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天福人,為家鄉天福的“美好明天”作了這樣的創意策劃

2019年11月8日

五年前,成都萬和路麗陽天下大廈。

當我坐在一間雅緻的工作室端起飄香的清茶,主人家既熱情又直抒胸臆一一“我們都是家鄉人,對故土的熱戀和情懷是一致的啦!我寫的這個“三.一策劃案”,想聽聽你這個天福人的高見。”

老鄉的謙恭和直奔主題,讓我再次感受了家鄉人的淳樸與“砍切”。

“我沒有經濟實力支持家鄉建設,我把自己對家鄉美好明天的思考搞了個文創方案,有一些價值的話,想提供給家鄉黨委、政府規劃村鎮建設時做個參考;給有實力的企業,回鄉創業者,提供一點新農村建設的思路”,這位天福老鄉道出了他的心聲。

後來聽說,老鄉已於2016年上半年,把方案託縣人武部送到了縣上有關部門。

近年,中央和各地都在加大對鄉村振興建設的力度,老家天府鎮也備受上級關注。於是,我再次翻閱了五年前老鄉送給我的這份情繫家鄉的“三.一策劃案”。感覺無論是主題立意、特色把握、環境打造,還是落地實操、民生關切、創富於民,都有先知先見和獨特亮點,值得思考和吸取。

今天,我把天福老鄉這個封存了幾年的創想發給朋友們,看看會不會引發家鄉人的一些共鳴和對此的相關探討呢!

我堅信:有時,一粒星火,亦可點亮一片思想前方的美景!

後附策劃案原文。

關於論證實施《三一策劃案》

加快區域特色村鎮品牌建設的建議

唐 其 才

( 二0一六年三月二十八日 )

中共蓬溪縣委、蓬溪縣人民政府:

根據黨、國家大力加強“三農”建設的方針和“十三五”規劃精神,結合蓬溪特別是天福鎮地理資源、文化特色和各項建設的實際情況,出於對家鄉的熱愛、情感和社會責任,本人經過較長時間的思考,形成了加快區域特色村鎮品牌建設、造福天福父老鄉親、帶動一方經濟發展的“三一策劃案”。現將策劃案的初梗(框架)呈送縣上,供縣領導和相關部門參考。

一、“三一策劃”的指向

“三一”,是指為加快天福地區區域特色村鎮品牌建設,要實現“三個一”的建設目標。即:“一鎮一線一品牌”。

1、一鎮:打造建設中國鄉村“福文化名鎮”——天福鎮。

2、一線:打造完善“特色鄉村幸福遊觀光環線”。

3、一品牌:打造開啟“鑫天福”系列生態農產品品牌。

對“三一策劃”再簡要描述如下:

第一、關於一鎮。把天福鎮打造為中國鄉村“福文化名鎮”正當其時,得天獨厚。“天福”鎮名是唯一的,是歷史形成的,是天賜的“自然資源”。而“福”文化是華夏兒女乃至全世界民眾共同認知的精神文化,內涵豐富,普世價值深遠。在鎮上建設一個“福文化展示館”或“福博館”,裡面可涉及的內容及其豐富。它既留住了福文化歷史,又有觀賞的亮點,做起來也不很難。“福博館”與“天福鎮”遙相呼應、相映成輝。這個創意,國家和有關部門亦會關注與支持,也是觀光遊中閃亮的一筆。與之相配套的街景、民居等,都要體現“福”文化的元素,營造出幸福家園的氛圍。

第二、關於一線。天福鎮轄區的交通現狀、民居風貌、田園景觀良好,多年逐步形成的景點和需開發的景點,用一條旅遊線串起來,就形成了“鄉村幸福遊觀光環線”。從旅遊品牌推廣的角度思考,本人創意了以下“環線景點”:

1、入福門。下紅福高速後,在恰當位置建一個有“福”文化特色的門樓或牌坊,配備有休閒待客的服務項目,給人們標誌性的記憶。

2、敬佛香。獅子山的燒香拜佛名氣很大,環境不錯,是歸鄉人和外來遊客都願意前往的佛家之地。而敬佛得福,也是其中之意。

3、玩涪水。據說青堤渡將建設涪水碼頭。遊客對涪江水是很讚賞的。如本鎮有合適的大面積湖、堰等水資源,亦可利用打造水上游樂項目。

4、逛福溝。驅車或步行前往茶房溝村走走逛逛,也是件快樂的事。該村三、四月份的菜花、桃花和梨花美景是很迷人的。秋季的稻穀,一片金黃,呈現豐收美景。溝兩側起伏的青山很扯眼球。山灣堰的水上游樂,牛王廟的民間香火等亦可挖掘提檔。還有傳承忠孝文化的鄉親文化活動中心也在策劃之中。茶房溝人的淳厚民風、民居特色、鄉村美食,也將增添鄉村遊的濃濃味道和意境。

5、進福家。進入天福鎮,既可落足老鎮,也可步入長坪壩新家,感受回到福家之情。

6、吃福飯。在天福鎮老街、新街各打造一個“天福公社”或“鑫天福飯莊”的飯店。側重推出20來個天福當地的傳統特色菜品,吸引到天福的人都去哪裡品享口福。

7、住福店。打造或新建一座“鑫天福商務酒店”。提升來客住宿的品質。酒店要有鮮明的“福”文化特色。

8、觀福館。即參觀“福博館”,享受福文化的薰陶,昇華人生幸福境界。

9、購福物。打造一個擁有“鑫天福”品牌的系列生態農產品、“鑫天福”大禮包和福文化特色紀念品等中檔品質的品牌商場。消費者既可在商場購物,也可通過“鑫天福.com”為域名的電商平臺進行線上和線下交易。為天福打造一個響噹噹的購物品牌,為來客買到稱心的農產品和紀念物品提供特色服務。

第三、關於“一品牌”。即打造推出一批有“鑫天福”註冊商標為標誌的系列生態農產品和服務項目。這既提升了天福鎮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又將帶動一批產業和相關項目向品質化、品牌化方向發展,能有效促進當地經濟。同時以品牌為牽引,將引進外來資源和資本,促進天福地區更好更快的發展。

二、“三一策劃”的可行性

限於篇幅和節省時間,以下均簡述要點,不作詳述。“三一策劃”的可行性有以下8點:

1、有黨和國家政策引領的大背景和新農村建設的大趨勢。

2、天福有獨特的自然資源、歷史文化和較好的基礎條件。

3、有縣委、縣政府謀劃實施鄉鎮建設、促進區域農村經濟發展的成熟思路和實踐經驗。

4、有蓬溪、遂寧及全國各地眾多的特色村鎮建設的成功範例、經驗可學習借鑑和創新。

5、有天福鎮黨委、政府的決心、擔當和全鎮人民的支持期盼。

6、有一批願意回鄉、建設家鄉、反哺故鄉的各界優秀人士和本土鄉賢志士的關注支持。

7、已有一批知名企業、實力公司落戶天福,還有一些有識之士看好天福,他們希望天福有好環境、好名聲、好品牌和好的未來。

8、我本人已註冊了“鑫天福”商標和生態農產品的相關類別,擁有了該商標圖形的終身著作權。從法律上保護了“鑫天福”的知識產權和著作權。我註冊的目的就是用於家鄉。

三、實施“三一策劃”的多重效益

“一鎮一線一品牌”的推行實施,它總體上是縣裡落實“十三五”一個方向性的大舉措,是對村鎮區域經濟的極大推動。具體方面還有以下幾點:

第一、是縣委、政府抓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品牌項目,將得到省、市的關注和支持。它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在基層農村的微縮版。

第二、這是一個綜合性的富有特色的民生項目,在新農村建設中具有典型性和示範性。

第三、該項目的推進,能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是縣上有關部門和鎮黨委、政府抓創新性工作的一個實戰與檢驗。

第四、能吸引家鄉成功人士、外出務工人員、外地投資人回鄉參與項目建設。

第五、因項目建設、觀光旅遊的實施,將促進農業、農產品種植、開發、環境治理和相關服務業,生產加工型企業的轉型升級。

第六、新增一批人員從事新型產業的就業,廣大民眾的文明素質和環境品質將得到進一步提高。

第七、“一鎮一線一品牌”的有效打造,將為天福的歷史、蓬溪書法之鄉的美譽增添新的一頁,既造福當代,也影響未來。

四、實施“三一策劃”的幾個關鍵點

1、論證和立項。對這個策劃案,縣上最有發言權和決定權。同時,需要專門的班子進行實地考察和反覆論證。一旦確定,政府可正式立項,體現項目實施的科學性和規範性。

2、做好詳規。把所有項目的佈局、設計、要求做具體,體現項目運作的可操作性,讓其生根落地。

3、設計運作模式。實施該方案,涉及到政策、土地、規劃、資金、人才、管理、效益等。特別是資金和運營,需要認真解決。因此,頂層上的運營模式設計至關重要。按“統一規劃、市場運作、政府搭臺、民資唱戲、互利共贏”的原則設計好了商業模式,就將取得“綱舉目張”的效果。

4、用好資源和人才。充分利用好現有資源,積極用好當地人才,適當引進需用人才,既可降低成本,又可提升管理。

5、學習借鑑與創新。立足本鎮實際,突出自身特色。在項目設計和操作上,學習借鑑外地的一些經驗做法,創新“福”文化的內涵和外延,打造具有獨特的福文化名鎮。

6、重在加強領導。這是“三一策劃”能否實施和成功的關鍵之關鍵!

五、本人對“三一策劃”的基本態度

熱愛故鄉,建設家鄉,共享美好未來,是每一個蓬溪人的共同心願。由於不同群體、不同個體的實力相差很大,回報故鄉的方式多種多樣。本人生長在天福鎮茶房溝村,讀書於當時的五星小學,在本村教過三年書,之後軍營奉獻28載。2005年從成都軍區戰旗歌舞團政委崗位自主擇業前後,一直希望能為家鄉做點事,貢獻點什麼,曾有一兩個想法、創意,因無資金支撐,尚未展開,只默默做了幾件不大的小事。我的想法是:出不了財力,可出智力,個人能力有限,可整合資源引領外力。當用思想、智慧、文化,在政府的重視推動下,各方的人力、財力、資源都將向這塊熱土湧入時,這也是一種支持,一種付出,一種大愛,一股力量。對此,本人創意寫出了“三一策劃”案初梗,併為此提早做了“鑫天福”知識產權保護以貢獻家鄉。具體態度有以下幾點考慮:

1、將此方案無償呈送家鄉縣委、縣政府作為調研決策的參考。

2、如要對該方案提到的項目進行論證、規劃,本人可協助聯繫對接中國策劃學院的相關專家、學者參與具體的考察策劃。本人亦是首批獲得中國註冊策劃師的一員,已有多個策劃案例受到好評並獲獎。

3、如該項目能立項,本人可協助與四川省鄉村旅遊協會進行對接,爭取獲得協會方面的大力支持。

4、發動戰友、同學、朋友中有想法、有實力的人關注參與“一鎮一線一品牌”的建設。

5、本人將“鑫天福”商標,廣泛用於家鄉需用的項目和產品。

6、如條件具備,在茶房溝村建一個以傳承忠孝文化為主題的“茶房溝鄉親文化活動中心”。

7、如政策許可,有道家的朋友想開發茶房溝村的“牛王廟”和豐產溝仁和寨兩個景點,本人亦可做些引領對接的工作。

以上建議方案的不當之處,請縣領導和相關部門批評指正!

聯繫電話:13076015838(唐其才)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通聯地址:成都市青羊區萬和路99號麗陽天下大廈18樓

後附相關資料。

建議人:天福老村民 唐 其 才

二0一六年三月二十八日於成都

有個天福人,為家鄉天福的“美好明天”作了這樣的創意策劃
有個天福人,為家鄉天福的“美好明天”作了這樣的創意策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