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真事,生了四個兒子,養老按月算

真人真事,生了四個兒子,養老按月算

內容與圖片無關

真人真事,生了四個兒子,養老按月算

都說養兒為防老,可是兒子多了就麻煩了。無論城裡還是村裡,都希望生兒子,希望老了有個養老送終的。

今天說說我們村裡的真人真事,張大個在我們村裡那是出了名的二愣子,娶個老婆更是活脫脫的母老虎,像這種人,惹不起還躲不起嗎,村裡人都不跟張大個打交道。

張大個的老婆也姓張,叫張招娣,聽說在家排行老六,她爹一直想要個兒子,可是生到第六了還是閨女,於是就把她起名招娣,意思就是把弟弟招來。還真邪門,第七個還真生了個男孩。這個張招娣嫁給張大個六年時間,足足生了四個兒子,這造人速度惹得全村婦女都嫉妒。

在村裡生兒子不僅僅是用了防老的,誰家男丁多誰家在村裡說話都比別人高一個八度啊,人多力量大,在村裡體現的淋漓盡致。

誰家男孩多了拳頭就硬,鄰里之間一旦有糾紛了,肯定是家裡兄弟多的佔便宜啊。所以張家在村裡的口碑那是非常的臭啊,如果放到現在來講,那就是村霸!

真人真事,生了四個兒子,養老按月算

內容與圖片無關

四個兒子個頂個的膀大腰圓,雖然有四個兒子是一種優勢,同時也是一種劣勢啊,娶媳婦是個大難題。本村人家的閨女是堅決不會嫁給張大個兒子的,名聲太臭了,而且家裡窮的連一件像樣的傢俱都沒有,再說了,張招娣那個母老虎誰不知道啊,自家閨女嫁過來那還有好日子過嗎!

四個兒子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了,可是沒有一個媒人願意給張家說媒的。四個兒子看著同齡人不是李四結婚了,就是王五定親了,不是三天劉家擺酒席了,就是五天趙家開始準備彩禮了。於是四個兒子一個勁兒的跟張大個鬧著要娶媳婦,張大個真是一個腦袋兩個大。

後來張家四個兒子都去了遠方去打工,第一年老三帶回來一個媳婦,同時帶著一個兩歲的女孩。第三年,老大帶回來一個媳婦,也是個二婚,沒有帶孩子,但是年齡跟張招娣快同歲了。第四年,老二和老四也帶回了媳婦,都不是中國人,村裡人說是買回來的。

不管怎麼說,四個兒子的婚事是解決了。

真人真事,生了四個兒子,養老按月算

內容與圖片無關

四個兒子都成家了,接下來就是分家啊,不能十口人都住一起吧,那太不像話了。分家就得蓋房子,又把張大個給難住了,哪有那麼多錢給四個兒子蓋房子啊,為難的蹲在床頭抱頭痛哭,還被老婆罵窩囊廢。

沒辦法,四個兒子帶著媳婦又都出去打工去了。一轉眼十年過去了,四個兒子在家裡自個蓋起了房子,生活也是越來越好了,而且四兄弟也變的會為人了,只要回到村裡,誰家需要幫忙了,四兄弟都會積極幫忙,而且還不要回報。慢慢的就跟村裡的同輩人打成一片,誰家要是有個酒場了也會喊上他們,都是年輕人,吃吃喝喝也能增加感情。

又一個十年過去了,張大個和張招娣也沒有了勞動能力,到了四個兒子贍養他們的時候了,按理說四個兒子呢,哪還發愁贍養問題呢。

可是問題就出在這裡,四個兒子沒有一個願意贍養他們的。去大兒子家,大兒媳婦把大門從裡面鎖住,就是不開門。

去二兒子家,二兒媳婦一邊摔東西,一邊罵娘,那罵的真是太難聽了。

去三兒子家,三兒媳婦直接對著張大個兩口子說,你們要是敢來我家,我就跟你兒子離婚,你看著辦吧。

去四兒子家,四兒媳婦做的更絕了,披頭散髮坐在大門口,手邊放著一瓶農藥說:你們要是來我家,今天就用這瓶農藥做鍋飯,一了百了。

張大個夫妻倆肯定沒有料到老了老了落得如此下場,他們就找村委會來調節,調節了三四輪,沒有成功,無奈張大個把四個兒子告上了法庭,還沒有到開庭呢張大個又撤訴了。再經過村委會的再三調節,終於有了結果。

真人真事,生了四個兒子,養老按月算

內容與圖片無關

張家四兄弟輪流贍養張大個夫婦,按兄弟年齡大小排序,每家贍養一個月,依此類推,直到張大個夫婦終老,在誰家終老就由誰來操辦喪事。

這個結果很令人心寒,可就真真實實的發生在我們村裡。上個月回去的時候正好看到張大個夫婦正揹著鋪蓋卷從老二家往老三家搬呢,那一幕看得讓我淚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