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安縣農業農村局關於做好當前早稻生產工作的指導意見

融安縣3月28-31日及4月2-5日出現了兩次倒春寒天氣,持續10℃以下,導致早稻早播秧苗受低溫影響而生長受抑,葉片失綠髮黃,主根發黑壞死致部分秧苗植株葉片枯蔫;在寒潮期播種的發芽率低,出現綿腐病。據融安縣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4月7日在潭頭、大良、浮石、長安等鄉鎮調查,秧苗壞死率高的20%左右,低的5%,一般10-20%。綿腐病發病率高的8%,低的0,一般3-5%。據縣氣象部門預報:10日-11日,融安縣有1次較強的降雨和降溫天氣過程,局部可能伴有短時雷暴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為了科學保苗,建議做好以下措施:

融安縣農業農村局關於做好當前早稻生產工作的指導意見


1、注意天氣變化,做好防寒保溫工作,風暴、冰雹等。在寒潮前或寒潮持續期間要蓋好農膜,使用無紡布育秧的要增設小拱棚,或多蓋一層農膜,增強保溫效果。對覆蓋不夠嚴密的或被風吹開的育秧棚,要挑溝泥壓實密封邊膜,嚴防冷風吹進膜內引發爛秧。若遇長時間低溫陰雨天氣,為降低棚內溼度,減輕黴菌的發生,應隔天在中午揭開兩頭通風換氣 1 次。

2.揭膜防病,受冷後田間管護要及時到位。低溫過後遇晴天,切忌突然揭膜,應先通風煉苗再揭膜,也不可盲目施尿素等速效肥,而應隔幾天再施;對採用半水育秧的秧田切忌突然斷水,以防生理脫水。如天氣回晴過程急劇,陽光較強,要適當灌水和白天揭膜通風,以緩和溫度劇烈變化,待天氣穩定回暖後再逐漸把田水排淺排幹。

3.及時對受害秧苗進行急救,用氨基寡糖素+蕓薹素(或胺鮮酯)提高秧苗抗病逆能力。待溫度穩定後用磷酸二氫鉀+蕓薹素葉面噴施,增施磷鉀肥,保持水分平衡,促進秧苗恢復生長。

4.倒春寒過後秧苗抵抗力較弱,容易遭受病菌的侵染,容易發生爛種爛秧,而出現大量爛秧死苗的時間多為升溫後的2~3天。因此,要及時施藥防病:用惡黴靈+甲霜靈噴施預防綿腐病和立枯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