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車市報復性反彈與兜裡沒錢的矛盾,降低購置稅是有效手段。

疫情後車市報復性反彈與兜裡沒錢的矛盾

2020年疫情之後,中國車市反彈相對緩慢,並沒有出現明顯的報復性消費增長的特徵,判斷是與短期的收入下降與長期的債務壓力的矛盾日益尖銳,因此需要對車是有效的降稅減費促進車市消費,尤其是推動車購稅減半政策對車市消費有較大促進作用。

1、居民收支變化

疫情後車市報復性反彈與兜裡沒錢的矛盾,降低購置稅是有效手段。


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0.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3.9%。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91元,增長(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同比名義增速)0.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3.9%。

從居民收入結構來看,居民工資性收入增長緩慢,從2019年一季度的月均2373元上升到2020年月均2404元,剔除價格因素後實際是下降狀態。,

居民的淨利潤收入大幅下降,從2019年一季度的經營收入482元下降到2020年的421元。

居民轉移性淨收入相對較高,估計也是國家所發的養老金,等各方面的補貼等收入增長,總量相對不大。

受到疫情影響,一季度的居民消費支出下降明顯,從2019年一季度的2387元月均水平下降,到2020年一季度的月均2159元水平,下降13.5%,

由於春節影響居民的衣食服裝支出相對下降較大,交通支出下降較大,居住支出也下降較大。尤其是居民的教育娛樂支出相對下降較大。

從居民的收支差額來看,支出佔收入的55%,較2019年的支支出佔收入的62%明顯下降,居民支出既有疫情下無法消費的因素,也有受到其他抑制消費因素影響。

2、居民債務壓力

疫情後車市報復性反彈與兜裡沒錢的矛盾,降低購置稅是有效手段。


2020年居民消費貸款增長相對仍是較快的,尤其是中長期消費貸款增長相對較穩,其中正常性消費貸款2020年一季度增長了2.9萬億,而經營貸款僅增加0.2萬億。

由於疫情影響,居民短期貸款增長相對放緩,一季度居民短期貸款,下降1.9萬億,其中居民短期消費性貸款下降了2.2萬億。

但由於整個中航機的居民消費貸款達到37萬億的規模,疊加相對較高的利息,遠高於一年的居民收入,居民債務壓力和收入,預期的低迷導致居民購買力相對較低。

總體看,由於一季度的居民收入增長放緩,甚至出現居民收入的負增長,而債務壓力相對較重,疊加未來生活預期的壓力,因此居民購車的熱情難以短期內快速爆發。

目前車市消費的主要矛盾還是部分居民收入低迷和長期以來積累的購房債務,相對較重的壓力,的矛盾相對越來越大。

由於房地產導致富人消費房地產獲得更高的收益,而窮人付出更大的支出去購房,因此債務壓力導致車市中低端群體的購買力受到影響,車市爆發增長遇到困難。

因此近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住房不炒的原則,應該是對巨大的房地產貸款壓力,導致居民購消費購買力低迷的政策調整


目前需要對車是有效的降稅減費促進車市消費,尤其是推動車購稅減半政策對車市消費有較大促進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