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農民上山勞作,發現田裡不停冒水,2天后挖出一件稀世珍寶

中國不僅地大物博,還歷史悠久,在崇尚“事死如事生”的古代,不知有多少寶貝被埋入古墓,與去世之人一同長眠地下。所以民間有很多不經意間發現寶貝的故事,各大博物館裡的古董文物,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這樣被發現的,真應了那句話“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件稀世珍寶也是如此,它的發現也是極有趣的。

雲南農民上山勞作,發現田裡不停冒水,2天后挖出一件稀世珍寶

話說1964年的某一天,雲南省祥雲縣大波那村一位叫李萬銀的農民,像往常一樣上山幹活,途中他發現一個地方在不停冒水,冒出的水細細地浸溼了一大片地,然後流向一旁的溝渠中。當時已經是冬天,如果是地下滲水,水量怎麼可能如此豐富?!感到不對勁的李萬銀索性拿起鋤頭挖了兩下,發現土裡露出一塊黑木頭,他把黑木頭刨出來帶回家,做成了筷子,這筷子是真好,烏黑髮亮不用上漆,還光滑硬實。

不久村民趙爾德知道了黑木的事情,趙爾德是木匠,對木材比較瞭解,他看了筷子之後意識到這可能是早已絕跡的名貴樹種烏木,於是二人又召集了三個小夥伴,一起上山挖掘烏木。

雲南農民上山勞作,發現田裡不停冒水,2天后挖出一件稀世珍寶

5人合力從早上挖到天黑,又挖出四大根黑木,四根黑木並排在一起,全部清理出之後,一個長方形的土坑顯現在眾人面前,面積約有18平方米。奇怪的是土坑裡有很多水,原來這是一個水倉,此時李萬銀豁然明白,原來數月前山上冒出的水是從這個水倉裡浸出的。


這個水倉四周以木頭堆砌而成,直覺告訴大家下面還有什麼,在好奇心的驅使下5人將坑裡的水颳走,在50公分深的泥水裡竟然摸出一段人骨,大家立刻驚叫起來:“有棺材!”再繼續挖下去,竟然挖出一個房子形狀的銅棺材。

雲南農民上山勞作,發現田裡不停冒水,2天后挖出一件稀世珍寶

很快山上挖出銅棺材的消息傳開,整個村子都沸騰了,第四天考古專家趕到這裡,經初步鑑定這是一具戰國初期的青銅棺材,距今大約2400年,或來自史籍中記載的白子國,大波那按白族話又叫“島勃弄”,意思是大首領所在之地,因此專家推斷墓主可能是白子國的國王。這具青銅棺材也被命名為大波那木槨銅棺。

雲南農民上山勞作,發現田裡不停冒水,2天后挖出一件稀世珍寶


這具青銅棺材精妙無比,是由7塊青銅板榫卯拼合而成,其中棺蓋佔2塊,拼成人字形,像極了房屋的屋脊。另外棺杶外體上佈滿了精美的花紋,有云雷蛇紋,鳥獸紋,實在難以相信2400年前的先人就如此講究了!一次性鑄造2米長的青銅板,並且考慮榫卯結構,嚴絲合縫地組合在一起,還要有美美的花紋,這對工藝的要求是何等之高,古人的青銅文明實在令人瞠目,這樣一具棺杶在世界棺杶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雲南農民上山勞作,發現田裡不停冒水,2天后挖出一件稀世珍寶

大波那木槨銅棺堪稱稀世珍寶,如今已是雲南雲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遺憾的是由於年代久遠,史料缺乏,它的主人一直是個未解之謎。
(圖文來源於網絡,侵刪)

小白有話說:

喜歡的話,可以給小白個支持嗎,點點上面的小程序,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