球140多個國家的經驗、技術引進來。我們希望立足於上海,輻射全國,滿足我們國家對農業科技的需要。”

黃田強表示,新冠疫情發生之後,農業企業受影響較小,有信心做好今年的農業生產,保障糧食供應。“我們老百姓不用擔心,不用去超市裡囤貨,而且疫情之後我希望大家能夠選擇更好的農產品。”

他透露,預計今年年中左右,科迪華農業科技還將把經營性的地區總部升格為投資型地區總部,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

2020年第一季度,維美德(中國)有限公司上交的稅收超過去年同期。這是一家制漿、造紙和能源產業的開發者和供應商,總部設在芬蘭赫爾辛基,業務涉及全球100個國家,2019年淨銷售額約為35億歐元。

目前,維美德在中國擁有4家生產工廠、3家服務中心、1個自動化技術中心和5個銷售辦公室。朱向東指出,以往這些分散在全國各地的機構“各自為陣”,2019年維美德全球總部決定將中國區總部設在上海,所有客戶的合同由上海公司簽訂。

“對於今年的營收,我們預期不會比去年差。”該公司中國區總裁朱向東表示。分析逆勢增長的原因,他認為主要是因為疫情對該行業的影響較小,而且去年累積了一些訂單,今年很快復工生產,能夠正常供貨。

“我們復工比較迅速,採取了比較好的措施,比如讓設計人員等在家辦公,2月10號陸續恢復生產,到2月底基本就100%復工,影響期很短。”朱向東說。他表示,維美德一向比較重視中國市場,在過去幾十年時間裡,已經全部完成在中國的投資佈局,未來將繼續看好中國、投資中國。

對於醫療企業而言,疫情結束之後必然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這次疫情應該能夠催化中國醫療市場的變化,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大的一個機會,不管是大醫院還是中小規模的地區醫院,都將迎來投資建設和設備採購的高峰。同時,感控觀念的提高和患者對醫院以及醫療從業者的觀念都將發生變革。”邁羲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閔軍向界面新聞表示。

該公司成立於2019年3月,投資方為日本的三菱商事·MC Healthcare株式會社。此次中國疫情爆發時,邁羲醫療曾積極幫助日本企業、高校將捐贈的防疫物資發往國內。3月以來,中國疫情得到控制,但日本及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疫情越來越嚴重,邁羲醫療又反過來積極組織防疫物資送往日本和其他國家。

“未來我們肯定會增加對中國的投資。我們原來給中國市場制定的發展計劃是正常情況的一個計劃,現在疫情發生之後,有的供應商跟我說,這個發展計劃太保守了,後面起碼要乘個三、乘個五。這就加快了我們進入中國市場的步伐、加快投資。”閔軍說。

他指出,更重要的一點是中國生產的口罩和呼吸機等醫療物資、器械在世界範圍內一下子獲得了更高的認知度,邁羲醫療未來將把國產醫療器械銷往日本市場。“坦白來說,這個以前很少,高端的醫療器械幾乎沒有進入日本的機會,通過這次疫情情況會發生根本性的、顛覆性的改變,這也是我們很好的一個機會。”

閔軍分析,疫情期間,去醫院看病的患者減少,短期將對醫療企業的業績產生影響,但這只是“黎明前的黑暗”。“我經歷過2003年的SARS疫情,SARS結束以後中國的醫療飛速發展,我相信這次新冠疫情結束之後,中國醫療的發展會比上次更加快速,而且規模不一樣。這個機遇對醫療企業來說,那是不得了。”

據上海市商務委數據,目前落戶上海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累計達730家和466家;今年一季度上海實到外資46.69億美元,同比增長4.5%,實現了逆勢飄紅。

上海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21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0家研发中心获颁证书
上海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21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0家研发中心获颁证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