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現場!東營疑似挖出元朝古墓

最新現場!東營疑似挖出元朝古墓

3月12日,廣饒縣蔣口村東側淄河工地施工中挖出一些宋代銅錢、瓦當等物品,疑似元朝古墓。

13日上午,記者來到挖出古錢的現場,記者採訪中瞭解到,從昨天開始,挖出銅錢的施工現場聚集了不少來“尋寶”的市民,甚至還有帶著金屬探測器來淘寶的。

最新現場!東營疑似挖出元朝古墓

最新現場!東營疑似挖出元朝古墓

記者查看村民手中挖出的古錢發現,挖出的古錢中多為宋元代的貨幣,其中宋代貨幣佔多數。當地村民告訴記者,當地附近本身就有幾個元代古墓,五六十年代平墳的時候把墳頭平了,裡面沒動。

最新現場!東營疑似挖出元朝古墓


記者在現場發現,挖寶的人群中有不少人收穫不小,有村民挖到了接近半桶古錢,最多的村民挖到了一兩桶,昨天有人來村裡收購古錢。

最新現場!東營疑似挖出元朝古墓


記者採訪瞭解到,古錢的年號有:太平、崇寧、嘉佑等宋代年號。另外還包括開元通寶、五銖錢等一直流通到清代的古貨幣。

小編查詢發現,開元通寶也稱“ 開元錢 ”。唐高祖武德 四年開始鑄造。幣面有“開元通寶”四字,俗多回環讀作“開通元寶”。為後世銅幣以通寶或元寶為名的由來。開元義為開創新紀元,非指年號。

最新現場!東營疑似挖出元朝古墓


五銖錢是我國錢幣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貨幣,也是用重量作為貨幣單位的錢幣,在我國五千年的貨幣發展史上起到了一定的影響。 西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在中原開始發行五銖錢,從此開啟了漢五銖錢的先河。一直到東漢末年為止,除了中間有些小的變動(例如王莽統治的時期)之外,西漢、東漢上下四百年內,五銖錢一統天下。五銖錢奠定了中國圓形方孔的傳統。這種小銅錢外圓內方,象徵著天地乾坤。

13日中午,當地文物、城管等部門,已經進入,並對現場進行封鎖。

在此,小編也提醒大家,我國文物保護法規規定:傳世文物、祖傳文物可收藏、拍賣,地下、水下出土、出水的文物歸國家所有,一旦發現,要立即報告有關文物單位,其中包括私人宅基地下出土的文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