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吉祥物”——驢,給開國皇帝帶來好運,還救過他弟弟


宋朝的“吉祥物”——驢,給開國皇帝帶來好運,還救過他弟弟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我國有句俗話叫做:"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驢肉在我國可以說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而說起它的同類----馬,可以說是古代戰場的無價之寶,在我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就是憑藉著馬匹組建的騎兵,打的中原王朝沒有絲毫還手之力,而說起驢,除了食物之外,另外一點用處就是馱運貨物、幹農活,二者的地位高下立判,與馬比起來,驢簡直沒有任何的可比性,然而人們不知道的是,在宋朝時期驢是十分重要的一種"工具",不僅給趙匡胤帶來過好運,還保住過趙光義的命,在民間地位頗高,被尊稱為"吉祥物"。

給趙匡胤帶來好運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說起我國曆史上的皇帝,人們總會將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擺在一起,認為他們是千古的明君,而宋太祖趙匡胤則可以說是

與驢結緣,趙匡胤原本是後周皇帝柴榮手下的一員大將,在柴榮繼位之初,因為太過年輕,再加上身份的原因,使得朝野上下都頗為反對他,屋漏偏逢連夜雨,鄰國又來犯。

宋朝的“吉祥物”——驢,給開國皇帝帶來好運,還救過他弟弟

趙匡胤就是在這個時候脫穎而出,得到了柴榮的重視,官拜大將軍,總領天下兵馬,只可惜柴榮壯志未遂,而後趙匡胤在陳橋黃袍加身,建立大宋,擁有一切殊榮的趙匡胤,誰又曾想到,在趙匡胤年輕時闖蕩江湖,其實是十分迷茫的,趙匡胤在治國的同時,也練就了一身好功夫,著名的拳法----《太祖長拳》就是趙匡胤所創。

年輕時期,趙匡胤途經襄陽,此時身上身無分文,沒有辦法,只得前往一家寺廟,希望能借宿一宿,寺廟的住持很開心地接待了趙匡胤,並且兩人一見如故,成為了忘年交,徹夜暢談,老住持對趙匡胤說:將來你必成大器,只是此時沒有方向,那麼我可以給你指一條明路,那就是一直往北走,那裡是你建功立業的好地方。

宋朝的“吉祥物”——驢,給開國皇帝帶來好運,還救過他弟弟

第二天趙匡胤拜別了老方丈,並且,老方丈送給了趙匡胤一條驢,當作交通工具,臨行前,老方丈摸著驢的頭,輕輕說道:帶著你的主人一直往北走,以後你也會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說來也奇怪,這頭驢好像十分聽老方丈的話,馱著趙匡胤日夜不停的往北走,除非趙匡胤使勁拽它,它才停下休息一會兒,就這樣,趙匡胤在北方冀州(今河北地區)一帶,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伯樂,也就是郭威,並且屢建奇功,直到後來被柴榮看中,官拜大將軍一職更是總領了天下兵馬,最後在柴榮去世後建立大宋。

宋朝的“吉祥物”——驢,給開國皇帝帶來好運,還救過他弟弟

救了趙光義性命

如果僅僅是趙匡胤也就罷了,驢還救了宋太宗趙光義命的性命,在趙匡胤死後,趙光義一心想要將被石敬瑭割給遼國的"幽雲十六州"奪回來,幽,在今北京一帶,雲,在今大同一帶,一來,按照人們自古以來中原地區統一的地域認同,是以北至幽州為主,只有得到了幽雲十六州才是真正的統一,並且,幽雲十六週是中原王朝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一道最堅固防線,還盛產馬匹。

這對於戰鬥力不足、沒有騎兵的北宋是十分有意義的,然而在幽雲十六州上,宋太宗趙光義可是費了好大的力氣,還沒能奪回來,在爭取幽雲十六州的戰役中,北宋的主力被遼國大將耶律休哥擊潰了,趙光義大敗落荒而逃,倉皇之間,因為沒有馬匹,從而趙光義只得選擇騎驢逃走,卻沒想到,危急之下這頭驢拿出了吃奶的速度,將趙光義拖到了安全地帶,救了趙光義一命,此後,驢在宋朝年間的地位就更高了。

宋朝的“吉祥物”——驢,給開國皇帝帶來好運,還救過他弟弟

用驢代替馬

北宋年間,因為沒有了幽雲十六州,從而沒有辦法產出馬匹,馬匹的主要來源是因為"茶馬互市",但買來的戰馬大多也都不是什麼好馬,因為沒有馬匹,使得北宋沒有辦法組建在平原地區戰鬥力最強的騎兵,導致北宋的軍隊一直都是以步兵為主,步兵作戰在平原上基本上是被騎兵一觸即潰,從而為了解決馬匹不足的現象,驢再次被擺上了重要的地位。

宋朝的“吉祥物”——驢,給開國皇帝帶來好運,還救過他弟弟

當然,這裡可不是說騎驢上戰場,用驢代替馬組建騎兵,可以說與步兵沒有什麼兩樣,這裡說的用驢代替馬,其實是用驢來代替馬託運貨物,充當交通工具,要知道不僅僅是在戰爭,在日常生活中,馬也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並且託運貨物等等一系列的事情都需要馬匹,而驢就在這一個方面的優勢就顯露出來了。

要知道驢雖然步幅小,但基本上日行百里也不是多大的問題,並且驢的食量要比馬要低上很多很多,根據統計,一匹馬的食量,要頂上兩頭半驢,一些寶馬甚至要抵得上四五頭驢的食量,並且馬雖然行進速度快,然而卻過於顛簸,很容易將貨物以及糧草弄翻、弄壞,驢就不一樣了,驢雖然比不上馬的速度,但勝在穩定,從而來說在一定程度上,在運輸貨物這一塊,驢的作用還要勝過馬匹。

再加上一些上了年齡的老人,受不了馬匹的顛簸,所以基本上都偏愛騎驢,也就是說,在代步這一方面來看,如果不是有要緊事,驢的受眾面基本上是老少皆宜,馬則是比較侷限,只適用於年輕人,八仙之一的張果老,他的交通工具不也是驢嗎?

宋朝的“吉祥物”——驢,給開國皇帝帶來好運,還救過他弟弟

通過以上的一些論述,我們也看出驢在兩宋時期地位是很高的,驢因為在兩宋特殊的國情下,被當成馬的替代品,然而它發揮作用卻是有些出乎人的意料,唐朝時期,因為國力強盛,全國多地都飼養馬匹

元朝時期,成吉思汗帶著其子孫橫掃了亞歐大陸,成立了一個世界上將與最大的帝國,在這兩個時期,驢的作用也僅僅適用於民間運輸貨物,以及擺在人們的餐桌上,成為美食,也正是因為地域關係,宋朝的先天不足,使得驢在宋朝的重要性凸顯,成為了民間的吉祥物,並且留下了一則又一則傳奇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