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不喜歡李子柒

最近,有個叫李子柒的網紅引得網友爭論紛紛。

幾乎所有的主流媒體一致為李子柒點贊,甚至連我經常看的俠客島微信公眾號也為其撰文,說她是中國文化外宣“旗艦店”。


我為什麼不喜歡李子柒

其實在這個時間剛點燃時,我就想發表些不同的聲音。但看到各大主流媒體紛紛發博發文力挺時,我忽然覺得我要是寫這樣一篇文章,會不會被網友攻擊?

但是我想了想,還是決定動筆來寫。如果不寫,那麼我就陷入了沉默的螺旋之中,我的觀點也將永遠埋沒在我的心裡。

於是我決定,懷著難以言喻的心情,寫下這篇文章。


我為什麼不喜歡李子柒

李子柒剛火的時候,我就看過她的視頻。

一開始,看著他視頻中山水田園、裊裊炊煙,我想著這不就是我心目中的田園嗎?

但隨著視頻在各大平臺發出,點擊量也越來越多,我再看她的視頻,感覺像是變了一種味道。直到我看到了這個:李子柒旗艦店。


我為什麼不喜歡李子柒

我覺得心中只覺一陣不是滋味,原本對她的喜愛也是蕩然無存。

再到後來,我自己接觸了新媒體運營。這我才知道,她的每一條視頻通過流量、廣告帶來的收益,能讓她掙得盆滿缽滿。這更加深了我對她的反感。

也許你會說,你就是眼紅,見人家掙得多,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

其實不是這樣,靠拍視頻掙到錢的人很多,拍視頻和買周邊是一種掙錢得到方式。然而,我所反感的,是她利用千百年來國人對山水田園隱士夢的嚮往來為自己謀利。


我為什麼不喜歡李子柒

中國田園隱士文化,可以說是一條另類且又源遠流長的文化。

這種文化,最早記載源於堯舜時期一名叫許由的名士。

相傳,堯知許由賢德,欲禪讓於許由,但許由聽說後,堅辭不就,洗耳穎水,隱居山林。這可謂是中國最早的隱士。

東漢時有著名隱士龐德公、司馬徽,就連大名鼎鼎的諸葛亮,最早也是躬耕於南陽。到魏晉之時,陶淵明更是將該文化推向了頂峰。他不為五斗米折腰,寫下著名的《歸田園居》,辭官歸隱,成為了青史留名的田園詩人。

到後來,兼有孟浩然、王維等人將這種文化發揚光大,以至於這種文化到今天潛移默化印刻到大多數國人的心中。誰的心裡不想擁有一個景色優美,生活恬靜的美麗田園呢?

這塊田園是高潔的,是清新脫俗的。歸隱田園,是從古至今隱士們的最高理想,這種不慕名利,寧靜致遠的理想,是那些充斥著資本銅臭味道的外國人無法理解的。

孔子曾誇讚弟子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不是一種物質上得到追求,而是一種精神境界的昇華。

然而,李子柒用這種文化,用無數古人放棄所有換來得到精神昇華,來為自己獲取物質利益。

這已經完完全全違背了歸隱田園的初衷。

精神境界出現的那一片田園淨土,在她的手中,竟成為了謀利的工具。

不知陶淵明看到這一情景,會作何感慨?


我為什麼不喜歡李子柒

我所向往的田園,那是一片淨土。

在那裡,沒有塵世中的爾虞我詐,沒有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白天入地躬耕,夜晚撫琴高歌。不求名利身外事,但求內心境界高。

這麼美好的一片田園,李子柒卻讓它充滿了金錢的銅臭味。

也許你從視頻裡看到的,只是美好,只是恬靜。

那是因為沒有深入瞭解,她在用你心中那片淨土,為自己謀利。

當你感覺到看完她的視頻你的心靈得到昇華的同時,一張張人民幣正通過你的點擊鑽入她的口袋裡。

各大主流媒體發聲表揚李子柒,並不能讓中國田園文化得到更好發揚光大,相反的是為她的視頻,為她的網店側面打了廣告,從而使她掙到更多的錢。

千百年來中國流傳下來的田園文化,竟然在當代成了這樣?

利用田園掙錢的李子柒得到了肯定,而那些真正追求精神境界昇華的終南山隱士們,卻被當地驅逐?

在我看來,李子柒並不是島叔說得中國文化輸出。相反的,之所以會產生李子柒這種利用田園文化為自己謀利的行為,是受到了那些以物質利益至上的外國文化侵蝕。我們的文化軟實力,難道就是利用他人的精神信仰,來為自己創造更多財富?

由無數隱士前赴後繼創造的中國田園文化,不應該被用來消費。中國田園文化核心是遠離名利,追求內心的寧靜,達到精神世界的昇華。但今天,無數人為李子柒叫好,那些真正弘揚並熱愛中國田園文化的人,心不會像我一樣痛嗎?

或許如今,可能再也沒有人能夠理解“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真正含義,也沒有人能夠真正體會“舟遙遙以輕揚,風飄飄而吹衣”的感受了吧。


我為什麼不喜歡李子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